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探究
 

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探究
李剑平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作者简介:李剑平(1981—),男,硕士,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摘要:在国有企业(简称“国企”)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收益分配等管理。做好国企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国企经营管理事业发展,因此有必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增强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等。本文从做好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义出发,对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关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
    引言
    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如今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各大企业更是将其视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方面。相较于一般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改进管理机制时速度较慢,不少国企在财务管理中依然沿用传统机制,从而使得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对财务管理策略进行优化改进,一些国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然而这些方法或者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或者对信息数据运用不足,不利于企业提升成本预算控制能力。对此,本文尝试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其中,以期促进国有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做好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义
    精细化管理,既属于一种理念,也属于一种文化。在企业现代管理中,精细化管理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科学管理、精益生产目标的实现。而做好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也能够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意义。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做好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义具体如下:
    (一)有助于国企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中渗透精细化管理思想理念,有助于财务流程的细化、优化,保证各环节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在精细化管理基础上,可以缩减财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确保企业各项资金安全、有序周转,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二)保证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优化各项资源配置
    国企财务管理工作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能够确保获取的财务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使企业制定并实施的财务决策更具合理性及科学性。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财务数据,有助于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提供有效基础保障支持。此外,在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通过了解、掌控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结合相关资源投入、产出情况,可以实现有效优化配置,进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成本投入,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三)防控财务风险,促进国企经营建设事业发展
    国企在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期间,通过实时监控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能够了解企业财务经营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预警响应,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与此同时,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现代化科学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支撑。合理应用这些科学技术,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国企经营建设事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1]。
    二、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薄弱
    受传统管理观念意识的影响,一些国企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仍以计划经济形势下的粗放式管理方法为主,容易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细节。与此同时,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未能认识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意义,容易使企业内部优质资源浪费、闲置,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益的提升。
    此外,部分国企内部领导层及决策层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国企需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从现状来看,部分国企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尚且不够健全。一方面,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岗位责任不具明确性,且未对各部门责任进行详细划分,容易出现工作、责任重叠的情况。一旦引发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将难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甚至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受阻。另一方面,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难以规范、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容易出现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懈怠、出错等问题,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成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资金管理制度不够优化,使资金管理力度难以得到有效强化,容易使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资金断裂等各项风险问题,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进而阻碍企业经营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风险管理薄弱
    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够确保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国企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导致潜藏较多的财务风险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国企内部财务关系不够明晰,存在责权不够明确的情况,使资金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均衡,加上国企难以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在资金利用率降低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大量资金流失,进而引发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国企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支撑,难以实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情况,进而难以防控企业财务风险。此外,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面对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应对。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易引发筹资、投资、经营、资金、不良资产等财务管理风险,使国企经营管理事业发展受阻。
    (四)预算管理缺乏合理性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现状来看,部分国企在预算管理方面缺乏合理性。究其原因,其一,国企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合理,预算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工作人员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工作环节易出现纰漏,进而影响预算管理的成果。其二,未能结合国企实际经营状况,同时未能实时分析市场环境状况,致使预算编制粗放,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在预算目标和实际经营情况相脱节的情况下,会影响预算方案的可行性及科学性,进而使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成效难以得到提升。其三,预算管理工作缺少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仍以人工管理为主,容易出现数据计算不够精准、管理流程烦琐等问题,最终使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成效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三、做好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
    为做好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国企领导、决策者、财务管理人员均需增强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国企领导及决策者应发挥引领作用,制定明确的财务精细化管理目标,以身作则,引领企业职工,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加深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认知。可以采取讲座、研讨会以及内部培训等方式,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了解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意义和必要性。与此同时,需根据国企经营发展具体情况,对财务管理模式加以创新,比如引进智能化技术及系统,构建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下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并提供准确、时效性高的财务数据报告,为企业财务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此外,还有必要积极鼓励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财务精细化管理活动当中,结合实践管理经验,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持续完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革新方式方法,使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成效得以持续提升。
    (二)健全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
    在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前期,需健全国企内部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 [2]。一方面,要制定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避免出现岗位工作及责任重叠的情况,在发生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的情况下,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及时进行追责处理。另一方面,要健全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严格的内部审计程序,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定期审计及核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及安全性。此外,还要优化国企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收支、调度、风险管理,制定规范、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对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权限加以明确,确保企业财务资金应用的合规性及安全性。当然,还有必要做好资金使用监督及考核,定期检查、评估企业资金使用情况。针对相关部门资金使用不合理、效益低下的情况,需及时进行整改,保证企业资金得到合理利用,控制资金使用风险,并促进国企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为有效防控国企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安全水平,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其间,有必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评估、预警及应对处理,使各类财务风险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同时,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活动进行定期审计、评估,保证各类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真实性。并且,需注重现代化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为国企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比如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国企内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及质量。此外,还要注重财务信息披露及外部监管的强化,使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公开度得以提高。国企内部领导、决策者及财务管理人员需加强与外部人员,包括监管人员、投资者的沟通交流,使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减少,并通过外部监管的执行,确保国企内部财务合法合规,严控内外部风险,促进国企经营管理事业良性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在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注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要健全预算责任制度,对预算目标逐层分解,落实至相关部门及个人,明确相关人员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等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为提升预算编制质量,需使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根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具体情况对预算模板进行合理调整,保证预算方案与国企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相符。并且要构建完善的预算执行跟踪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评估,判断预算执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此外,还要完善预算考核及激励机制,对预算执行到位、工作表现优异的部门及个人给予激励表扬,并和部门绩效、员工薪酬相挂钩,激发工作人员开展预算执行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意识,全面做好国企财务预算执行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提升国企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优化各项资源配置、防控财务风险等。鉴于当前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增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健全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并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等。如此,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质量成效将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带动国企经营管理建设事业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蕾 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路径探究[J]经济师,2024(2):67-68
[2] 马媛, 苏文婷, 罗香归 国企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探索[J]财会学习,2024(1):11-13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