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设计策略研究
鉏梦月 李梦梦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地域性农产品品牌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形象单一、营销渠道狭窄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品牌设计策略,包括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视觉形象、整合多元化营销渠道等手段。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设计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特别是为品牌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地域性农产品;品牌设计;品牌策略;文化营销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发展特色农业和培育地域性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途径。地域性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产品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下研究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设计策略,不仅对提升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根植沃土:解析地域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与意义
地域性农产品品牌依托特定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传统工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质与文化内涵。其主要特点包括明确的地理标识、独特的产品特性、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烈的地域认同感 [1]。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地域性农产品品牌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与此同时,这类品牌有助于传播地方文化,提高区域知名度,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创新品牌建设策略和设计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进而为乡村经济、文化和生态的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二、突破瓶颈:剖析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品牌定位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难以突出独特性;形象设计创新不足,未能全面呈现地域文化;营销渠道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线上渠道开发滞后;推广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系统化的规划 [2] 等。这些问题导致地域性农产品的品牌特征不够鲜明,难以吸引消费者,进而影响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限制了品牌的持续发展与价值提升。
三、振兴品牌:寻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创新策略与设计碰撞
(一)提炼地域文化元素,创新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提炼地域文化元素并创新品牌视觉形象,是当今品牌建设中的核心策略。首先,提炼地域文化元素应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推动地方农业特色化和产区化生产。通过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价值,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元素,进行差异化塑造,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品牌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品牌,从而进军国际市场。
其次,差异化设计是突出地域特色的关键。设计时应重点突出“产地 + 产品信息”模式,确保农产品品牌在视觉上具有鲜明的辨识度。采用具有地方文化符号和色彩的设计,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农产品的独特性和来源,从而增强品牌的市场辨识度和吸引力。例如,诸暨“平坞石涧”茶品牌的设计充分融合了东白山麓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通过山水图形与产地的地理环境相呼应,色彩丰富统一,充分表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得消费者不仅能感受到茶叶的自然风味,还能对产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升其品牌的独特性和市场吸引力 [3]。
最后,精细化设计也应当被纳入考虑,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例如,外包装设计不仅要注重外观,还应考虑与产品的尺寸、形状等的契合,使其在展现高端形象的同时,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触觉和视觉享受,形成独特的品牌语言。
(二)整合多元营销渠道,推动品牌联名与直播营销
设计不仅能提升产品外观,还能为品牌的整体营销体系注入活力 [4]。尤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与创新联名策略正在塑造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更深层次的互动。通过品牌联名与直播营销,品牌能够借助其他成熟品牌的流量和影响力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
(1)推动品牌联名,塑造跨界文化。品牌联名是打造品牌文化的有效方式,尤其在农产品领域,设计师可以将地域特色与品牌故事相结合,寻求与知名品牌或其他相关领域品牌的联名合作。通过跨界合作,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并扩大其市场影响力。例如,螺蛳粉品牌“好欢螺”与零食品牌“绿箭”合作推出限定礼盒。凭借绿箭品牌在零食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好欢螺”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其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充分利用了螺蛳粉“臭味”这一独特的记忆点,巧妙地与绿箭的“清新口气”诉求结合,搭建了一个与消费者日常体验相关的场景,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消费者的生活。通过这一合作,风格不同的两个品牌找到了契合点,互补优势,共同放大了品牌影响力,成功形成了独特竞争力。
(2)打造品牌直播,增强消费者参与感。直播营销已经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品牌直播,设计团队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展示产品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例如,北京稻香村的品牌直播通过展示传统点心制作技艺和品牌历史,让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品牌文化。农产品品牌可以通过与知名主播合作,打造专属直播间,通过展示产地的自然风光或制作场景,增强直播的代入感和真实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增加品牌的透明度并建立信任感。
(3)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品牌体验网络。线下可以设计互动式产品展示台,利用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动态展示产品从原材料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品牌背后的故事和品质控制。消费者可以通过触摸屏与展示内容互动,深入了解品牌工艺和独特性。与此同时,品牌还可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全面展示形象,使消费者不仅能浏览产品,还可以参与品牌设计决策,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 [5]。
(三)多感官体验与数字互动:品牌包装与形象设计的创新策略
(1)多感官体验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品牌包装不仅是产品的外观,更是品牌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纽带。应通过引入触觉、听觉和嗅觉等多感官元素与消费者建立更深的联系。例如,触觉设计可以选用具有自然纹理的环保材料,让消费者在触摸时体验到独特的质感,传达品牌的环保理念,同时增强产品的触感价值;添加盲文印刷,提升盲人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并赋予品牌更多的人文关怀 [6]。在听觉体验方面,品牌可在包装中加入可扫描二维码,使消费者扫描后可听到当地方言或民间小调,以此来增加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嗅觉体验则可以通过香气元素传达,品牌可以融入当地特有花卉香或水果香,传递原生态理念与品牌信息。这些多感官设计不仅加深了消费者和品牌的情感联结,也强化了品牌的核心理念。
(2)数字互动打造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创造品牌独特的 IP 形象,赋予 IP 角色鲜明的性格来传递品牌故事。可以定期举办以 IP 角色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角色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从而提升品牌的亲和力与辨识度;在社交媒体发布 IP 角色的互动短篇漫画或互动视频,持续吸引消费者关注,推动品牌互动和传播;定期推出可触发 3D 动画的相关周边产品(如 IP 角色卡片、IP 角色贴纸、IP 角色故事书等),鼓励消费者亲身参与到品牌故事中,增强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增加消费者与品牌的个性化记忆 [7]。
四、从田野到餐桌:地域农产品品牌的“蝶变”与启示
(一)案例一:宁夏“杞里香”特色枸杞农产品品牌设计
宁夏“杞里香”特色枸杞品牌是推动宁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积极助力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自2021 年品牌战略升级以来,“杞里香”明确将品牌定位为“东方滋补”,结合中国传统滋补文化,依据中国人群体的体质特点和健康需求,融合现代化制作工艺,打造出符合新一代消费者需求的现代中式滋补产品 [8]。
“杞里香”品牌转型的成功,离不开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挖掘。设计师通过实地走访宁夏枸杞种植区,亲身感受当地自然环境,从中汲取灵感,从而建立起品牌与当地文化深度契合的情感联系。在视觉设计方面,设计团队通过综合运用枸杞果实的形态、宁夏沙丘的曲线以及地方性传统图案,创新性地将这些地域符号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标志。在包装设计中,通过对西夏文化、回族传统纹样等的研究,提炼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设计元素,不仅强化了品牌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二)案例二:江苏兴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新形象
江苏省兴化市的大闸蟹品牌,结合水乡文化和蟹文化的符号元素,进行了多维度的文化挖掘,创作了富有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品牌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江苏兴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新形象的核心设计构成:顶部是一只绿色的卡通螃蟹,象征着兴化大闸蟹的生动与活力;中间则通过板桥体书写“兴化大闸蟹”字样,呈现出文雅、鲜活、灵动、自然的视觉效果;底部则展示了兴化千垛菜花的美丽景观,突出了地域特色。品牌的配色采用象征日出和朝阳的黄绿渐变色,含有生命旺盛生长与蓬勃发展的寓意,同时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除了传统的商标、颜色系统与字体设计,全方位的应用场景设计方案确保了品牌形象在各种营销渠道中的一致性。此外,品牌在数字化传播和线上线下融合方面也进行了创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社交平台互动,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品牌体验网络,进一步拓展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品牌不仅在视觉设计上得到了升级,还在传播策略、消费者互动和市场拓展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 [9]。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地域性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实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整合多元化营销渠道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只有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与现代品牌理念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地域性农产品品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10]。
参考文献
[1] 黄 丹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以广西宾阳县古辣香米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4(16):72-74.
[2] 赵玉龙.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农产品包装设计发展探究[J].绿色包装, 2024(7):124-126, 134.
[3] 黄丽文.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J].黑龙江科学, 2024,15(13):21-23, 28.
[4] 张煌林.乡村振兴下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以海南大叶茶为例[J].上海包装, 2024(6):129-131.
[5] 陈丽君.乡村振兴下农产品品牌价值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23.
[6] 刘妍.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创新设计分析[J].上海包装, 2023(12):120-122.
[7] 龙惠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绿色包装, 2023(11):138-141.
[8] 陈剑飞, 李茂民.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 39(4):54-57.
[9] 田志梅, 蔡佳佳.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创新设计研究:以雄安荷叶茶品牌设计为例[J].创意设计源, 2022(2):67-71.
[10] 谷笑源.以产品包装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践策略[J].大观, 2021(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