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视角下新商科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路径研究
薛黎
(浙江树人学院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商科教育面临转型需求,数字化赋能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促进了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新商科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探讨了实验室建设路径,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概念与推动力,提出了基于资源、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新商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化;新商科;实验室建设
引言
在数字化社会背景下,传统商科教育面临转型挑战,数字化赋能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新商科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新商科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空间构建,更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体现。实验室通过整合现代技术、数据管理和智能服务,为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支持,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其综合素质提升。本研究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概念与推动力,分析实验室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提出适用于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策略。
一、数字化转型原理:核心概念与推动力
(一)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概念与关键特征
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推动组织结构、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的全面革新,实现高效运作和优质服务。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旨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和模式,利用数据驱动和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效率和学生素质。转型不仅涉及技术应用,还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变革 [1]。新商科实验室正是这一转型的典型实践,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实现全面智能支持,动态配置资源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实验室跨越传统学科界限,整合实验教学与行业实践,促使学校与企业资源联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实践平台,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力与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的共同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教育从传统模式向数据驱动和智能管理转变,构建了高效灵活的管理体系,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国家政策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如《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为高校数字化转型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要求全面部署数字基础设施,以提升教学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未来,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朝智能化、个性化和跨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实现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适应性的教育生态体系。二、数字化建设蓝图:新商科实验室的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
(一)新商科实验室的生态体系构建
新商科实验室的生态体系构建旨在创建一个多元互动、资源共享的创新环境。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实验室将依托先进技术,实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模式的转变。生态体系的核心是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一个高效的协同工作平台。
图 1 强调数据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实验室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实时模拟和优化教学过程,动态调整资源配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索。生态体系围绕技术平台、数据系统和教学资源展开,依托技术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互联共享,以数据系统提供精准管理与分析支持决策和评估效果。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则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png)
(二)实验室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新商科实验室的服务模式设计旨在提升教学与研究的效率与效果,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面的服务创新。实验室将结合现代技术与教育理念,构建灵活多样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图 2 展示了实验室数字化建设框架,突出了各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实验室将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整合教学资源与信息,支持课程管理、实验预约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同时提供实时数据分析与反馈,实现个性化服务体验。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能及时获得学习上的支持。在数据驱动的框架下,实验室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行为,优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学生的参与感。此外,实验室还将通过产教融合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提供真实商业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png)
三、数字化赋能路径:新商科实验室建设路径优化
(一)推动实验室“资源、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
新商科实验室的建设需在资源配置、技术应用和服务提供间实现一体化运作。实验室整合校内外教学设备、实验材料及在线平台,优化配置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学习体验,并通过集中资源库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在技术应用方面,实验室建立智能管理平台支持教学过程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整合教学数据和反馈,为教学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引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实验室实现了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和远程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 [3]。服务模式创新对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实验室通过智能咨询与支持系统满足师生需求,使学生获得实时指导,教师可调整教学策略。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实践项目,实验室构建真实的商业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构建“规范、共享、安全”的数据生态体系
构建“规范、共享、安全”的数据生态体系是新商科实验室的关键目标。通过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实验室确保了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并制定详尽的数据管理规范,明确数据定义、分类及流程,为分析与决策奠定基础。共享机制能促进数据高效整合,实验室利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校内外资源的协调使用,让教学、科研及行业合作数据有效流通。实时数据为教师、学生和企业提供了策略调整支持,满足了教学和实践需求,并形成了良性循环。数据安全是关键保障,实验室通过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等多层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师生的数据安全意识,保障整体数据安全。
(三)探索“产学结合、多元协同、创新驱动”的育人模式
新商科实验室致力于探索“产学结合、多元协同、创新驱动”的育人模式,致力于打破教育与产业壁垒,促进高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的融合。实验室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前沿行业信息融入课程,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多元协同则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学生在项目驱动的学习中将知识应用于真实问题,并在团队合作中提升沟通能力。创新驱动是该模式的核心,实验室通过创新课程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与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大赛和创业孵化项目,支持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践,全面提升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反馈、监测、改进”的闭环管理体系
实施“反馈、监测、改进”的闭环管理体系是新商科实验室高效运作的保障。通过全面监测系统,实验室收集并分析教学效果、资源使用及学生反馈数据,为教学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反馈机制鼓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渠道提供反馈,帮助实验室识别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监测系统持续追踪学生学习进度和资源使用效率,以确保管理的灵活性。实验室定期评估监测数据,结合反馈信息制定改进措施,推动持续优化 [4]。闭环管理体系不仅提升了实验室教学质量,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新商科教育的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高校治理理念和结构呈现新特征。新商科数字实验室建设是一次跨专业、跨学科的融合,打破了传统建设思维,从认知到体系进行重构。数字化赋能为新商科教育的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建设新商科数字化实验室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了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提出的“资源、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规范、共享、安全”的数据生态体系、“产学结合、多元协同、创新驱动”的育人模式以及“反馈、监测、改进”的闭环管理体系为新商科实验室的有效运作提供了重要指导。这些探索为新商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韩亚品.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J].国际经济合作, 2021(6):43-51.
[2] 陈前斌, 张鹏, 黄琼.目标导向的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策略设计与实践推进[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35(1):112-120.
[3] 苏昕, 刘秀凤, 张新亚.基于信息链理论的高校智能实验室数据治理策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3,42(8):242-246, 280.
[4] 祝守宇.数据治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