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策略与发展空间探索
李君兰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白银 730900)
作者简介:李君兰(1985—),女,本科,初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会计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会计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会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由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向综合型管理人才的方向转变。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会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加强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使之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界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创新会计专业发展的空间,培养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会计工作环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师生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挑战与机遇,正在寻找促进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新途径。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障自身的生存,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会计;专业;生存;发展;空间
引言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技术性,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应用以及实践能力。但是,现阶段高职学校过于重视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专业实践以及应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重新考虑传统的会计专业发展模式,还需要探索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为会计人才铺设一条坚实的道路。如何在变革中找到生存和发展之道,是所有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的紧迫挑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适应和理解行业变化,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共同见证会计行业的变革,发掘其无限潜力,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环境中勇往直前。
一、高职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随着大数据和智能财务时代的到来,会计岗位内容和人才需求类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变革升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传统教育标准、模式及软硬件资源已不满足信息时代的需要,需要重新对人才培养体系做出系统调整、升级。根据时代变革,教育部新一轮高职专业目录调整中,将原有会计专业调整为大数据会计专业,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系统升级、变革人才培养体系和路径,培养出适应大数据和智能财务需求的新型会计技术人才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会计人员职业培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会计专业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审计等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如操作财务软件、分析数据等能力,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新型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会计职业教育的就业形势复杂多样,主要表现是教育供给与职业需求的密切联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虽然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需求量是稳定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初创企业,但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越来越希望聘用具备新型会计和审计技能以及财务软件应用、数据分析技能甚至跨学科知识(如税法、合规、风险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然而,高职会计专业对这些变化的反应迟缓,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市场上面临就业瓶颈。随着专业会计标准的提高和行业资格证书的激增,未完成相关实践培训且未持有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可能会发现就业更加困难。 因此,高等院校会计专业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会计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一)高职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带来的重大变革,市场对新型产业会计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为高职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财务管理的融合,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等新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会计行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对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数据和智能财务快速发展的当下,会计行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革,高职院校应该培养有着丰富的数智会计理论和扎实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学校还应强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引入前沿技术课程,如大数据分析,注重培养职业道德,提升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会计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未能实现本质上的有效突破,甚至还停留在为区域型中小企业培养传统型会计核算人才的阶段,因此,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较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更注重传统的会计核算、实习实训较多停留在传统账务核算和手工账务处理上,大数据理论和信息化技术嵌入不够。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通过更新发展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法、强化体验式学习等方式,率先培养会计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会计专业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能提高会计人才的就业能力,还能为会计专业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确保会计人才在未来的会计专业领域中始终走在前列。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在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就是培养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等传统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公司治理、法律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因此,高职会计专业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改革方案,培养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引入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新型知识,如金融科技、环境会计等,这样高职会计教育才能有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高职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树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引入更多实际有效的实践理念,从而使会计人才对市场变化的风险能够应对自如。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其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树立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全面提升会计人才财务能力、信息化能力、业务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会计人员作为反映、监督、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所承担的责任不言而喻,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实事求是是每一位会计工作者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绳。所以在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求会计人才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坚持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强化会计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践行,引导会计人才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中,应该朝着大数据、智能财务等方向渗透。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向,适当增设相关课程,如大数据分析、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进而让会计人才认识数据、了解数据,培养数据分析思维,契合时代发展对数智化人才的要求。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会计的核算职能很有可能会被计算机所取代,因此,需要重新整合会计实务类课程的安排,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对外会计的模式可以适当调减,实践类课程可以适当调增。
(二)加强信息安全意识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现有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已不再适应会计领域的发展趋势。会计领域不断出现创新的违规手段,导致一些财税风险难以被法律明确识别和定义,对会计行业的发展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此外,也存在一些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引起的伦理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增加跨学科课程,引入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管理学等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使其具备与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强化管理会计课程,突出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战略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区别于人工智能在基础核算工作中的优势。
(三)利用金融科技,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金融科技在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和延迟,通过金融科技的引入,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能够自动化和标准化处理会计信息,从而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处理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减少了信息的传递和整理时间,使得会计信息及时更新,并提供即时的决策支持。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透明度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以及公开性。金融科技可以使得数据的收集、加工和展示过程更加透明、可追溯。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不可篡改的、具有去中心化特性的分布式账本,确保交易数据的透明性和真实性。同时,金融科技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会计信息变得更加可理解和易于阅读,这有助于企业内外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会计信息,提高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认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开设金融科技相关专业如《金融会计概论》《人工智能与金融》《区块链金融》等课程,并通过模拟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金融数据分析软件,区块链平台,智能投顾系统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对传统会计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会计业务流程、会计人员角色和会计信息质量。然而,这也带来了技术挑战、法规挑战和人才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会计行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提升会计人员的技术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关旭.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纳税,2018(8):88.
[2] 董晓平.论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考试周刊, 2017(86):1, 3.
[3] 陈文渊.论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15(27):95-97.
[4] 王红.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涉税技能的培养[J].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2):61-62.
[5] 黄秀兰.论高职会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