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
张永刚
(中共铁岭市委党校,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企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顺利转型以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传统企业必须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对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供企业参考,旨在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其管理能力,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企业管理模式;传统企业
一、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
(一)数字驱动决策与传统决策模式的冲突
数字驱动决策与传统决策模式相比存在较大不同,不仅存在于理论层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这种冲突也较为突出。在决策依据上,传统的企业决策模式往往依赖管理者的个人经验、直觉判断以及行业惯例等,更倾向于在问题出现后针对问题进行反应式决策;而数字驱动决策则摆脱了以往经验决策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数字信息的实时收集、分析来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与挑战,进而实现科学决策。
同样,传统管理模式和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也存在冲突。传统决策模式多由高层管理者主导,决策权相对集中,对于其他途径产生的信息数据收集不足,导致决策效果不佳;而数字驱动决策强调数据的开放性和透明度,鼓励各个部门间开展协作,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但这种决策模式也同样存在问题,在传统企业中贸然进行权力结构转变可能会引发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角色调整。另外,传统管理模式和数字化模式在决策执行上的效率也存在差异。传统决策模式在决策过程中会因为信息流通不畅、决策层级过多而面临执行延迟的问题。但数字驱动决策能够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发信息化工具和智能系统,进而实现对市场情况的快速反应,提高决策执行效率。数字化驱动决策还能够倒逼企业进行结构和程序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效率。最后,传统管理模式和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决策文化上也存在冲突。企业传统的决策模式侧重于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进行决策时较为保守,倾向于维持现状;而数字驱动决策的理念则更加鼓励创新和试错,强调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
(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效率与创新平衡的问题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挑战。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资金投入问题,而这可能会对企业的现有业务开展产生阻碍,造成效率与创新很难得到兼顾。
首先,传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较为习惯于使用现有标准化流程进行业务操作和运营管理,难以产生创新意识。这种企业氛围虽然会导致企业的效率有所提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长久创新能力,也会导致员工缺乏创造力和灵活性,使得企业僵化。
其次,传统企业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较长的时间作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试错和开发新技术。但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投入的实绩转化为效率提升,还有可能会因为创新失败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日常业务工作开展的效率。
再次,企业文化也是影响效率与创新平衡的关键因素。部分传统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较为保守,不愿冒险和尝试新事物,只注重对于员工现有工作情况的考核,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阻碍。而鼓励创新的企业则可能过于激进,宁愿换取当前部分效率以换取更多创造力和灵活性,导致企业现有业务难以顺利开展。
最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加剧企业管理中效率与创新之间的冲突。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使得企业管理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新问题难以使用传统管理方法解决,而数字化转型下的新型管理方法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效益受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在保持原有效率的同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创新管理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策略,从而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1]。
(三)数字化运营与传统业务流程衔接不畅
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中需兼顾原有业务流程的正常开展。但当前很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都存在与传统业务流程衔接不畅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正常运营受到影响。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据整合与共享方面存在显著障碍。在数字化运营中数据是核心资源,但传统企业中各部门相对独立,内部数据信息交换不畅,各部门对接的数据也没有对口径进行统一,导致数据利用效率低下,业务流程衔接不畅,内部跨部门协作也受到阻碍。
第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与自动化程度不足。传统企业的业务流程开展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流程对接的颗粒度不统一、覆盖面不足。非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在数字化过程中很难开展有效集成和优化,也难以被自动化处理以服务于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不得不开展流程再造工作,进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第三,传统企业存在内部协同壁垒问题。传统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各部门往往只关注分内的任务,致力于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同其他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会在企业内部形成协同壁垒问题。而在数字化运营的新模式下,企业管理更加注重内部信息交流和共享,这种部门间的协同壁垒问题就会显得尤为突出。
第四,企业文化和员工思维模式也是造成衔接不畅的关键因素。传统企业往往层级分明,多属于上行下效的单线管理模式,而数字化运营则要求企业具备更加灵活、快速响应的组织架构和创新思维。但当前企业内管理者和员工对数字化技术的接受程度以及其学习能力等都较为有限,导致数字化运营的推进受到影响[2]。
二、数字化转型中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
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日益纷杂的市场信息都使得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建立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需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后续的企业决策提供更为高效、科学、精准的支持。
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目标。基于清晰的数字化战略,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相一致的系统目标,确保系统目标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价值,实现以信息数据为支撑驱动企业决策,优化业务流程。在建立明确的系统目标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数据基础设施,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形成企业内部数据的集中存储库,有效整合来自不同部门的各种数据信息[3]。这不仅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还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企业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作为支撑。借助数字化分析工具企业能够对数字化进程进行实时分析,并生成可视化的数据报告。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言,利用算法进行分析的方式更能够帮助管理者掌握企业全貌,并预测分析潜在漏洞和问题,支持管理层做出相应的调整计划和科学决策。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鼓励内部员工积极参与数据管理,以定期开展数据管理培训、加强实操训练等方式,有效提升员工的数据意识和技能,并鼓励员工利用数据进行创新,在内部形成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
最后,企业要对数字化系统进行持续优化和迭代系统。企业必须定期评估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的性能和效果,根据反馈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紧跟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也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推动业务数字化协作管理
业务数字化协作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联系与交流,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首先,企业要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不同,所需的数字化工具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内部业务情况、工作性质以及成本预算等因素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数字化协作工具以及平台以有效实现内部各部门间的实时沟通和信息共享,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沟通问题和实操问题。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数字化协作流程和规范。数字化协作规范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这取决于内部员工对于自身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的理解和履行程度。因此,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业务流程,并从任务分配、进度跟踪、成果提交等环节出发加以利用,最大化发挥数字化工具的价值。
再次,企业必须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应以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为基础来实现各部门间的顺畅沟通以及协同工作;在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建立协作群组的基础上,推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为后续数字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企业应持续优化数字化协作管理系统。企业需不断创新数字化沟通方式,拓宽内部交流沟通渠道,并及时收集员工对于数字化沟通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应的调整和优化。还要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数字化工具和方法来优化数字化协作系统,进而提升系统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三)设计弹性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也大有裨益,能帮助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首先,企业需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规划机制。企业应根据业务需求和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及时调整人员编制和招聘策略,通过采用灵活的招聘方式选择更多复合型人才,并为内部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提升员工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5]。
其次,企业需构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传统企业管理的层级式结构往往存在决策缓慢、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而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对于加快信息流动,提高决策速度等更有帮助。这就要求企业减少管理层级,鼓励跨职能部门的协作,形成项目团队来应对数字化转型下新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企业要以弹性组织结构作为形成开放的沟通和合作文化的基础。弹性组织结构有助于企业部门间员工的沟通和协作,能够帮助企业打破内部部门间的壁垒,促进跨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而且弹性组织结构多以项目为基础开展业务活动,也多开展跨部门会议、建立协作群组,这能够有效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三、结语
综合来讲,在当前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企业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这就要求企业要转变自身观念、积极调整方式方法来实现对企业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本文从建立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推动业务数字化协作管理、设计弹性组织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旨在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对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零售模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以京东为例[D]. 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24.
[2] 曹鹤韬.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效率影响的研究[J].现代营销,2023(32):124-126.
[3] 董莹锘,宋洁.传统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模式探索:浙江T公司智能制造案例分析[J].互联网周刊,2023(4):13-15.
[4] 钱春楠.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17):60-62.
[5] 王菲菲.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J].价值线,2024(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