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实践
 

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实践
李俐
青岛港通泽商贸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作者简介:李俐(1988—),女,本科,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资设备招标采购统计。
    摘要:本文全面探讨了国企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策略与实践。首先,深入分析了当前国企采购供应链面临的难点、挑战及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提出包括政策引导支持、采购流程优化、数智化技术应用、供应商关系管理强化及供应链协同合作在内的转型升级策略。通过引入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转型升级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显著成效。本文不仅为国企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也对推动国企采购供应链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策略
    引言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简称“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力量,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与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国有企业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其增强核心竞争力、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战略,也是促进国家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国有企业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常面临多重难题,包括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流程复杂冗长影响效率、运作效率低下以及供应商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进而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对采购供应链进行优化与升级,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尖端技术在采购管理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深度渗透和广泛应用,为国有企业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同时,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为国企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将从国企采购供应链的现状、策略及成功案例等方面出发,深入剖析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全面分析国企采购供应链的现状与未来,旨在为国企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为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一、国企采购供应链现状分析
    (一)国企采购供应链的难点和挑战
    首先,国企采购供应链正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之中。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国企需要应对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同时,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和影响因素众多,导致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难度加大。其次,供应链风险防控也是一大难点。国企在采购过程中,面临着供应商不稳定、采购价格风险、合同管理风险、违约风险以及廉洁风险等风险,不仅可能影响采购效率和质量,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造成损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企采购供应链还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1]。尽管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增强供应链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但国有企业在推进进程中,仍需应对技术壁垒、人才短缺、资金限制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多重挑战。
    (二)国企采购供应链的特点与问题
    1. 国企采购供应链的特点
    国有企业采购供应链展现出显著的复杂性特征。该供应链通常由多个环节的企业构成,涵盖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多个节点,这些节点企业间的紧密协作与信息共享对于确保供应链顺畅运作至关重要。然而,节点繁多且各节点企业的运营流程与目标各异,导致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加剧。因此,各节点企业间需要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关系,以推动信息共享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国企采购供应链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国企采购供应链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涉及采购、生产、物流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的策略调整,供应链需要在动态环境中保持平衡,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2. 国企采购供应链的问题
    国企采购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重要性等特点,但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流程烦琐、供应商管理不规范和数字化转型困难等问题。第一,信息不对称。由于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众多,信息传递可能存在延迟或失真,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会影响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增加管理难度和成本。第二,流程烦琐。国企采购供应链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导致流程烦琐、效率低下。这不仅会增加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可能影响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第三,供应商管理不规范。在国企采购供应链中,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管理是关键环节。然而,一些国企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如供应商选择标准不明确、评估机制不完善等,这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风险增加。第四,数字化转型困难。尽管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国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困难。这限制了供应链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影响了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效率。
    二、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的策略
    国企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2]。针对国企采购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策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构建更加高效、透明、规范且具备竞争力的采购供应链体系。
    (一)强化信息对称与透明度
    为了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完善信息管理制度。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搭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这有助于减少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失真,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其次,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和使用的标准和流程。通过制度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二)优化采购流程与提高效率
    流程烦琐是国企采购供应链中的一大痛点。为了提升采购效率,一方面简化采购流程的措施,对现有的采购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审批流程。通过简化流程,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引入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如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 人工智能) 等, 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处理。这有助于提升采购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和延误。
    (三)规范供应商管理与降低风险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是国企采购供应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制定明确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完善供应商评估机制以及加强供应商合作与协同,有助于降低供应链风险。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包括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方面。通过标准化选择,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可靠性。最后,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合作与协同,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四)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提升竞争力
    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的策略转变,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与提升竞争力方面,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过程。首先,加大技术投入,投入资金用于采购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包括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培养专业人才等。通过技术投入,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其次,构建数字化生态系统。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建数字化生态体系,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互操作性与共享机制。通过生态系统建设,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和竞争力,共同推动采购数字化转型,实现互利共赢。
    三、国企采购供应链转型升级的实践案例
    (一)案例介绍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通过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协同、绿色采购和风险管理等手段,积极推动了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
    (二)案例分析
    1. 具体举措
    国家电网把握新时代发展新机遇,作出了“打造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保障采购供应高质量物资”的工作部署,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首先,该体系以智慧业务、管理体系、支撑平台为主要内容,旨在推动生产组织体系变革,实现内外高效协同,促进供应链智慧运营。国家电网建立了依托“五E 一中心”供应链平台架构的智慧供应链系统,该系统集成了ERP、ECP、EIP、ELP、e-Material及ESC 等核心模块,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这些平台通过“大云物移智边链”技术,实现了智能采购、数字物流、智慧管理三大业务链的深度融合。其次,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国家电网推动了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如通过智能专业仓的建设,实现无感知出入库、实时盘存和远程监管,有效简化物资管理流程和操作步骤。ELP“云物流”平台实现电力物流服务领域的全面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关键设备运输过程中的位置信息、状态监测数据及进度参数的实时追踪与监控,确保其安全性与可靠性。
    国家电网实施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强化绿色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一方面,ECP“云采购”平台构建了一个覆盖采购计划制定、招标采购执行、合同物流管理、质量监督实施、运行效果评价、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直至废旧物资回收处置的全链条业务操作平台。在招标采购阶段,国家电网招标采购活动统一在ECP 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有效防止了人为干预,提高了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制定了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推广高效节能变压器等绿色产品,加强电网危废品回收及无害化处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供应商管理方面,通过ECP 平台实现了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在线投标、绩效评价、合同执行等环节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2. 成效
    通过对采购供应链进行转型升级,使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50%,业务办理时间压减63%,实现了全网资源的一体化统筹管理,显著提高响应速度与物资应急调配能力。同时,驱动了供应链上企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加深上下游企业间的深度沟通、资源高效共享与优势互补机制的形成。降低了合作伙伴的经营成本,全面取消了标书费,推广了投标和履约保证金“保险替代”等措施。
    3. 对其他国企的启示
    首先,国有企业应强化数字化建设,深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引领采购供应链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通过搭建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采购流程、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等全链条环节的数字化监控与管理,大幅度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工作效率。 
    其次,国有企业需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体系与规范,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同时提升公正透明度。通过制度化管理,有效缩减采购风险与管理成本,进而提高采购效率与质量。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对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合作及退出等各个环节。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供应商的在线管理与协同作业,以此增强供应商的合作意愿与满意度。
    最后,国企应加强风险防控并推动绿色采购。构建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对采购供应链的风险精准识别、全面评估与持续监控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风险的提前预警与及时纠正,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绿色采购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制定并执行绿色采购标准,推广环保产品,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环境污染,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胜利。
    四、结语
    国企采购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是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国企需要持续创新、深化合作、优化管理,以更加开放、包容、协同的姿态,推动采购供应链的持续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发齐.供应链视角下国有企业采购优化途径分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4(38):70-72.
[2] 黄伟强.国企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决策研究[J].商展经济, 2023(24):117-120.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