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
黄楚
(抚州市农垦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抚州 344000)
作者简介:黄楚(1987—),女,本科,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贸易。
摘要:汽车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到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多个环节,其复杂性和跨地域性使得供应链面临着诸多内外部风险因素的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汽车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愈发重要。价值模型可通过量化风险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潜在损失,为汽车企业提供明确的风险预警和决策依据。鉴于此,本文重点阐述汽车供应链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以及应用价值,同时探讨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促进汽车企业的风险精细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价值模型;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态势和供应链稳定性对各国经济和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汽车供应链风险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同时还可能对整个产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造成严重冲击。传统上,汽车企业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和简单的风险识别方法来应对供应链风险,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对风险精细化管控的要求。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衡量风险价值的模型,有助于提升汽车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水平。然而,在汽车供应链领域,价值模型的应用还较少。汽车供应链的风险来源复杂多样,不仅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还涉及操作风险、供应中断风险等,使得价值模型在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价值模型概述
价值模型是用于评估和量化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将风险转化为可量化的价值指标,从而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决策支持。VaR模型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价值模型之一,其通过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资产组合在特定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直观的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拓展,价值模型开始逐渐应用于非金融领域,如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在供应链管理中,价值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供应链中断风险、供应商信用风险、库存风险等,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决策,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成本。
二、汽车供应链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
(一)外部风险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对汽车供应链影响重大。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利率波动以及贸易政策的变化等都可能使汽车企业面临困境。经济衰退会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则可能增加进口零部件的成本。供应链中断风险也不容忽视,极端气候事件、自然灾害以及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都可能导致零部件供应中断,进而影响汽车生产的正常进行。法律法规与合规风险是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汽车行业受到严格的环境、安全和质量法规监管,违反相关法规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停产整顿。环保法规的加强使得汽车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以满足法规要求[1]。
(二)内部风险
汽车供应链的内部风险主要体现在供应、生产运营和财务三个方面。供应风险方面,零部件供应商的可靠性和供应能力至关重要,原材料短缺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连续性,半导体芯片短缺曾导致全球汽车企业大规模减产。生产运营风险涉及质量控制、设备故障、生产效率低下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和成本增加。财务风险则包括资金链紧张、融资成本上升和汇率波动等风险,可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三)技术与市场风险
汽车行业正面临显著的技术与市场风险。在技术变革方面,当前正处于快速变革期,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电池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供应链网络不断优化以适应变化。芯片短缺和系统集成的挑战日益突出,传统供应商的技术升级滞后,难以应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需求。技术更新换代过快还可能导致企业现有技术和设备迅速贬值。在市场需求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受经济形势、政策导向以及市场趋势的影响较大,需求波动较大且不确定性高。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库存积压或缺货,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波动[2]。
三、价值模型在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供量化评估框架,精准识别风险水平
价值模型通过引入量化指标,可以为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提供系统化的框架。基于条件风险价值(CVaR) 模型,可以对汽车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价值模型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可满足次可加性和凸性,且能直接通过线性规划求解,有效弥补了传统VaR模型在计算结果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企业可以精准识别出供应链中不同层级如上游供应商、中游制造企业、下游经销商等的风险差异,从而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风险管理效率
价值模型可帮助汽车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风险的量化评估,明确各环节的风险程度,从而合理分配资源以应对风险。企业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风险较高的核心制造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以降低生产中断的风险。还可以通过价值模型分析不同风险控制措施的成本与收益,权衡风险控制措施的投入与产出,确保在保障供应链稳定性的同时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基于价值模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有助于企业在复杂的供应链环境中,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优的风险管理效果[3]。
(三)促进供应链协同,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价值模型在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汽车企业可通过价值模型的评估,清晰地了解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对整体供应链风险的贡献程度,从而更好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供应商可以根据下游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优化自身的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以减少供应中断的可能性。而制造商则可以根据供应商的风险状况,调整采购策略,降低对高风险供应商的依赖。基于价值模型的协同合作,汽车企业供应链在面对外部风险时更具韧性,从而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提供决策支持,助力企业战略规划
价值模型不仅能够用于短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同时还能为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风险的量化分析,更好地理解不同战略选择下的潜在风险和收益,从而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战略规划。汽车企业在考虑是否进入新的市场或推出新的产品时,可以利用价值模型评估供应链的适应性和潜在风险,提前做好准备,以降低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基于数据和模型的决策支持,汽车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价值模型的关键指标与维度
构建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汽车企业供应链需要明确关键指标与维度。价值模型的核心在于量化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汽车供应链应从财务、运营、市场等多个维度设定指标。在财务维度,可关注资金链稳定性、融资成本等指标;在运营维度,可考察生产效率、设备故障率等;在市场维度,可分析需求波动、市场份额变化等。多维度指标可全面评估汽车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对企业价值的潜在影响,有助于企业精准识别风险,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而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精准依据和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二)选择合适的价值模型与评估方法
选择合适的价值模型是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核心。常见的价值模型包括条件风险价值(CVaR)、KMV模型等。CVaR模型可有效评估极端风险,适合用于量化供应链中低概率但高影响的风险事件;KMV模型则基于企业信用风险评估,适用于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在选择模型时,汽车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数据可用性进行权衡。对于数据获取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采用KMV模型进行初步评估;对于数据资源丰富且对风险精度要求较高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更为复杂的CVaR模型。
(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数据是价值模型有效运行的基础,价值模型需要整合汽车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以实现信息共享。汽车供应链涉及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等多个主体,各环节数据分散且复杂。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时,系统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数据、物流配送的时效性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为价值模型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同时还能打破“信息孤岛”,使汽车企业能够实时监控供应链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出响应。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来更好地协调各环节的运作,最大限度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韧性。
(四)建立动态的风险预警与反馈机制
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应具备动态的风险预警与反馈机制。供应链风险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仅靠静态的评估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时,汽车企业需要结合价值模型的评估结果,设定合理的风险阈值,确保当风险指标接近或超过阈值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价值模型系统也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反馈给供应链各环节的管理者,促使他们根据风险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如优化供应商选择、调整生产计划、改进物流配送方案等。动态的预警与反馈机制可有效提升汽车供应链的风险应对能力,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动态监控和及时调整,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进而确保供应链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跨部门与跨企业协作
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同时还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和运行。采购部门应提供供应商的评估数据,生产部门应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设备运行数据,销售部门应提供市场需求的变化数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应加强合作。核心制造商可以与关键供应商共享风险评估结果,共同制定应对策略;经销商可以与制造商共享市场需求信息,进而优化库存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日益凸显。汽车企业可通过明确关键指标与维度、选择合适的价值模型与评估方法、整合供应链数据、建立动态预警与反馈机制以及加强跨部门与跨企业协作等策略的实施,实现对供应链风险的精准识别、量化评估和动态管理,从而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环境,灵活调整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策略,以适应新的风险挑战。
参考文献
[1] 黄川川. 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J].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4):170-173.
[2] 李仕昌. 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采购服务的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3] 朱丽娟. 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质量风险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