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以海南岛为例
欧阳嘉明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展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目前,关于旅游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仍显不足。为此,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海南岛作为对象,搜集了2014年至2023年间海南岛的GDP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的统计数据,并使用SPSS统计工具进行回归分析。此外,本研究还将从产业发展、就业水平、旅游外汇和城镇化进程四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旨在探讨我国海岛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目的地的经济提升提供支撑。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增长;海南岛;统计分析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升,旅游业也在持续壮大,已成为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而秀丽的景观,成为理想的海洋旅游选择。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进步和大众旅游热潮的兴起,海岛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有关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国内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正在积极探讨海岛旅游的相关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岛资源与开发、时空关系及演变、人地关系与社会影响、海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尽管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态势,而对海岛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涵盖了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和娱乐等多个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提升空间。目前,旅游业在整个服务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显著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科学评价旅游业的经济贡献,明确其产业地位与作用,有助于促进目的地经济的整体协同发展。然而,由于旅游统计数据和方法的局限性,该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影响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准确和全面的科学评估。
因此,本研究依托统计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融合当前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旅游业消费数据和国民总收入数据,评估它们对GDP的贡献比例,并深入探讨海南岛旅游业与地方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文章重点分析旅游活动对海南岛经济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产业增长、就业机会、国际旅游收入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一、数据获取与相关分析
1.数据获取
在探究旅游业成熟度与区域经济繁荣程度的关系时,研究者们有时选择旅游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指标。然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方式多样,既涵盖GDP指标,也涉及区域旅游总收入及实际增长值或经过价格调整的GDP指数。有学者指出,鉴于旅游活动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直接影响,文章选择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经济总值作为关键指标。为此,本研究设定了一个为期十年的时间跨度,涵盖2014年至2023年。在此期间,海南岛的年度旅游收益与GDP数据成为分析的重点对象
2.相关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本研究收集、归纳和整理了海南岛最近十年的旅游总收入与GDP的相关统计数据,并计算出各年份的增长率以及旅游总收入占GDP总量的比重,由整理结果可以得知,海南岛的GDP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的增幅达到了顶峰。海南岛的旅游总收入也基本保持了持续且快速的增长,尽管在2020年和2022年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其增速仍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4%~24%的范围,且占比总体上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将数据导入到 SPSS 27.0 软件中,选择回归中的曲线估计,根据曲线估计可知,海南岛旅游总收入与 GDP 显示出线性相关关系。为了准确评估旅游业对海南岛经济总量的贡献,并探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以海南岛的年度旅游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并将该岛的GDP设定为响应变量,构建了一个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其公式表达为:Y = α + βX + ε。
其中,αα代表模型的截距项,β表示旅游收入对GDP影响的量化系数,ε则涵盖了未被模型捕获的随机影响。使用SPSS2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sig<0.01,说明回归效应显著,回归方程明显成立;调整后的R方系数为0.844,表明方程拟合度较好。由变量系数可知,α=2108.982,β=3.211。这表明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海南岛的旅游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该岛GDP预期增长3.211单位。因此,确立了一元线性模型:Y,以量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定性分析
1.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旅游行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复合领域,横跨多个细分行业。旅游体验的全面性依赖于六大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与多行业紧密相连,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当区域经济结构未能适应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时,便催生了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新需求,目的在于强化产业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更加健全的产业链条。总体而言,旅游业对地方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稳健增长,它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并深刻影响着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消费模式。人们的需求重心逐渐从基础生活保障转向追求更优质的生活体验。这一转变迫使市场供应者重新配置资源和创新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旅游业不断追求自我升级,其溢出效应显著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不仅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张,还深刻改变了产业间的协作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实现了结构性的质变。
2.增强就业支持,平衡就业关系
旅游业覆盖企业运作的多个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在创造和促进再就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鉴于其特有的就业模式,学术界已围绕旅游就业效应构建了一系列理论框架。旅游企业所供应的内容不限于有形商品,还涵盖员工所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成为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活动创造的就业机会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岗位,各个经济领域均有涉及,且该行业的就业门槛相对偏低。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旅游产业覆盖范围广泛,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超越了单纯的物质产品,塑造了综合的体验服务,既包含有形产品,也融入无形的体验。此外,旅游业中的从业人员以及大部分服务内容很难被机器替代。因此,旅游业被视为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急需大量劳动力的参与,这为解决就业矛盾提供了可行的办法。
3.拓宽外汇来源,提升经济效益
鉴于消费能力与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各国的旅游产业通常以国内游客为起点,逐步扩展至全球市场。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为了适应对外交往的深化和外汇需求的增加,我国采取的策略是先注重国际旅游市场,随后逐步强化和培育国内旅游行业。这表明,发展旅游业在拓展外汇获取渠道和增强经济表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行业展现出强大的外汇生成能力,直接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入,显著提升了经济的整体表现,从而优化外汇来源格局。从实际角度来看,外国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享受的服务及其购买的旅游产品构成了旅游服务的出口。其次,旅游带来的外汇收入促进了外资的积累。发展旅游业增强了地区的国际开放程度,这种旅游氛围为引入外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进一步推动外资企业的入驻和投资额的上升,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近年来,海南岛多次举办国际重要会议,吸引了众多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凭借显著的旅游创汇能力,成为热门投资目的地。
4.加速城镇化进程,助力乡村发展
区域的人力资本、创新活动与商业活力共同构成城镇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的兴起作为一种推动力,有效引导这些关键经济因素向旅游密集区流动并融合,增强了其经济扩散效应。与传统工业带动城镇化相比,旅游导向的城市化进程注重提升城市的品质与文化底蕴,这不仅限于物理空间的建设,更是一个跨行业的综合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交通网络和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由此,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互促进,即旅游促进大城市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进一步壮大旅游业。
三、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海南岛的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增长的浪潮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当经济活动加速时,旅游行业也会随之扩张;同时,旅游业的繁荣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的整体进步。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变得更加显著。旅游业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关联效应,推动了岛内各行业的协同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升级。鉴于旅游业高度依赖人力,它成为吸纳劳动力的关键领域,促使就业人口增加和职业转换,有效应对岛上的就业挑战。同时,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旅游汇款,有助于平衡岛内的国际收支,拓宽外汇来源,提升经济效益,加速城镇化进程,助力乡村发展。
本研究证实了海岛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关系,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首先,本研究仅选取了近十年的数据,未来可以扩展数据收集的时间范围,以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本研究仅使用了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有限的前置影响因素,未来可以结合多个统计分析方法,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全面分析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构成因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宏阳,谭启鸿.海岛型目的地旅游接待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温州市南麂岛为例[J].商业经济,2024(4):50-53,73.
[2]朱思彤,李志勇,江映奇,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形象维度分异研究——以广东阳江“海陵岛”为例[J].商展经济,2023(7):51-54.
[3]曹洋,方昌敢.旅游影响下海岛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获得感研究——以广西北海涠洲岛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5(5):81-87.
[4]马鑫涛,胡宇娜.基于动态空间的海岛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养马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40(2):29-38.
[5]王辉,郑小玲,周子越,等.中国游客的海岛旅游需求时空特征分析——以济州岛和海南岛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1,23(2):135-142.
[6]滕飞,杜金涛.中国省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统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51-57.
[7]管晓仙.基于SPSS的沿海城市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现代商业,2022(6):19-21.
[8]陈卓珺.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广东经济,2024(14):16-19.[9]史静静,谈镇.基于VAR模型的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