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数字经济赋能下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业态创新与转型路径研究
 

数字经济赋能下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业态创新与转型路径研究
李萌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6)

      摘要: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商业空间重构的关键动力。海口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城市,其特色商业街区虽发展迅速,但面临诸多瓶颈。本研究深入剖析数字技术对商业生态系统的重塑作用,发现它通过重构消费场景、优化供应链管理、创新营销模式等途径,改变了传统商业运行逻辑。研究为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提出了一系列转型策略,以期提升街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同类城市商业空间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商业街区;业态创新;转型路径
引言
      全球数字经济迈入深化应用新阶段,其规模在 GDP中的占比不断升高,给传统产业与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城市商业空间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正进行数字化转型。海口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城市,其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本研究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大数据分析,收集海口主要特色商业街区第一手数据,从微观层面剖析数字经济对商业空间的影响机制,创新性构建数字经济赋能特色商业街区转型的理论框架,提出海口特色业态创新模式与转型路径。研究成果丰富了理论体系,为同类城市商业街区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南,兼具学术与现实意义。
一、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现状
      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历经多年发展,构建起“一核多极”的空间格局。以骑楼老街历史文化区为核心,国贸商圈、日月广场商圈、观澜湖商圈等形成多极支撑。从业态构成来看,呈现出多元态势。传统零售、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是主要部分,文化创意、特色民宿等新兴业态也逐步兴起。在骑楼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南洋建筑风格与现代商业元素融合,形成独特文化特色。然而,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业态同质化问题突出,各街区品牌重复情况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的商户较少,智慧化水平低于国内同类城市;运营管理模式传统,多数商户依靠经验决策,数据驱动型管理几乎没有;消费体验单一,互动性元素不足,无法满足新生代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1]。
二、数字经济对特色商业街区的影响
(一)重构消费场景与体验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商业空间的消费场景构建方式正经历着彻底变革。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能够实时获取商品的立体信息,还能进行虚拟试用,极大地提升了购物决策的效率。而虚拟现实设备则为消费者创造出沉浸式的场景体验,使其能够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旅游预览、产品体验等消费行为。移动支付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无感支付”,为消费者带来极致便捷的体验。智能导航系统借助室内外无缝定位,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动线规划服务。(二)优化供应链与运营管理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让商业运营管理步入精准化时代。商户通过采集和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需求,提高库存周转率,从而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完整的商品溯源体系,使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信息透明可查,大幅提升了品质保障能力[2]。云计算平台整合了街区各类商户资源,实现了客流、物流、信息流的协同优化,提高了商户间的协作效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设备运行,降低了能耗成本。这些数字化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商业街区的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其精细化、智能化发展。
三、基于数字经济的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业态创新
(一)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业态
      数字经济为海口特色商业街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路径。海口市依托骑楼老街、中山路、水巷口等历史文化街区,运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把传统建筑、非遗技艺转化成数字化资产;开发 AR 导览、VR 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虚实融合中感受海口南洋文化与本土风情。高兴里潮酷文化街区采用策展型商业模式,引入数字艺术展、全息投影互动装置,吸引“Z世代”,成为新的文化消费地标。同时,海口借鉴龙华动漫产业园“文化+科技”模式,培育本土数字内容创作群体,打造特色 IP产业链,推动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形成“线上IP孵化+线下体验消费”闭环生态。
(二)培育智慧零售新业态
      智慧零售是数字经济赋能商业街区的重要方向。海口可凭借免税购物优势,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万象城等商圈推广无人商店、智能货架等新零售模式,利用RFID识别等技术实现无感支付,提升消费便捷性[3]。要鼓励商户布局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将复兴城产业园跨境直播经验复制到特色商业街区,推动“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 O2O 模式;建立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各类数据构建精准用户画像,实现个性化推荐与动态定价,优化库存管理与供应链效率。
四、基于数字经济的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转型路径
(一)构建智慧商圈基础设施
      海口的核心区域,因其客流量大、人员密集,对网络的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应重点在这些区域部署5G小微基站。通过合理规划基站的位置和密度,确保在高密度客流区域也能实现网络的稳定连接,让消费者在商业街区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高速、流畅的网络服务,为后续的数字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建设物联网感知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安装智能客流统计设备,可以精准地了解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客流量变化情况,有助于商户合理安排员工、调整商品库存。环境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商业街区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4]。能耗管理设备则可以对商业街区内的水电等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节能减排。这些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能够实现商业空间的数字化映射,将现实中的商业场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是商业街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向。海口可以借鉴高兴里潮酷文化街区的“策展型商业”模式,开发街区超级App。这个App应能整合商户信息、促销活动、会员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通过在App上展示商户的特色商品、优惠活动等信息,可以吸引消费者在线上关注商业街区。同时,可以让消费者通过App进行线上预约、线上领券等操作,然后到线下商户进行体验和核销,打造“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闭环。还可以开展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的活动,让消费者通过App预约商业街区内的特色体验项目,然后到线下进行实际体验。通过这些联动营销方案,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线上走到线下,提高线下商户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建立跨商户会员体系也是提升用户黏性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统一的会员体系,消费者在不同的商户消费时可以积累积分,并且这些积分可以在商业街区内的其他商户进行通兑。会员还可以享受一些专属的权益,如优先购买权、折扣优惠等。
(三)建立数据驱动运营体系
      数据赋能是提升商业街区运营效率的关键所在。海口可以搭建商业大数据平台,将交易数据、客流热力图、社交媒体舆情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构建消费者立体画像。消费者立体画像涵盖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信息,能够为商户进行精准营销和库存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再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和消费趋势,合理调整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的发生。开发智能分析工具也是建立数据驱动运营体系的重要环节。基于机器学习的销售预测模型可以对商户的销售情况进行预测。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季节因素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销售情况,商户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调整经营策略。此外,建立数字化KPI体系可以实时监测街区的运营状况。通过对客单价、复购率、空置率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商业街区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可以借鉴海口交投集团的“公交智慧出行数据资产化”模式,探索商业数据的确权、入表和交易。通过对商业数据进行确权,明确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四)创新政企协同治理模式
      良好的治理机制是商业街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海口可以成立由政府、企业、技术机构组成的数字化转型联盟。政府在联盟中可以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引导和推动智慧商圈的建设。企业作为商业街区的主体,具有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和资源,可以积极参与到智慧商圈的建设中,提供实际的商业需求和应用场景。技术机构则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帮助商业街区实现数字化升级。应通过数字化转型联盟的统筹推进,形成政府、企业、技术机构3方合作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智慧商圈的建设。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也是创新政企协同治理模式的重要举措。政府可以对商户的数字化改造提供补贴,降低商户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鼓励AI、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商业街区的应用,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引导商户积极采用新技术,提升商业街区的数字化水平。
(五)培养数字化商业人才
      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海口可以联合海南大学、复兴城国际数字港等机构,开设数字商业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应涵盖数据分析、社交电商、直播运营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商户的数字化技能,让商户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进行商业运营。社交电商课程可以让商户掌握社交电商的运营模式和技巧,拓展销售渠道。直播运营课程可以指导商户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提高销售效果。引进复合型人才也是培养数字化商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具备商业运营和AI技术背景的专业团队可以为传统商户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商户制订数字化转型方案,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商户的数字化运营水平。应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数字化商业人才,如与海南大学科技园合作,定向培养数字营销、智慧零售等领域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数字化商业人才。可以借鉴海口龙华数字经济产业园的经验,举办数字化创新大赛。通过大赛的形式,激发商户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性,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五、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契机。本研究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对商业生态的重塑机制,提出业态创新与转型路径的系统方案。海口市特色商业街区需依托自贸港建设背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从传统商业空间向智慧化、特色化、高品质消费载体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威赛.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石家庄特色商业街区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6(5):40-44.
[2] 王云静,董贺轩,高翔,等.步行使用视角下立体商业街区开放空间研究[J].建筑学报,2024(增刊1):216-221.
[3] 童丽娟,于光宇,杜雁.以体验消费为导向的老旧商业街区更新实践:以深圳人民南商圈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4,31(5):22-30.
[4] 种旭东,苗志刚,李俊桐,等.互联网时代下商业街区的数字化转型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3,5(1):11-13.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