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应用的研究
史文杰 白云
作者简介:
史文杰(1979—),男,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国文旅艺术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白云(1981—),男,社会学硕士,北京云青智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教育部万名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库入库导师,研究方向:生涯咨询、就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赛事辅导
【摘要】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高校教育中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中的案例、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其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本研究在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未来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中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游戏教学;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成为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往往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为主,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短视频内容平台的兴起,手机用户会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任何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资讯,许多知识型博主将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发布在线上,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精彩度方面,无疑都是对传统线下以知识和信息输出的教学课堂带来挑战。
游戏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媒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然而,目前对于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而对于如何将游戏教学融入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以及游戏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因此,有必要对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游戏教学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提出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从而为丰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现状分析
1.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发展历程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国高校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其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早期的高校就业创业指
导课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在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课程开始逐渐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倡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在发展中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倡导,通过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比赛等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兴趣。同时,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也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与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创业渠道和资源。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创新的转变。在社会环境和政策的不断变化中,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也在不断适应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求。
2.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笔者从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课程讲授等相关工作已经有十余年时间,虽然就业创业指导课被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成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已有多年,但笔者发现,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创业课程的课堂上始终存在“一高两低”的状态,所谓“一高”是指学生课堂“低头率”高;“两低”是参与度低和体验性低。事实上,不光是职业规划课程,其它的课程也许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
如何让课堂更具有活力,让学生带着预想的成果离开教室,是每一个就业创业指导课讲授老师所期待的。而这也是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实践后的理论思考抛砖引玉,和高校同行一起探讨研究。
(1)学生“低头率”高
笔者观察到,参与课程的学生通常会在开课的时候迅速来到课堂,但开课十分钟后,大家就要么开始低头玩手机,要么打开电脑埋头做作业,或者开始窃窃私语,只要能保证课堂签到不影响获得学分即可。
(2)课堂参与度低
传统的教授方式通常会通过现场提问来与学生产生互动,或通过多媒体手段确保讲授内容无论在形式和趣味性有所增加,但仍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
(3)课程体验性低
一场90~120分钟的课程结束后,学生大多只是在理论和知识上有所收获,但作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在认知和实操能力提升,进而提高求职成功率,而以往的课堂即使确保了 “抬头率”和高“参与性”,也较难保证学生的有效体验。
三、游戏教学的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1.游戏教学的概念和原理
游戏教学是一种利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理念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参与和互动,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目标。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flow)理论中提出,当人们在认真专注地进行任意一种活动时,就会产生心流,有助人们进行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能够使学生更愿意投身课程学习,并且获得更多
的乐趣。“游戏化”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游戏开发人员尼克· 培林(Nick Pelling)于2003年提出,在2010年“游戏化”被人们广泛采用。所谓游戏化是指在非游戏情境中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提高目标对象的参与度,开拓更多的可能性,实现预期的效果。游戏化思维就是利用下游的资源创建出引人入胜的体验,从而驱动参与者做出设计者想要的行为。
游戏教学的特点包括情境性强、学习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等。其原理主要包括情感投入、积极学习体验、反馈机制和有效学习任务设计等,通过这些原理促进学生专注和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在高校教育中,游戏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互动的学习体验。许多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开展了游戏教学实验,涉及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通过这些实践,一些学者观察到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响应。
3.游戏教学在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的潜在优势和作用
00后是指2000年之后出生的人群,他们成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小就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并且多数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游戏,无论是手机游戏还是电脑游戏,都轻车熟路,游戏的本质是一种激励机制,所以游戏机制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兴趣。通过优秀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创造真实职场体验,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且提供能个性化学习体验这些优势和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和就业准备能力。
四、游戏教学在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1.游戏教学要素分析
结合笔者的教授经验,优先将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课程进行游戏化设计,首先分析量化游戏过程和游戏化流程设计两个重要的要素:
(1)量化游戏过程
是否可以将课堂课程进行量化是游戏化的关键,在游戏领域,PBL(点数、徽章和排行榜)是绝大多数游戏所共同使用游戏元素,其中,点数是指量化指标,例如游戏中的得分,虚拟货币等,通过点数的记录,可以对参与者进行有效反馈,让参与者了解到自己获得的成就如何,而最后的点数累计总分,将会决定谁是游戏的胜出者。
笔者将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个人表现分解为两级指标,将参与者所有的表现进行量化,作为“点数”的客观评价基准。

注:二级指标说明:在个人综合能力中,有效发言考核积极态度,语言表达能力;新观点/建议贡献考核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成功引发讨论走向变化考核说服力和影响力;讨论过程中具有团队协作的行为主要指围绕讨论目标所采取的积极有效行为,是除了语言表达之外的
行为指标。
(2)游戏化流程设计
针对“一高两低”的问题,通过角色划分、团队作战、规则明确、及时反馈、总结复盘五个步骤进行游戏化设计,下面做详细说明:角色划分:所有学生一半人被赋予应聘者角色,另一半则赋予观察员角色,各自执行不同的任务;
团队作战:应聘者被分为5~7人一组,每个成员都需要1:1配备观察员;
规则明确:应聘者遵循无领导小组讨论规则和任务,观察员执行记录点数任务;
及时反馈:在应聘者讨论结束后,邀请观察员现场 宣读观察结果(课前会设计打印好观察员记录表),并邀请应聘者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分数统计,得分最高者胜出;
总结复盘:教师在课程尾声围绕着得分要领、背后原理、技能认知等方面进行总结,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明确属于自己的提升的方向。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讨论的兴趣度,在讨论题目的选择或设计上也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例如将社会热点作为讨论题目:“你觉得大学生内卷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如何反内卷,请给出至少5种具体做法”;“如果公司要选聘CEO,需要从以下人选中选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请根据优选顺序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等。另外,还需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设定讨论时间,通常以10~15分钟作为时间的弹性区间。
2.游戏教学应用案例介绍
“模拟面试”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让学生们分别从面试官和应聘者的不同视角来体验求职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体复盘,帮助学生总结到如何进行面试回答、展示自己的优势和应对意想不到的情况。这种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就业面试的认识和理解。例如,随着桌游的流行,有教师使用“飞行棋”的游戏方式,通过掷骰子通关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游戏,
每个人轮流掷骰子,从面试问题库中抽取相应题目,面试其他组员进行回答,确保每个人既是面试官,又是应聘者,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之间以一种平等共享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老师在场外只是做一些信息的支持和难点问题的解答和补充。
“创业模拟”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可以扮演创业者的角色,从构想一个创业项目到制定详细的创业计划,再到面对市场的挑战和做出经营决策,全程模拟创业的全过程。这种游戏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创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商业思维和决策能
力,为他们将来的创业之路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近些年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创新创业沙盘,例如通过模拟“电梯演讲”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创业点子进行头脑风暴,派代表上台做模拟路演,由台下学生进行投票打分,将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作为评判标准,最终确定哪组成为最终的胜出者;又如,将投“股权稀释、绝对控股权、对赌协议、资不抵债”等投融资中常见的股权元素以及风险事件融入模拟创业沙盘中,让学生在得失中体验“资本是一把双刃剑”。
“职业选择探索”游戏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的职业环境和情境,尝试不同的职业角色并体验不同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各个职业的特点和要求。通过这种游戏,学生们可以增强自己的职业定位意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例如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将职业生涯课堂搬到了户外,开发出生涯体验嘉年华活动,通过学业规划、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社团实践等生涯探索的重要环节融入不同的游戏关卡中,让学生游戏环境中“升级打怪”,配合物料道具的设计和使用,让学生的体验更具有场景化,更具有趣味性,将生涯教育融入开心的游戏中去。
五、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的效果
1.动机和兴趣的影响
(1)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游戏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游戏教学通过设定游戏目标、提供挑战性任务和奖励机制等设计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任务。这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将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2)游戏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游戏任务和情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实践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基于学习动机的积极参与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游戏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在游戏任务中,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竞争和协作,这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合作与竞争的游戏机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游戏中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知识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动机的激发。
2.游戏教学在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影响
(1)让学生从简单的知道了解到实际应用,不光知道原理,还能通过高度并深入的参与实现将课堂内容的内化。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的课堂中,由于应聘者的表现是可以被量化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尝试着做了“前测”和“后测”,发现应聘者在通过课堂复盘总结后的表现得分普遍高于复盘前的得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对比只具有参考性,因为对于同样的参与者,在第一次讨论和第二次讨论时由于题目差异、心理状态的差异以及其他组员的表现都会对参与者的表现有影响,这是我们在未来的测试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2)在真实求职中,一些参加过游戏化课堂的同学也会非常欣喜地告诉笔者,自己在遇到同类型面试中表现的游刃有余,并且最终获得了满意录用通知书。例如参加过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的同学告诉笔者,在参加高校辅导员面试中,自己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环节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3)对于参加过创业游戏化课堂的同学,不光能够通过创意纸牌、模拟路演、模拟经营以及投融资沙盘帮助学生学习到创新的方法,认识到一个项目如何从无到有,如何梳理自己的项目思路和路演逻辑,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实现敢于在公众环境推荐自己的项目,他们通过模拟路演掌握了“电梯演讲”的技巧——如何在30秒内打动到听众,以及走出了“如果想要创业,我最需要的是钱”这样的思维误区。
3.学生对游戏教学的态度和反馈
(1)“低头率”是直接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态度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在低头看手机、其它书记或笔记本电脑。我们通过课堂参与的设计,要求每个人必须承担应聘者或面试官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因此基本杜绝了学生有机会触碰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可能,并且在一场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束后,需要面试官给予及时的反馈,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不光没有机会做别的事情,还要集中注意力投入自己的角色所对应的工作中去。
(2)我们将NPS调查引入学生对选修课的评价中,将一门课程是否受欢迎进行量化。
净推荐值(NPS)=(推荐者数/总样本数)×100%-(贬损者数/总样本数)×100%
NPS的得分值在50%以上被认为是不错的。如果NPS的得分值在70~80%之间则证明该产品或服务拥有一批高忠诚度的用户。
我们随机对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课程的60位同学在课后进行了无记名调研,将满意度的赋值设为1~10,其中6分以下为不推荐他人参加,9~10分为推荐他人参加,其他分值视为无效分数。通过统计得出,该课程的NPS=(52/60)×100%-(3/60)×100%=81.7%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课程及其授课形式在上课学生中具备了非常好的口碑,而这一分值在以往的使用常规教学方式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最高得分只有62%。
(3)在主观上也提出,很多同学也提出,有别于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游戏化课堂“有趣、有料、有用”,能让本来严肃的课堂环境变得开放和轻松,能让过去个人学习变成团队学习,可以进行更多的共同创造。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他们也可以获得参与的公平机会,并且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属于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定位。
六、结语
通过游戏教学在就业创业指导课中的应用实践,笔者能充分感受到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包括在讨论中的热烈程度,另外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此外,游戏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帮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让笔者欣慰的是,很多学生在参与课堂体验后参加真实面试,能够成功胜出。
可以说这是一次较为理想的课堂游戏化的实践。事实上,教师可以利用很多市面上常见的游戏道具,例如飞行棋、卡牌、积木等进行属于自己的课程设计。
综合来看,游戏教学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教育效果和积极的影响,为高校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活力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融入就业创业指导课的道路还很长,需要调动更多老师的智慧,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4.
[2]姜婷婷,陈佩龙,许艳闰.国外心流理论应用研究进展[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5):4-16.
[3]胡晓玲,赵凌霞,李丹,范博.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2):69-79.
[4](美)韦巴赫,亨特.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M].周逵,王晓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