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进程中的数据保护与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进程中的数据保护与风险管理

郭丽云

      【摘要】文章阐述了数据保护在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障数据完整性和防止敏感信息泄露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包括数据泄露、技术故障、网络攻击和员工培训适应问题等。提出了应对这些风险的对策措施,需要从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培训等方面着手,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以保证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财务数字化;数据保护;风险管理
      一、数据保护在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中的重要性
      1.数据完整性的维护
      数据完整性是确保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准确、一致且可信的质量特性。是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完整性对企业运营、信誉和合规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任何数据的不一致性或错误都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绩评估。维护数据完整性能够增强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信任,包括投资者、监管机构、债权人以及公众,防止因数据篡改或误用引发的信誉损失和法律风险。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完整性,建立健全的自动化检查、备份和冗余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并提升员工数据意识,以确保核心财务数据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推动财务数字化建设的成功。
      2.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防止敏感信息泄露是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过程中数据保护的核心任务,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声誉和法律合规性。有效的数据保护措施应覆盖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销毁的所有阶段,采用最高标准的安全技术,如端到端加密、多因素认证和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敏感信息仅被授权人员访问。企业应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培训,确保数据保护的内部执行力,同时与外部合作伙伴协作,确保所有参与者都遵守数据保护标准。定期的安全评估、模拟攻击和漏洞扫描有助于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防止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泄露,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以控制损失并进行彻底调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面临的风险
      1.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
      数据泄露可能导致敏感财务信息,如收入、支出、预算和投资详情等,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引发不当利用和顾客信任丧失等后果。安全漏洞为数据泄露提供了可被利用的途径,这些漏洞通常由于软件未及时更新、系统配置不当或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原因产生。数据泄露的原因包括内部员工的疏忽或恶意行为、外部黑客攻击、技术缺陷以及供应链中的安全弱点等。国有企业财务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平台环境则使漏洞更难发现和修补,增加了安全风险。
      2.技术故障和系统崩溃
      技术故障和系统崩溃是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风险,因自动化和信息系统集成使企业对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加深。此类故障可能由硬件损坏、软件缺陷、操作失误或外部因素如电力中断和自然灾害等引起,导致财务操作中断和数据丢失,进而带来不可预测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行或存在严重漏洞的情况下,系统崩溃不仅导致财务运营完全中断,还可能使关键数据和备份数据丧失,增加数据恢复的难度和时间。
      3.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是国有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安全威胁,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系统和数据造成破坏。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和勒索软件等,旨在破坏或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网络或设备。其通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软件下载或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传播,勒索软件尤其会通过加密企业财务数据索取赎金,严重时可导致企业运营完全瘫痪。网络攻击则涉及通过网络对信息系统的恶意企图,会导致服务中断、数据库泄露和系统损坏。此类攻击不仅威胁企业的财务数据安全,还可能对技术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害,导致长时间的服务中断,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4.员工培训和适应风险
      员工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不足会导致操作错误,影响数据质量,并增加发生安全事件的风险。缺乏技术知识和技能会使员工无法有效使用新的数字化工具和系统,从而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对新系统的不熟悉还会增加企业遭受网络钓鱼和社交工程学攻击的风险。数字化转型通常伴随工作流程的变更,如从纸质到电子文档的转变,需要员工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不当的变更管理可能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数字化转型的进度和成效。三、加强数据保护对策
      1.防范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
      国有企业应强化网络边界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信息及事件管理系统,实现网络的实时监控,防止外部攻击。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和修补漏洞,防止恶意利用。通过部署数据丢失预防技术,监控敏感信息的传输,并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核,确保遵守相同的安全标准。对影响财务数据安全的第三方服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监控。防范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不仅需要技术手段,还需完善管理和教育策略,构建多层次的防护体系,以提升企业信息安全水平,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确保应对技术故障和系统崩溃的紧急计划
      定期对关键硬件进行维护、更新关键硬件设备,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实施多层备份策略,包括现场和远程备份,以及热备和冷备等,确保在数据丢失时能迅速恢复;应用容灾系统和高可用性架构可以减少系统崩溃的风险。除技术措施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急救流程、责任分配、通讯协议以及恢复时间目标和数据恢复点目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真正发生技术故障或系统崩溃时,所有团队成员都能熟练地执行预案,减少故障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3.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安装和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识别和隔离恶意软件,拦截常见攻击;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以识别系统的弱点。对于发现的安全漏洞,需要及时打补丁或进行系统升级,防止黑客利用这些漏洞进入网络系统。加强网络流量的监控和分析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异常模式,从而预防或最小化网络攻击的影响。对于关键的财务信息系统,采用多因素认证和端到端加密可降低数据被拦截或篡改的风险;建立和维护全面的安全事件响应计划,确保在遭受网络攻击时,企业能迅速采取行动,恢复系统运行,并限制损害。
      4.确保员工合规性培训
      制定有效的员工培训计划需充分考虑员工的基础技能和学习能力,选择线上教学、实操演练或模拟教学等适宜的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强化员工对保护敏感财务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对新技术保持积极态度。管理层应通过持续沟通和反馈,及时了解员工在适应新系统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必要支持,并通过激励机制奖励适应能力强的员工。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其成长与发展有助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故通过投资于员工培训与发展,不仅提升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还能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四、结语
      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也会面临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人员适应性等风险挑战。为保障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长期发展,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数据的保护与利用,并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体系、应急预案与员工培训机制,降低风险、发挥效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秀云,邹峰毅,黄梓东.国有企业数字化审计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22(5):36-38.[2]高垚,王晶晶.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及数字化转型思考——兼论风险管理数智化平台建设[J].新会计,2022(4):3.
[3]刘昱.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J].财会学习,2020(9):3.
[4]王辉扬.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1):3.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