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李鹏燕 任爱华 张淼 常诗雪 陈翠霞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马来西亚 吉打州 06010)
基金项目:2023—2024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3GL009)
作者简介:李鹏燕(1992—),女,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养老政策。
摘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9.63%、天津市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66%、河北省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9.85%,全部高于18.7% 的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区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河北省承接京津养老需求是有效解决京津冀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最佳选择,然而,河北省康养产业仍面临挑战,如与北京市、天津市的协同养老示范带建设尚未成型,养老服务型人才匮乏,融资模式亟须创新,数智康养发展步伐缓慢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康养产业经验,对助推河北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健康中国;康养产业;有效路径
一、河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的协同养老服务成效显著
目前京津冀已经开始陆续开展养老服务合作,北京、天津民政部门与河北环京津6个城市已经全部签订了养老服务合作协议,在养老服务资源共享、机构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地养老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河北旅投集团、石药集团、北京寸草春晖养老护理院合力打造环京津康养项目,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康养集团深化康养领域合作,京津冀多元化康养服务项目初步形成。
(二)河北省康养产业平台逐步搭建
目前河北省康养产业平台正逐步搭建。公开数据显示,河北移动已推出“爱家健康”平台,河北喜品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氢医学康养一站式服务平台”,而华北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则成立了养老信息化平台。
河北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医疗机构转型健康养老标杆示范项目,积极整合优质的医疗、健康、养老、养生等大康养产业资源。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首个康养试点项目——建投汇晨乐龄坊,以打造完备的服务康养服务体系。
(三)康养产业跨领域、跨行业合作逐步开展
2023年8月6日,秦皇岛燕达养护中心与太平人寿河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多样化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2023年8月24日,孝馨智慧家庭养老高碑店分部与康仁医院达成合作,开启养老与医疗领域的跨界创新。2023年7月4日,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政府与承德医学院签订《医养康养合作框架协议》,精准对接科研成果与康养产业。2023年7月25日,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与秦皇岛北戴河区推进康养项目合作,保障康养项目的建设和经营。
(四)养老模式逐渐丰富
2023年7月,石家庄首个CCRC养老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河北省综合性老年服务解决方案的首次成功落地。2023年8月,中国康养大家北戴河疗养社区开业,定位为以“旅居+养老+健康”为特色的新型国际颐养人文康养示范基地。石家庄依托强大的中医技术优势,争取打造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以医疗保健为主流的养老服务聚集区;张家口、承德依托背后的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了候鸟式的养老服务模式;唐山、秦皇岛依托海洋、避暑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休闲+养生+娱乐+旅游”的养老服务模式。
二、河北省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与北京市、天津市的协同养老示范带尚未完全形成
北京、天津的政府部门与养老企业之间还未签订全面的合作协议,无法推动协同养老落地实施。京津冀尚未确立共用的养老服务标准和地方标准互认,尚未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异地处罚及时通报制度、区域范围养老机构黑名单制度等,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的协同养老示范带尚未形成。
(二)康养产业新业态尚未形成
第一,政策指引方向不明确。康养产业覆盖面广,想要获得全面发展需要联合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关乎不同人群,关乎整个地域的山水林田湖草开发综合利用。京津冀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行动方案,但是在发展目标、产业重点、空间布局、战略方向等方面还缺少全面、科学、有效的指引。第二,产业政策碎片化严重。河北省已经陆续出台了很多针对健康、养老、医疗等的相关文件,然而,尚缺乏一套系统性方案与措施来鼓励康养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三)养老服务型人才储备不足
康养产业缺乏专业人才。现有康养产业薪资待遇偏低且服务形式单一,难以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加入。河北省现有大学设置康养管理专业的数量严重不足。虽然部分职业院校正积极建设相关专业,如健康服务与护理类等,但课程设置目标与计划仍难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尚未构建,政府、医院、学校、企业等各方力量融合不够紧密,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社会老龄化事业和医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康养产业融资方式有待创新
当前,河北省开发康养产业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集中于向政府融资和向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金融参与主体单一,融资模式单一,融资规模受限。养老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导致政府财政负担逐年加重,因此亟须探索更多元的融资途径。康养产业涵盖医疗、服务、旅游、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各领域对融资资金的需求各异,需要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尽管政府对康养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资源的有效配置仍有待加强。
(五)数智康养产业的建设步伐缓慢,智慧养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智慧康养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服务的精准度,而且可以改善康养的服务质量。河北目前康养产业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智能化水平都不高,智慧民宿、智慧酒店、智慧医院等实体业态有待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河北省目前的养老机构多数还没有信息化系统,智慧化养老多停留在信息平台建设上,未能借助京津冀协同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特色智能康养信息系统;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市场的发育有待进一步健全,京津冀健康医疗大数据尚未实现全面的整合共享;远程医疗服务没有实现全覆盖,移动医疗应用发展较为缓慢,医疗机构无法完全利用健康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获取生命体征数据,开展移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家庭监测等服务。
三、河北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康养旅居为抓手,加快布局康养旅游产业,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1. 推动京津冀康养产业信息共享,助力实现跨省旅居养老服务
京津冀三地应携手推进跨区域旅居养老协作,不断优化旅居模式,为老年人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应建立养老服务清单,共享三地规模以上养老服务企业及三级以上养老机构信息,为民政部门提供基础数据与市场信息[1];鼓励北京、天津养老服务品牌在河北省布局设点或托管经营,发挥河北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国有企业按照异地养老需求谋划一批文旅、康养等异地养老项目,向京津冀区域范围内老年人推广。
2. 加快康养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河北省要加快发展独具特色、主业突出、融合联动的康养产业体系,重点建设京津冀大健康养生圈、塞罕坝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打造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健康养老基地,推动河北省康养旅游实现关键性进展。
对于产业方向,应依托承德避暑山庄优先发展避暑康养旅游,以康养社区规划建设和城市民宿建设为重点,深度开发核心景区周边特色民族村寨,培育集度假休闲、游憩观光、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乡村民俗、生态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避暑康养产品[2]。
(二)以探索新型养老运营方式为抓手,加快医养结合服务进程,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 探索并推广新型养老运营模式,激发养老机构活力
河北省应依托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养老院与住房租赁行业资源,创新性地尝试养老院与青年公寓混合居住的运营模式,以此丰富和优化现有的康养产品与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的医保、土地、财税政策,有序引导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养老服务,增加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探索覆盖居家养老、护理型机构、高端养老社区等多种养老模式的新型综合养老服务[3]。
2. 打造医养结合康养中心,优化养老服务体系
河北省应当积极引入京津冀优质房地产企业,建造一批大型医养结合康养中心,用好各项助企稳岗政策,探索对相关房地产企业给予一定补贴,鼓励康养中心设立优质医疗配套设施及服务团队,围绕医疗保障、康复理疗和健康管理三大服务体系,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
(三)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抓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老年健康服务质量
1. 建立老年医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河北省应鼓励各大医院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和老年医学科建设,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河北省教育厅要积极出台鼓励政策,引导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跟健康服务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大对专业人才和防治结合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市级、县级医院的专业指导工作,对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养老护理人员及医疗护理人员队伍进行全面培训指导[4]。
2. 建立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提升老年人再就业水平
河北省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集中力量培育银龄教师队伍,并打造符合本省特色的银龄教师支教模式,挖掘广大退休教师的专业、经验、技能、文化等优势,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四)以创新涉老资金投入方式为抓手,统筹养老各类资源,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1.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河北省应鼓励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机构资助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对养老机构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进一步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规范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2.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河北省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康养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效应对消费信贷难题,缓解养老产业融资困境,推动养老服务向多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宽养老服务消费市场;鼓励金融机构与康养产业公司开展多样化合作模式,创新运用服务信托模式,在养老家庭权益保障与传承、优化康养机构项目投融资、优化城市养老格局等方面提前介入、优化布局,构建多层次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5]。
(五)以鼓励企业联动为抓手,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1.围绕具体应用养老场景开发智慧产品
河北省应鼓励科技公司走出去,开展京津冀企业强强联合,开发新型养老产品,投身智慧康养,围绕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健康管理、生活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文化、营养膳食7大应用养老场景开发智慧产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致力于实现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个性化需求,推进智能化应用,提升便捷化水平。
2.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自我进化的智慧养老产业互联网平台
河北省应积极引导京津冀养老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养老投资公司在养老科技、养老服务、养老教育方面的经验积累及数字化、大数据、AI 算法、知识图谱等研发成果,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自我进化的智慧养老产业互联网平台。
参考文献
[1] 房红. 健康中国战略下健康养老产业投融资机制优化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39(1):1-11.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课题组. 关于加快推进福建省康养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J]. 发展研究,2021,38(12):20-26.
[3] 王海英. 河北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与路径[J].北方经贸,2021(3):141-144.
[4] 房兆. 宝鸡市康养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5):20-21.
[5] 王婷,闵周,刘治宇. 江苏省养老产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农业会计,2023,33(2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