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浅析财务分析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财务分析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程洋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83)
作者简介:程洋(1992—),男,本科,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预算管理、财务数据分析等。
    摘要:为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实现创新能力的塑造、优势要素的培育、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生产力跃迁,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本文以财务分析为切入点,廓清新质生产力主要内涵和底层逻辑,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财务分析;优势作用;方法路径
引言
    新时代产业经济振兴工作的推动,需着眼新质生产力新内涵、新特点与新要求,运用系统理论,以财务分析为手段,为投资、筹资、运营、债务偿还等活动稳妥有序开展提供物质基础,打造良性投入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财务分析概述
    概括财务分析主要内容,明确分析指标、分析流程、分析方法,引导企业把握要点,推动财务分析在产业发展、技术升级等领域的合理运用。
    (一)财务分析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作为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强调收集各类财务信息,评估财务状况,为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债务偿还提供信息支持,避免经营决策的盲目性。美国学者Leopold A.Bernstein 提出,运用财务分析预测企业财务状况,依据预测结果,灵活调整管理策略、研发策略、投资策略[1]。经过多年发展,财务分析内容日益丰富,涵盖资金运作分析、财务政策分析、经营管理分析、融资管理分析,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为企业资金调配提供便利条件。借助各类财务报表,预测企业利润空间和亏损风险,将其作为依据,调整销售、生产、研发,增强预算执行力,保证资金利用效能。
    (二)财务分析基本指标
    财务分析过程中,为确保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财务人员要做好分析指标的细化,运用量化分析,获取核心数据。具体来看,财务分析基本指标涉及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科学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为资金分配、债务处置等活动高质量开展提供依据。以企业变现能力比率为例,着重测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运营资本,测算企业变现能力[2]。财务分析基本指标确定后,企业通过临界值指标分析、指标计算数据来源分析,排除干扰因素影响,提升基本指标的有效性,避免财务分析指标偏差,影响最终的财务分析效果。
    (三)财务分析核心流程
    财务分析环节,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现有理论,细化分析流程,完善基本方法,实现财务分析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具体来看,企业运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展现某一时间周期内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变化趋势。考虑到财务分析功能定位,应当建立财务分析流程,完善分析步骤,按照确定行业特征—分析竞争优势—制定财务报表—评估潜在风险—辅助发展决策的基本流程,将财务分析融入企业管理各个环节,确保企业根据行业特征,制定科学决策,控制行业风险,保证利润收入,平衡收益与风险相互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全面发展。
    二、财务分析视角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与逻辑
    运用财务分析,分析新质生产力内涵与逻辑,借助经济学理论,实现思维认知的快速扭转,为新质生产力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
    2022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激发国民经济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整体产业的跃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也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探索。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型生产力,以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为基础,注重高质量、多质性、双质效,整合数字、协作、绿色、开放,重塑传统生产力[3]。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构了产业形态,塑造新的商业模式。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着眼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与内涵,要把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生产关系调整等逻辑,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型业态,实现产品力、竞争力和品牌力的全方位塑造,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在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中,运用系统思维,引入财务分析理论,着眼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学配置资金,开展投资、融资活动,获取稳定资金支撑,为高新产业布局和新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更加突出创新的主导作用,提高技术要素在产业发展中占比[4]。新质生产力形成周期长,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企业在技术研发的前期,往往需要投入资金,用于支付各类研发费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负债率。
    三、财务分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明确财务分析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强化决策精准性、运营高效性、配置合理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利用财务分析,能够评估新技术、新项目、新产业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保障,避免技术研发、业态调整的盲目性。具体来看,企业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掌握新质生产力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净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论证新技术、新项目和新产业的盈利能力。横向对比资金投入和利润产出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决策,提升宏观决策水平。
    (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风险管理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引领,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塑造更多的产业形态,表现出高科技、高性能、高质量等特点。着眼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逻辑,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组织优质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将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获得市场主动权。以比亚迪为例,2023 年,共计投入技术研发费用395.75 亿元,同比增长112.15%,技术研发费用投入规模的持续增加以及技术产出成果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日常经营产生极大冲击。财务分析作为成熟的管理举措,能够兼顾企业短期运营和长期发展,厚植竞争优势,使得企业更好地处治潜在风险隐患。
    (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财务分析在新质生产力中的运用,实现了资金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指标的明确,消除管理盲区,为系列技术研发、产业升级提供物质保障。具体来看,财务分析立足企业经营数据,总结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要根据产业特点和技术特性,获取财务数据,形成财务报表,便于决策者调配资金,辅助技术研发等活动[5]。运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企业可以定向获取其在某一特定时间周期内的资金支出规模和利润体量,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融资举措,使得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好地服务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以华大基因为例,作为基因测序行业头部企业,2023 年共计投入研发资金5.29 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2.16%。
    四、财务分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方法路径
    (一)开展财务报表分析
    新质生产力发展环节,为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作用,要充分运用财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提取关键数据,准确计算企业的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量化盈利能力、偿还能力、发展能力,消除错误信息和误差信息,为资金合理使用和资金高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例如,企业提取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可以评估营运能力,借助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等,掌握盈利能力,预测新质生产力的收益潜力,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提供物质保障。在这一过程中,使用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评估法,全方位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企业运营情况开展全方位评估,确保财务分析活动稳妥有序开展。
    (二)进行资本市场分析
    新质生产力发展环节,对资金依赖程度较高,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完善分析步骤,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借助行业分析、市场分析,搭建完整的资本市场分析架构,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制订融资方案,获取充足资金支持。具体来看,灵活运用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等维度出发,掌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对企业研发技术、产品的信心。在战略分析中,使用PEST 模型和SWOT 模型,评估资本战略,综合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确保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以广东省为例,2023 年,相关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305 次,吸纳资金2 369.4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6%。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掌握资本市场变化趋势,制订合理的融资计划,吸纳外部资金参与技术创新、产业研发,为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运用业财综合分析
    新质生产力发展环节,依托财务分析,加速业财融合,企业要注重发掘财务数据变化的根源问题,从业务层面、技术层面以及经营层面出发,将财务工作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业务推进过程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评估资金风险、债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资金调配,组织市场融资、债务偿还等活动顺利开展。为保证财务分析的实用属性,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中,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手段,做好数据发掘、整理、分析以及应用等,呈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规律,便于管理者、决策者更好地调度资金和风险管控,辅助技术创新等活动高质量开展。具体来看,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动态获取财务数据,并将非财务数据纳入财务分析活动中,通过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
增强财务分析效能。
    五、结语
    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要立足行业特点,通过制度性创新和结构性优化,整合优势资源,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兴产业壮大、新动能塑造、新技术迭代等活动有序开展,持续扩大产业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亚如.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财讯, 2022(22):79-81.
[2] 孙小娜.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质量与市场, 2023(5):70-72.
[3] 金源, 庄璐怡, 魏振, 等.基于Ch a t G P T的财务分析: 框架、应用与效果评估[ J ] . 财会月刊: 会计版,2023(19):24-30.
[4] 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3(6):127-145.
[5] 李宗祥, 于博涵.基于SWOT分析框架下企业财务分析:以光明乳业为例[J].价值工程, 2023(29):36-38.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