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思考
刘沙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多地养老金的发放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延迟退休政策被提上日程。然而,延迟退休在为社会经济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延迟退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延迟退休;社会经济;影响
一、文献综述
一是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刘凤芹等 [1] 认为延迟退休不会挤出青年人就业,反而会对其产生挤入效应。吴敏捷等 [2] 认为延迟退休对流动性小的单位和部门会产生显著的挤占效应,而对特殊劳动力市场影响很小。田影 [3] 认为延迟退休在大规模企业以及私企中存在明显的就业创造效应,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创造效应更突出。二是延迟退休对经济的影响。龙朝阳等 [4] 发现延迟退休使男性养老金收入的单岁增加额比女性更高。三是如何应对延迟退休带来的困境。邹卫兵等 [5] 认为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延迟退休。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围绕延迟退休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包括延迟退休对个体、市场等的影响。但关于延迟退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鲜少有较为全面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从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产业以及企业经营的影响展开,为进一步完善延迟退休相关政策及配套建设提供部分政策建议。
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第一,延迟退休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8.6 岁。且 21 世纪以来,我国公民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工作更长时间,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第二,延迟退休是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以及持续多年的低生育率必将导致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延迟退休可以使有能力的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生产,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延迟退休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我国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与日俱增。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减少养老金的支出,从而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三、延迟退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是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并促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多元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延迟退休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延迟退休使得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占比相对增加,促使劳动力市场更加多元化。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具有不同的经验、技能,企业可自由选择合适的人才。二是有助于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并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延迟退休将促使劳动者更加重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也能够推动企业和个人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延迟退休可以让老年人力资本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高人力资本的回报率。第三,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老年人延迟退休,使年轻人获得对应岗位的机会减少,导致年轻人的市场占比相对减少。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数量相对稳定甚至将逐年减少,而老年人工作年限延长,老年人的累积效应不断增强,将使劳动力市场年龄结构逐渐老化。
(二)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
一是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并减轻医疗保障负担。一方面延迟退休增加了在职职工的人数及其缴纳社保年限,有助于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提升了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进而改善了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有助于确保社保制度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二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延迟退休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其他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例如,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都需要根据延迟退休的情况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确保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和衔接性。三是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延迟退休一方面使受教育年限长的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受益更加公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在代际之间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分担。当下年轻人普遍面临较大的养老负担,延迟退休能够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促进代际之间的公平与和谐。
(三)对养老产业的影响
一是导致养老产业的市场需求增加。延迟退休后,部分老年工作者无暇照顾家中的高龄老人,对专业的长期照护服务等需求会更迫切,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会增加。延迟退休使老年人在经济上更有保障,将促进其消费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养老产业市场需求。二是促进养老产业供给的服务质量提升和产业创新。养老产业市场需求的增加,一方面将促使养老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将促使养老产业加大产业的创新力度。例如,推出工作与养老结合的新型服务模式,或利用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养老服务。三是促进行业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当下养老产业的市场前景较好,更多的社会资本将会进入养老产业,推动养老产业的高速发展,进而加剧行业竞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四)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一是使企业成本升高。企业老年员工待遇普遍较高,延迟退休将导致大龄员工增加,使得企业薪资成本增加。且老年员工生病、工伤概率较高,企业将增加员工健康保障成本。此外,老年员工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这也导致企业的培训成本增加。二是使企业管理难度加大。老年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较弱,而年轻员工的晋升机会减少可能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此外,企业还可能会因为对老年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或降薪而引发劳动纠纷。三是使企业生产和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老年员工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老年员工可能面临身体状况不佳、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等问题,企业老年员工占比较大将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四、应对策略
1. 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与能力,灵活安排引导劳力内流一是要开展教育培训。应针对老年劳动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逐步引导老年人掌握电子设备操作技能,以适应数字化办公环境。同时要采取激励机制,提升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可以在培训后将完成高质量培训的老年人的信息纳入老年人才库,为企业和老年工作者搭建人才对接平台。二是要落实老年劳动力的健康保障。要为老年劳动者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免费的健康体检,包括常规身体检查和针对特定行业需求的专项检查,然后根据体检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工作场所需提供健康设施配备。例如设置急救设施和培训急救人员,以及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适合老年人视力的照明设备等。三是要加强市场引导。应鼓励以完成特定任务为考核指标的弹性工作模式,使工作时间灵活适应老年劳动者的需求。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针对劳动力短缺行业,可放宽外籍年轻劳动者签证发放限制或提供给予永久居留权的机会,以补充我国年轻力量。
2.优化养老医保强保障,构建多支柱体系稳根基
一是优化养老金制度。一方面要完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可以参考美国、德国等建立与物价指数、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挂钩的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其他养老支柱建设,比如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让职工退休后获得额外的养老金收入。二是促进养老金增收。可以将部分国有资本划转至社保基金,通过国有资本的收益来补充养老金。养老金基金管理方面,应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可以适当增加股票、基金等投资 , 从而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充实养老金基金。还应建设专业投资管理团队进行风险控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确保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强化医保体系建设。为适应新的人口结构形势,需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重点向老年劳动者的医疗需求倾斜。另外,需建立动态的筹资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可探索建立基于价值的支付方式,将医疗服务的质量纳入支付考核体系,从而在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的同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优化产业服务与人力,引导老年消费与创新
一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应该依据延迟退休人群的特点需求,开展多样服务。要着重加大社区养老投入与建设,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健康监测、文娱等服务。在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与职业通道,吸引年轻人投身养老产业。对在职养老服务人员需定期培训,促进其技能提升,提高其服务水平。二是提高老年消费力及消费观念。首先,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完善老年人的收入保障体系,确保延迟退休的老年人能够获得合理的待遇。还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增加老年人收入。其次,为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可开展养老消费文化活动,让老年人接触到更多养老服务与产品,激发其消费需求。三是推动养老产业创新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引入先进技术,开发智能养老设备和服务系统,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可探索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开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4.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资源整合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企业应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路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为老年员工提供计算机、管理等技能培训。还要着力打造积极包容的企业文化,例如以团建活动增进不同年龄段员工的交流。还应关注老年员工的心理状况。可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缓解老年员工的工作焦虑。二是推动企业创新人才战略。要重视年轻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与高校合作开展实习项目挖掘有较大潜力的毕业生;为年轻人才构建良好成长环境,发挥老员工传帮带精神促其成长。还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应搭建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员工将创意转化为成果。三是加大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有力的资金支持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进步的强劲动力。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能够引入先进技术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引入企业管理系统等优化企业工作流程,提高运营与创新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凤芹, 王美甜, 毕蕾.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挤入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24(4):94-106.
[2] 吴敏捷, 宋靓珺.延迟退休对不同劳动力市场的效应研究: 机制分析与政策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23(3):115-122.
[3] 田影.退休年龄延迟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 2024, 41(2):3-13.
[4] 龙朝阳, 李昱坤.城镇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财富的性别差异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3,37(3):54-60.
[5] 邹卫兵,徐宏毅.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延迟退休意愿与工作绩效——基于团队层面的研究 [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63(01):75-82.DOI:10.19992/j.cnki.1000-2456.2024.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