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融资发生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良‘源’广进,‘兴新’向荣:突破‘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融资的发生机制与政策支持”(202410327014Z)
顾晨 郭叙瑶 范雨昕 肖潇 朱双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和国际形势变化提升了我国政府对关键技术领域的关注。受政策和民族情怀影响,许多高端人才投身于“卡脖子”技术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也加大了对这些项目的投入,但这些项目因研发周期长和技术不确定性,需要外部融资支持。文章通过探索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的融资发生机制,从而更好地总结以农业卡脖子技术为创业点而所获融资的成功经验,进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创业者的创业及获取融资路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卡脖子”技术;融资发生机制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尽管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在关键技术领域依然受到海外的技术封锁。而中美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科技竞争。习近平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并阐述了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性。目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获得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主体的支持。
研究发现,农业项目在技术上的突破能够向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从而增加获得投资的可能性。这种信号不仅对农业创业者在阐述项目时具有指导作用,也帮助他们找到吸引风险投资的途径。此外,创始团队的社会资本能够吸引风险投资者的关注,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进而帮助企业选择最佳的融资方式和战略合作伙伴。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截至目前,国外对于创新创业的研究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国内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创新项目是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的,其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王正沛,2019)。技术型创新开拓了创新模式,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能够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扩大利益。
突破技术难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政策推动。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伊利践行“绿色产业链”,首创“三级研发平台”——将企业创新与政策相契合,更加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吸引风险投资者踊跃投资。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往往是创新项目的先行者。面对快变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中科金财发现传统“客户→销售人员→技术中心→核心技术人员”的风控模式难以快速感知用户需求。在投资领域,投资者是消费者,技术创新能力表现为可供挑选的新型有趣的产品。因此,拥有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可以吸引投资者。风险投资对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Krishnan et al(2011)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利用自己周围的优质资源协助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这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有益的,因此风险投资有助于企业长期绩效的提升。James、Brown 等(2012)通过实证结果表明,通过协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资源等服务,风险投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所介入企业的经营绩效。对于创新创业科技企业而言,其在进行融资过程中的策略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股权融资的作用。
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新产品和创新的聚集地,向消费者提供更高效、可持续的农产品与项目,以实现更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创业投资介入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关于新创农业企业的质量认证信号,这一认证效应提升了融资效率,是新创农业企业后续发展成长的重要基础。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比重与农业企业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呈现正比关系,进而产生较强的认证效应,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投入更多资金,推动农业创新活动。
三、“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融资的发生机制与面临的困境
1.“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融资的发生机制
本文基于当前数字经济下科技创新的时代大背景,结合重庆、安阳、如皋和泰州等多家农业创新型企业的深度调研提出,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的融资发生机制,主要从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者两个视角来分析,具体表现为:创业者阐释的清晰度及区分度,创业项目本身的技术先进性与可实现性,创业者学术身份及社会身份特征,创新性感知,社会认可感知。
第一,创业者阐释的清晰度及区分度。创业者在向风险投资者推介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时,应清晰阐述项目的核心价值、技术优势、市场定位以及与现有解决方案的区分度。通过准确、简洁且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让风险投资者快速理解项目的独特之处,从而提升其对项目的关注度和投资意愿。
第二,创业项目本身的技术先进性与可实现性。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必须具备先进的农业技术水平,能够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解决行业痛点。同时,项目应具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可实现的发展规划,展示出在未来能够成功商业化的潜力。例如,通过展示前期的研究成果、技术专利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进展,证明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价值。创业者还应关注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以及潜在客户群体。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为风险投资者提供有力的市场数据支持,增强其对项目未来变现能力的信心。
第三,创业者学术身份及社会身份特征。初创公司的最大价值在于“人”,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的创始人及初创团队的能力、性格、经验、渠道和人脉起着决定性作用。创业者应具备内外双修、能力全面的素质,拥有丰富的商业经历和对所处行业的深入理解。性格上应避免严重缺陷,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创新精神。例如,高学历的创始人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获得外部资源,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或投资信息渠道的创业者则更有可能吸引风险投资。团队成员的背景和声誉也是重要因素,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团队成员能够增加项目的可信度和成功概率。
第四,创新性感知。风险投资者对卡脖子技术创业的创新型感知源于对技术突破的敏锐洞察力,他们时刻关注着全球科技动态,能够快速识别那些具有潜在颠覆性的卡脖子技术。同时,卡脖子技术往往对应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缺口。当投资者意识到某项技术的成功创业将填补重要市场空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时,他们会更倾向于投入资金。一个由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业精英组成的创业团队,能够为卡脖子技术创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执行保障。投资者会评估团队的专业背景、创新能力、创业经验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具有卓越团队的创业项目,在面对卡脖子技术的高难度挑战时,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五,社会认可感知。风险投资者会通过对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评估其项目研究的各项指标,以此作为投资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例如,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行业声誉的提升,公共舆论的积极反馈以及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表彰与支持。
2.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融资面临的困境
第一,“卡脖子”技术研究科技型企业方面。投资机构追求快速回报与“卡脖子”技术企业长期研发需求的矛盾导致资金短缺,制约企业发展。同时,这些企业以无形资产为主,难以适应以有形资产为担保的融资体系,造成融资难题。
第二,投资市场方面。投资市场对初创公司存在结构性不均衡,导致它们在信贷和债券市场上难以获得与传统融资方式相匹配的支持。初创企业因缺乏稳定现金流和资产抵押,在银行贷款上处于不利地位,且股权融资比例低,限制了融资渠道。此外,现有融资结构偏好低风险项目,与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卡脖子”技术研究不匹配,增加了这类企业融资的不确定性。
第三,政策支持层面。国家对“卡脖子”技术创业企业的支持政策不足,且与企业融资需求不匹配,导致实际受益企业少。征信系统的不开放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因为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来评估风险,进而影响融资决策。
四、研究启示
1.创业项目
第一,对于创业项目的赛道选择来说,应选择受政策支持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如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政府和大型企业正通过投资基金,重点投资这些领域的骨干企业,以推动关键产业链的发展。
第二,对于那些掌握着关键性或独特技术的农业创业项目来说,投资机构主要通过项目的创新性和合法性等非量化指标来评估其价值。项目路演是展示优势和吸引投资的关键,其中强调“卡脖子”技术的特性可以极大提升投资者对项目的认可。
第三,注重发挥身份特征的作用。在路演和日常交流中,充分利用创始团队的学术和政治背景能显著增加融资机会。研究表明,这些身份能增强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因此,应积极展示团队的学术成就和政治资源,以增强投资者对项目潜力的信任。
2.政府政策支持
第一,政策与专项支持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卡脖子技术农业创业企业提供贷款、投资等支持。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创业企业的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设立专门的卡脖子技术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为卡脖子技术农业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第二,人才与专利方面。增强“卡脖子”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并吸引高端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以促进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为相关创业融资创造有利环境,提高成功率。
3.投融资机构
第一,专业建议与评估。对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基于结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优化商业计划和管理,以及对接技术合作和市场渠道等资源,以促进企业发展。
第二,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建立与创业者的长期合作,提供全程支持以共同创造价值。通过活动和平台促进创业者、投资者和学者的交流合作,打造健康的创业生态。参与政策制定,争取有利政策环境,并协助创业者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农业卡脖子技术创业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加速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
五、结语
面对外部环境的多重不稳定性,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带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农业活力的重要力量。本文针对性地研究影响风险投资者对农业“卡脖子”技术投资意愿的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对处于农业“卡脖子”技术领域的创业者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企业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式和合作伙伴。从宏观角度来看,有利于引导国内农业创业投融资环境的改善,推动农业企业快速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卞娜,马连福,高丽.基于投资者关系的投资者行为国外理论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3,10(7):1086-1092.
[2]陈劲,阳镇,朱子钦.“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J].改革,2020(12):5-15.
[3]龙勇,常青华.创业能力、突变创新与风险资本融资关系——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3): 65-71.
[4]倪宁,魏峰.创业项目阐释与天使投资意向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12):164-175.
[5]沈睿,郑玮,路江涌,仲为国.创始团队职业背景对天使投资意向的影响[J].管理评论,2020,32(8):76-90.
[6]王正沛,李国鑫.奖励众筹用户的项目分享意愿研究[J].软科学,2019,33(3):92-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