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邮银协同助力乡村振兴在黄山的实践研究
 

邮银协同助力乡村振兴在黄山的实践研究
丁挺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黄山市分行,安徽 黄山 245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黄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信贷支持策略,为金融支持黄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实现邮银企三赢、风险可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通过现场调研,摸清茶产业链行业规律及资金需求特点,找准金融服务茶产业主体的突破点及着力点,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动态完善预授信评级分类”精准把控茶业贷款风险,优化茶企获贷流程。
      关键词:邮储银行;乡村振兴;市场机遇;助农
一、黄山特色茶产业概述
(一)茶产业的背景与特点
      黄山茶主要分为眉茶和名优茶两大类。眉茶集中在黄山市休宁县和屯溪区,有着“买全国、卖世界”的加工贸易集散的特点。名优茶中,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猴韵”和“兰花香”而闻名于世,其产地集中在徽州区富溪乡;祁门红茶则以其“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而著称,主要集中在祁门县;太平猴魁以其独特的“猴形”和“猴韵”而备受追捧,主要集中在黄山区。依托地形地貌、降水光照、土壤生态以及农民耕作习惯,黄山茶叶具体分布在十个核心产区。
(二)茶产业市场现状
      1.从茶叶整体看市场前景
      黄山市为全国重点名茶产区和安徽省主要产茶区,茶叶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拥有 80 万亩茶园,现有规上茶叶加工企业 55 家、深加工企业 11 家。2023 年全市茶叶出口遍及亚、非、欧、美等地,出口值为 15 亿元,占同期全省茶叶出口值的 85.2%。
      2.从茶叶收购看市场资金量
      根据黄山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3 年,全市茶叶产量为 4.7 万 t,同比增长 4.8% ;第一产业产值为 49.5 亿元,同比增长 8.4% ;茶叶综合产值为 260 亿元。从茶叶收购周期看,本地收购主要集中在 3~5 月的春茶,规上茶企、茶叶经纪人及初制茶厂为银行重点支持对象,市场总资金量约为 50 亿元。
      3.从政策导向看市场机遇
      根据“十四五”的规划安排,黄山市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名茶之都”,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全域茶园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升级、市场主体培育、营销渠道៿展、公共品牌提升、集群平台构筑、数字茶业与科技创新、茶文旅融合、茶产业联合体共建等十大工程。预计到 2025 年,全市茶园总面积将稳定在 82 万亩(1 亩 =666.7 m2)左右,实现茶叶产量 5 万 t,综合产值 300 亿元,全市茶产业加工业集群产值 10 亿元以上的达到 6个,其中产值 30 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2 个。黄山市将围绕产业集群加工环节,重点在现有加工基础上打造新兴产业链,形成五大加工集聚区。
二、黄山茶业信贷支持现状分析
(一)黄山茶业融资需求现状
      茶产业链上游种植端主要为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中下游流转端为茶叶经纪人、初制茶厂和部分精制茶厂、名优茶厂等企业。其中,黄山眉茶的上游种植端集中在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外省,通常现款支付。而下游则直接出口到非洲和欧盟,或者通过浙江、上海的进出口公司出海,眉茶因此也被称作“买全国、卖世界”。名优茶的上游种植端采购基本都在黄山本地的高山茶园,常以“打白条”的形式支付茶款,差额款项节前分批支付,但由于在茶农之间白条可以视同现金流转,茶农的资金需求基本可以由“白条”来满足。名优茶加工成品后销售给国内茶商 , 有些名优茶企业开立了自营茶叶门店,也开辟了线上名优茶的销售渠道。综上,眉茶的信贷需求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的“初制茶厂”和“精制茶厂”;名优茶的信贷需求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的“名优茶加工企业”。
(二)信贷政策与落实情况
      近年来,政府和各家金融机构对黄山茶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黄山市政府综合运用税收、奖补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继续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加快向乡镇延伸,实现全覆盖。各家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强对黄山茶产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创新,主要是通过市县级担保公司和省农业担保公司等为茶企提供担保服务,以解决银行对茶产业提供信贷支持时缺乏抵押担保的问题。下面列举几家主要银行的茶叶贷款产品,如表 1所示。

(三)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信贷政策趋同问题严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茶业贷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信用额度上限虽然都较大,但信用类贷款的要求同时指向部分现金流较好的茶企。一是有融资需求的小规模茶企达不到信用贷款的要求,无法从任意一家银行获得贷款。二是没有融资需求的大茶企占用了太多的信用额度,一旦头部拥有较多授信的大茶企经营不善导致还款困难,各行的信贷风险就会同时爆发。三是同质化的金融服务并不能解决茶农面临的销售难和运输难的问题,没有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支持茶农、茶企的全产业链发展 [1]。
三、邮银协同支持黄山茶产业的策略建议
(一)信贷支持茶业的政策建议
      政府应加强对黄山茶产业信贷支持政策的引导和协调力度,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确保担保政策与信贷需求相匹配;加强对茶企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其获得信贷支持的能力和意愿 [2]。金融机构应针对黄山茶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设计符合茶企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突破茶园抵押贷款和茶叶质押贷款的瓶颈;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通过大数据模型对茶企预授信,动态完善预授信评级分类,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获得信贷的便捷性。
      为了持久地支持茶行业发展,应强化茶业贷款的风控机制,加强对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模型对茶企预授信 [3]。笔者认为关键点是在贷款授信前就将茶叶企业分类分级,动态评分。为了更精准地对茶叶行业企业进行评级分类,笔者对黄山市 55 家规上茶企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现场交流、企业主口述、财务复核的方式对 55 家茶叶企业的产值和负债结构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将 55 家茶企划分为“积极进入类、适度进入类和审慎进入类”三大类。从茶企融资结构看,2024 年 6 月,55 家茶企中,眉茶企业 33 家,占比 60%,上年度总产值 31 亿元,占比60.8%,银行贷款总额 8 亿元,占比 52.2% ;茶叶深加工企业 4 家,占比 7.3%,总产值 2.4 亿元,占比 4.7%,银行贷款总额 4 000 万元,占比 2.7% ;花茶和菊花茶加工企业 3 家,占比 5.5%,总产值 1 亿元,占比 1.82%,银行贷款总额 4 000 万元,占比 2.7% ;名优茶企业 15家,占比 27.3%,总产值 17 亿元,占比 33.3%,银行贷款 6.5 亿元,占比 42.4%。笔者综合行业整体情况,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结合年产值、贷款结构、银行评价等维度对 55 家茶企进行授信前初步分类,在综合银行客户经理和支行负责人的调查意见后,将 8 家企业列入积极进入类企业,36 家企业列入适度进入类企业,11 家企业列入审慎进入类企业。评级分类结果将随着茶企的经营数据的变化和外部评价的变化实时变动,金融机构可以依据评级分类结果自主核定动态的授信额度 [4]。
(二)邮银协同全维度支农助农
      在动态授信模型解决茶企授信的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解决“茶农、茶经纪人、茶企、茶商”的全产业链的销售、物流、结算等系列问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黄山分公司(以下简称“黄山邮政公司”)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黄山市分行(以下简称“黄山邮储银行”)通过协同方式的创新,推进邮政服务和银行信贷的协同,形成合力共同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销售、寄递、融资等综合解决方案。2023 年黄山市农业农村局、黄山邮政公司、黄山邮储银行三方已共同开展“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活动;2024 年黄山邮政公司和黄山邮储银行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又围绕“茶叶大脑”项目调研,目前已在徽州区进行了第一轮实践 [5]。黄山邮政公司和黄山邮储银行已通过系统建设实现茶农和茶企、茶商之间零成本结算,并且无缝引入信贷资源,使茶企可以在收茶时占用邮银信贷额度支付给茶农,茶商也能通过系统有记录地支付给茶企。在支付的过程中,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可以溯源,实现了每一片茶叶都定位到产业的源头茶园。而优质茶叶的溯源能够真正建立黄山好茶的品牌,深化黄山好茶的价值,全面提升茶农、茶企、茶商的收益。
四、结语
      本文对黄山特色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信贷支持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现场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黄山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是信贷支持作为促进黄山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促进茶企扩大生产、提高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邮银协同多维度解决茶产业发展难题”比“单一信贷的支持”更有效,邮政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邮政公司具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资源禀赋,用好邮政公司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和偏远地区全覆盖的物流渠道,再和邮储银行的信贷资源协同起来,则可以全方位地解决销售难、物流难、结算难、融资难的四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莹, 王晓东, 曹雯, 等.安徽省油茶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 2024, 50(1):15-23.
[2] 吴海中, 吴新民, 陈保平.安徽省茶叶生产时空集聚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43(8):218-227
[3] 孙旭然, 王康仕, 王凤荣.金融科技、竞争与银行信贷结构: 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 42(6):59-72.
[4] 陆骏.安徽黄山乡村产业振兴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22(11):35-39.
[5] 孙华臣, 孙瑞琪, 张继武.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国家粮食安全: 基于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改革, 2023(6):126-141.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