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基于区位与资源禀赋的新疆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与资源禀赋的新疆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实践
鲁西帅1,2
(1. 伊犁师范大学霍尔果斯商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2.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口岸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及西部门户,凭借独特区位优势和空域、旅游、农业资源,为低空经济与旅游、物流、农业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发展低空经济既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更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边疆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系统分析新疆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挑战与实践路径。当前,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需求及政策支持构成核心动能,但基础设施薄弱、空域管理滞后、人才短缺和产业链协同不足制约了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空域开放创新+特色场景驱动”发展策略,构建“干支通”联动基础设施网络,深化“低空+文旅/农业”产业融合,推进监管体系改革与标准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可为边疆地区通过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极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引言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1000 m以下)飞行活动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形态,依托有人/无人机技术实现载人载货及作业,涵盖制造、飞行、保障和服务,跨三大产业,辐射多领域[1-2]。随着技术突破、政策完善及市场需求,全球低空经济加速发展,我国正通过战略部署抢占新赛道[3]。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2024年更被视为其“发展元年”[4-5]。新疆作为空域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虽具备独特优势但潜力尚未释放。本文通过梳理发展现状,探索边疆特色资源开发模式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新疆低空经济规划、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助力新疆经济升级和“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
一、新疆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1. 中央政策
      2021 年 2 月,在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低空经济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要“着力打造国民经济新质增长点”,强调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2024年3月27日,在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 中,工信部等四部门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同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首次设立专门机构统筹低空经济发展,负责制定法规、协调政策,推动行业顶层设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低空经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 地方行动
      2021年3月,新疆发布《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探索突破核心技术,为低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学习首批试点省份经验,推动地方立法和营商环境优化。截至2024年,新疆已建成A1类通用机场2个、B类通用机场15个、直升机场4个,覆盖南北疆主要经济节点与旅游区。根据规划,到2035年建成A2级以上通用机场98个,密度达每万平方千米0.59个,覆盖全疆 99% 的县级行政单元。2024—2025 年计划开通喀什—比什凯克、伊宁—阿拉木图等跨境航线,覆盖中亚5国短途运输服务。2024年4月,新疆天缘通用航空首航暨航空产业 (低空经济) 研究院揭牌成立,制定了3~5年发展规划,试点低空装备创新应用,构建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喀什、伊宁为南北疆中心枢纽,半径 500km的“1小时航空经济圈”。新疆低空协同运行服务保障平台已实现“一网申请、一网通办”的快速空域协同运行服务保障机制。 2025年3月5日,新疆蜂巢展览有限公司和新疆丝路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在乌鲁木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新疆现有通用机场 21 个 (含 A1 类 2 个、B 类 15 个、直升机机场4个),到“十四五”末,新疆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37个 (约占全国的1/7),A1类通用机场将达到19个(含在建)以上。规划至2035年A2级以上通用机场达98个,密度达每万平方千米0.59个;建成低空服务站3个,推动“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列前三,分别有105、30和23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空经济有省级及以上研究机构4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数量最多,有 2 家,占比为 50%。2025 年 01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空经济企业参与起草标准21 068项,包括行业标准7721项、企业标准6244项、国家标准3031项、团体标准2828项、地方标准1244项。二、新疆低空经济的多维发展潜力
(一)区位与空域资源禀赋
      新疆的空域面积为180万km2 (占全国1/6),全年可飞行天数超320天,为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基础。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多国,空域辽阔且利用率低,加之冰川、沙漠、绿洲等多样化地理景观与农牧业、能源产业基础,为低空经济与旅游、物流、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广阔空间。
(二)多元化应用场景潜力
      1. 农业生态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突出。作为全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 90% 以上,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2024年新疆粮食产能增量最大,一跃成为“西部粮仓”。同时,新疆也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打造高标准农田,促进“低空经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势必推动新疆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农业枢纽。
      2. 文旅消费
      新疆现有18个国家5A级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3个五星级旅游饭店、5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10 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旅游于一体,增设低空旅游项目 (如赛里木湖滑翔伞、喀什古城直升机观光、那拉提空中草原直升机游览)能提升旅游附加值。新疆应依托旅游资源禀赋,融合“低空经济+文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服务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
      3. 能源工业
      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油气资源和新能源。新疆被《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为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被国家赋予“三基地一通道”的战略定位。一方面,新疆推动“疆电外送”战略,建设哈密-重庆直流外送通道等,计划形成“三交三直”外送六通道格局;另一方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连接了中亚与欧洲,其能源产品可通过中欧班列等通道辐射国际市场,强化能源出口优势。新疆应推动“低空经济+能源”场景融合,满足无人机油田巡检、矿区通勤、电力巡线等工业场景需求。
三、新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构建“干支通”联动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
      1. 加密通用机场与支线机场的联运网络
      新疆应重点布局南疆与北疆枢纽,以乌鲁木齐、喀什、伊宁为核心节点,加密叶城至喀什、克拉玛依至阿勒泰等短途运输航线,推动“通用+支线”中转服务 (如叶城密尔岱机场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联运),形成“1小时航空经济圈”。
      2. 推动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
      新疆应依托新疆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整合空域审批、飞行计划申报、实时监控等功能,接入北斗导航与低空气象预报系统,提升飞行安全与效率;推进无人机起降平台建设,布局低空智联网与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
(二)强化技术研发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1. 聚焦关键技术攻关
      新疆要推广支持新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研究院开展高原无人机巡检、农业植保无人机载重优化等研究[6],引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试点项目(如乌鲁木齐高新区医疗物资无人机运输)。
      2. 深化产教融合
      新疆应在新疆工程学院等院校增设“低空经济运营管理”“无人机技术应用”专业,联合天缘通用航空等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定向培养飞行调度、机务维修等实操型人才。
(三)深化“低空+文旅”“低空+农业”等特色产业融合
      1. 低空文旅产品创新
      一是打造“快旅慢游”线路。新疆应开通阿勒泰至喀纳斯、巴音布鲁克至库尔勒等低空旅游环线,推出直升机观光、动力滑翔伞体验项目,结合景区门票打包销售(如乌尔禾百口泉机场的航空研学业务)。二是开发跨境旅游包机。新疆应试点喀什至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伊宁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跨境低空旅游航线,吸引中亚客源。
      2. 农业与低空经济协同增效
      一是推广无人机精准作业。可以在尉犁县“超级棉田”等示范区扩大植保无人机应用,结合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农业综合成本。二是构建农业应急服务体系。可以利用无人机快速响应病虫害监测与农药喷洒,提升南疆林果产区抗风险能力。
(四)推动低空监管体系改革与标准建设
      1. 试点空域管理改革
      新疆应在喀什、阿勒泰等地区划设低空适飞空域,简化飞行审批流程 (如医疗物资无人机运输采用“一站式”审批通道),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 制定地方性标准规范
      新疆应借鉴湖南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经验,推动地方立法。可以联合新疆航空产业研究院,出台《新疆低空飞行服务操作指南》《无人机物流运输安全标准》,明确高原飞行、跨境运输等场景的技术要求。
四、结语
      新疆发展低空经济在资源、政策与场景创新上具备显著优势,但仍受基础设施薄弱、空域管理机制滞后、专业人才短缺及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要积极破解基础设施与技术瓶颈,促进“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监管体系和标准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将低空经济打造为边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可通过“基础设施+技术+场景+政策”四维联动,让低空经济服务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将新疆打造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空中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欧亚低空交通枢纽。
参考文献
[1] 周钰哲.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要素分析与实现路径[J].东南学术,2024(4):87-97.
[2] 沈映春.低空经济的内涵、特征和运行模式[J].新疆师范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25, 46(1): 108-117,F0002.
[3] 张晓兰,黄伟熔.低空经济发展的全球态势、我国现状及促进策略[J].经济纵横,2024(8):53-62.
[4] 钟成林,胡雪萍.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逻辑与提升路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5):84-93.
[5] 张夏恒.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J].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6(1):112-122.
[6] 庄茁.人工智能赋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未来方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15):38-44.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