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郭振1, 2
1.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 江原大学(강원대학교),韩国 春川 24341
作者简介:郭振(1999—),男,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全球商务管理、数字经济、管理学领域。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电子商务环境中,随着传统实体店转向线上平台,精通电子商务原理和实践的熟练专业人员的需求激增,使得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研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结合”的重要讲话,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其中“第二个结合”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2]。
电子商务课程是一门传授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培养电子商务营销人才的课程,以“第二个结合”为导向[3],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商业实践、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动态的更全面理解,为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沛精神动力和丰厚思想资源。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电子商务课程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4] 只有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才能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历史进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5]。
(一)有利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电子商务教育的核心在于文化的传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加强自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更好地保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可以增强该领域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让学生沉浸在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培养未来电子商务专业人士的文化意识、文化能力和专业技能,使电子商务课程成为全球平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从而提高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在国际市场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课堂的范围,具有社会、经济和文化三维度的意义和影响,这在商业互动和谈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保护文化特征、促进多文化样性、增强全球竞争力和丰富商业实践,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商业动态。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诚信、互惠、社会和谐等道德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决策能力,帮助学生应对全球化市场中复杂的环境,避免道德失误对组织声誉和利益相关者信任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优先考虑国家利益的负责任的高素质公民。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智慧与新兴技术和商业趋势的交点。这不仅能使学生创新解决方案、弥合文化鸿沟、满足全球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还能培养了未来电子商务领导者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商业的矛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与和谐等美德,而电子商务往往优先考虑个人主义、竞争。这种错位可能会导致价值观和方法的冲突,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无缝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
(二)高校教师和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许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当今全球化电子商务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理解。他们可能会优先考虑技术技能和电子商务的商业知识而不是文化教育,导致在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中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信息化、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线上教育的日益普及,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适应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是一大挑战。传统的文化习俗和教义往往深深植根于面对面的互动、仪式和体验式学习,这些可能无法无缝地转化为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形式。
(四)各方的阻碍
高校教师和学生可能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不理解、不配合。高校教师在面对偏离既定的课程框架和教学方法时可能会产生犹豫,而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内容无关,从而表现出抵制。
(五)文化全球化影响
文化全球化导致了消费文化的同质化,以西方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和消费趋势往往主导着数字市场,西方规范和价值观优先于中华文化实践的观念,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侵蚀和失去真实性的风险越来越大。学生可能会内化西方文化思想,而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削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价值。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
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实现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因此,高校教师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应该在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中探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道路、理论和制度[6]。
(一)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上的实现策略
1. 采用文化教学法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采用文化教学法可以在全球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文化教学法强调文化认同、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例子、案例研究和叙述纳入教材中,将电子商务概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框架中。
2. 鼓励学生参加互动学习活动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的互动学习活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高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练习等共同协作的项目,要求学生探索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实践文化方面的差异。鼓励学生互动并分享观点,促进学生跨文化对话从而促进课堂上的文化交流。
3. 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的相交内容。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文化遗迹和遗产,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和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实践的文化意义。
4. 采用多模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采用多模式教学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并增强学生对电子商务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参与感。高校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媒体,如视觉教具、录音和交互式模拟,以易于理解和引人入胜的形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反思与交流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同理心。高校教师可以促进反思活动,如写日记、小组讨论和文化自我评估,促使学生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文化假设和偏见。
(二)在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学任务中注入文化意识
1. 采用文化情境化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采用文化情境化是将电子商务概念与实践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框架内。高校教师可以设计将电子商务理论和原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规范和实践明确联系起来的教学任务。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融入案例研究、问题解决活动和项目的作业中,高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电子商务领域的商业策略、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动态的。
2. 文化批判与分析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进行文化批判和分析,高校教师可以设计教学任务,促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审视电子商务实践,识别数字商务平台、营销策略和消费者互动中嵌入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符号。
3. 将文化意识融入项目中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融入协作项目和小组作业中,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设计、实施和评估文化整合项目,使学生获得将文化知识和见解应用于现实商业环境的实践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造力和文化底蕴。
(三)通过教学活动培育文化知识
1. 传统节日的融合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组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的机会。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围绕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设计项目,鼓励学生探索与这些活动相关的文化、习俗和实践。通过将节日主题活动纳入课程,高校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探索的精神。
2. 开展跨学科项目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将电子商务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可以丰富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与当代商业实践的相关性的理解。例如,高校教师可以与历史、文学学科合作开发探索中国电子商务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项目。通过整合多种视角和学科方法,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创意表达
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艺术、音乐、舞蹈或烹饪艺术等创意媒介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创意表达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表达文化自豪感,并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意识。
四、结语
本文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探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分析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挑战和实现路径,揭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多方面关系,强调了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李冉.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J].红旗文稿, 2023(14):23-26.
[2] 王伟光.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J].学习月刊,2023(7):14-16.
[3] 王艺蒙.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文化引领探究[J].成才之路, 2016(7):56.
[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新湘评, 2023(14):2.
[5] 霍小光, 张旭东, 邹伟, 等.新的文化使命:从“第二个结合”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3(6):16-23.
[6] 李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J].荆楚法学, 2023(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