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空铁联运模式对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空铁联运模式对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崔林
(宁波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空铁联运模式作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迅速,但经济一体化水平仍有待提升。本文以空铁联运模式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其对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体系和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建议。通过广州空铁联运经济示范区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空铁联运模式的实践价值。旨在为推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铁联运;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区域协同;产业融合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城市群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经济一体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空铁联运模式作为新型交通组织方式,在促进城市群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深入研究空铁联运模式对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对于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空铁联运模式的定义与特征
      空铁联运模式是一种将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有机结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航空运输的高速性和铁路运输的大运量优势,实现了两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资源整合 [1]。其核心在于通过统一规划、协同运营和信息共享为旅客和货物提供便捷、高效的全程运输服务。空铁联运模式的显著特征包括:运输效率高,能大幅度缩短旅客和货物的总体运输时间;覆盖范围广,可有效扩大航空和铁路的服务半径;资源利用率高,通过优化配置提升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服务质量优,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便捷体验;环境友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这种创新的运输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交通格局,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空铁联运模式对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制
(一)促进城市群内部要素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空铁联运模式通过整合航空和铁路两种高效运输方式的优势,显著降低了城市群内部的时空成本,为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空铁联运的无缝衔接不仅加快了城市间的人员往来,还为企业跨区域经营和产业链协同提供了便利。这种高效的交通网络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各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城市群内部逐步形成了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分工格局,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二)扩大城市群经济辐射范围,增强区域协同发展
      空铁联运这种高效的交通模式显著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使得经济要素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快速流动成为可能。由此,城市群的经济影响力得以向外延伸,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空铁联运促进了城市群内部以及与外围地区的深度联系,形成了更为紧密的经济纽带。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分工更加明确,区域协同效应日益凸显。这种协同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整个城市群的经济效率,还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城市群整体均衡发展。
(三)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空铁枢纽周边地区往往成为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吸引金融、科技、文创等产业落户,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同时,空铁联运加速了城市群内部产业要素的流动,使得原本分散在各地的产业环节得以有机整合,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 [2]。这种产业链的重塑不仅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增强了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此外,空铁联运为跨区域产业协作提供了便利,使得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对接,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
三、空铁联运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构建高效互联互通网络
      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需要统筹考虑机场、高铁站、城际轨道等多种交通设施的协同布局,优化空铁枢纽的空间规划与功能设计。以机场为核心,打造集航空、高铁、地铁、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快推进机场与高铁站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如建设专用轨道线路或高速公路连接通道,缩短空铁换乘时间。在枢纽内部,可采用先进的旅客与行李一体化处理系统,提高中转效率。此外,还应注重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布局,如部署 5G 网络、物联网感知设备等,为未来智慧交通发展奠定基础。在空铁联运网络规划中,需充分考虑城市群内各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发展需求,合理布局航线与高铁线路,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空铁联运体系。
(二)创新空铁联运管理机制,推进跨区域协调合作
      创新空铁联运管理机制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构建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第一,要建立跨区域空铁联运协调委员会,统筹规划区域内空铁联运发展战略,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问题。该委员会可由相关城市政府、交通运输部门、机场和铁路运营方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3]。第二,应推动空铁联运相关法规政策的统一化,消除区域间政策壁垒。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制定统一标准等方式,在票务系统对接、安检互认、通关便利化等方面达成共识,提高空铁联运的整体效率。第三,还可以构建空铁联运信息共享平台,可整合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营信息,为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联运线路和班次安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鼓励各地区开展空铁联运创新试点,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管理模式,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三)优化空铁联运服务体系,提升一体化运营水平
      要想优化空铁联运服务,就必须从旅客的全流程体验出发。一方面,要强化空铁联运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为旅客提供实时、准确的航班、列车时刻、票务信息以及其他出行相关信息,如行李托运流程、中转流程等。旅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网站等便捷地查询信息、预订机票和火车票,实现“一站式”购票。同时,平台还可以提供个性化出行方案推荐、航班延误预警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4]。另一方面,要简化空铁联运的换乘手续。通过行李直挂、一票通、联程值机等服务,减少旅客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时间和手续,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例如,旅客可以在始发站办理行李直挂手续,行李直接运送到最终目的地,无须在中转站再次提取和托运。
(四)强化空铁联运科技支撑,赋能智慧城市群建设
      智慧城市群建设的推进离不开空铁联运的科技赋能。应积极构建智能化的空铁联运信息平台,整合航空和铁路的实时数据,包括航班动态、列车时刻、客流信息、货运状态等,为旅客和货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可以开发实时查询和预订系统,方便旅客随时随地查询航班和列车信息,并进行无缝衔接的联程票预订。同时,要大力发展智能安检、自助值机、人脸识别等技术,简化旅客出行流程,提升通关效率。例如,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旅客可以实现自助通关,无须排队等待人工查验,大幅度缩短了出行时间。
四、案例分析:广州空铁联运经济示范区
(一)案例概况
      以广州空铁联运经济示范区为例,该区域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两大交通枢纽而建。示范区规划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涵盖机场、高铁站及周边区域。该示范区在广州市“十四五”规划中被确立为重点发展平台,旨在打造广州北部新的经济增长极。示范区充分利用白云机场覆盖 230 个航点、连接80 家航空公司的优势,结合广州北站的高铁枢纽功能,形成了辐射全国及东亚、东南亚的交通网络。这一空铁联运模式不仅强化了广州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空铁联运的具体实施
      1. 构建多层次交通网络
      广州空铁联运经济示范区通过整合航空、高铁、地铁和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网络。白云机场作为核心,与广州北站通过轨道交通紧密连接,运输时间缩短至 6 min,实现了“到北站即到机场”的便捷体验。同时,示范区还规划了“一横四纵”的地铁格局,包括 18 号线、22 号线等多条线路的建设,形成了“30 min 直达广州主城区”的交通圈。此外,穗莞深城际、广佛环线、广清城际等线路的全面动工进一步加强了示范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
      2.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示范区重点培育了国际航空物流、大湾区北部消费中心和东部临空数字创新带三大产业集群。在航空物流方面,示范区致力于构建“综合效率最高、综合流程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全物流体系,吸引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综合物流集成商和货代公司入驻。消费领域,示范区积极引入高端时尚消费中心、免税跨境购物中心等消费地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品牌经济和夜间经济。在数字经济方面,示范区着重建设临空数字经济功能区和智能电子功能区,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 优化空港城市功能
      示范区围绕空铁枢纽,大力发展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流量经济,打造空港中央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等商业地标。同时,示范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完成了多个旧村改造项目,整治提升了 37 个村级工业园和 12 个专业批发市场,拆除违建 1 600 万 m3。在生态建设方面,示范区新建生态景观林带 4.5 公里,新增森林公园 2 个、湿地公园 1 个,完成森林碳汇造林 1.1 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6.51 m2。
(三)空铁联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
      广州空铁联运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花都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6.5%,超过广东省和广州市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 2 668.21 亿元,年均增长 6.2%,位居广州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4.8 亿元,年均增长11.9%,全市排名第二。金融业增加值从 2015 年的 0.63亿元跃升至 2020 年的 48.94 亿元,年均增长 10.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空铁联运模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显著推动作用。此外,空铁联运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连续两次考核排名全国第一,展现了示范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空铁联运模式正成为推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引擎。它不仅优化了交通网络,还促进了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未来,应深化空铁联运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和服务体系完善,以此加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区域竞争力,最终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炜.空铁联运服务模式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 2023(20):169-171.
[2] 陈彩媛, 盛志前, 张洋.我国机场客运空铁联运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交通与港航, 2023, 10(3):87-92.
[3] 张亚文.空铁联运枢纽航线网络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 2023.
[4] 张倩慧, 孙伟社.新时期我国空铁联运发展实践与思考[J].空运商务, 2022(9):22-26.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