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管理风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管理风险研究
王雅
国网许昌市建安供电公司,河南 许昌 461100
作者简介:王雅(1993—),女,本科,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基础管理。
    摘要:伴随“互联网 +”时代降临,电网企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时机与挑战,“互联网 +”技术的普遍采用显著革新了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和市场环境。本文全面剖析了“互联网 +”环境下电网企业在战略、运营、安全、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所面对的管理风险,随即针对这些风险给出了相应的防范与应对方案,意在助力电网企业更优地适应“互联网 +”环境,增进管理实力,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电网企业;管理风险;应对策略
    引言
    在现今数字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 +”已成为带动各行业创新与变革的核心力量。对电网企业而言,“互联网 +”的融入催生了诸多积极效益,它助力电网实现智能化升级,让电网运行在高效、可靠、灵活上更进一步,能更优地顺应用户的多样化用电要求。“互联网 +”为电网企业扩大业务领域、改善服务模式赋予了新契机,促进了智能电表、分布式能源管理等新兴业务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 +”环境对电网企业的管理造成了一系列新的风险与挑战。伴随互联网技术跟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电网企业管理边界正逐步走向模糊,管理复杂程度急剧攀升,网络安全威胁以及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渐趋凸显,给电网企业的平稳运营与发展埋下了潜在隐患。深度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电网企业的管理风险,制定针对性强的风险抵御措施,对电网企业于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 +”环境对电网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运营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 +”情形推动电网企业从传统的单向供电模式过渡到互动式、智能化能源服务模式。采用互联网技术,电网企业可实时掌握用户的用电信息,实现电力的精准调配与分发,用户则能借助智能设备参与到电力市场买卖中。该运营模式的创新变革,虽然提高了电网的运营及能源利用效率,但也拉高了电网企业在市场交易、用户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难度[1]。
    (二)管理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助力了电网企业管理方式实现创新。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支持企业对海量电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剖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恰当的凭据;云计算技术可促成企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整合,削减企业的运营开支;采用移动办公、远程监控等相关技术,也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及响应能力。这些新技术的投入应用,也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及人员素质提出更高标准。
    (三)市场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 +”冲破了传统电力市场的垄断格局,引入了更多市场参与方和竞争成分,分布式能源供应商、售电公司等新兴市场主体相继涌现,使电网企业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用户对电力服务质量和价格的期望更上一层楼,这要求电网企业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
    二、“互联网 +”环境下电网企业面临的管理风险
    (一)战略管理风险
    1. 战略规划适应性方面的风险
    置身于“互联网 +”环境里,电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动迅猛,技术创新叠出,若企业战略规划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及技术的发展步调,大概率会造成战略规划和实际运营彼此脱节,无法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步伐。部分电网企业在制订战略规划期间,未能充分顾及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向,让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
    2. 战略执行的协同风险
    在“互联网 +”的环境背景下,电网企业业务范畴不断延展,牵扯多个部门与业务环节协同联动。鉴于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与管理流程的繁杂性,战略执行进程中,部门彼此或许存在沟通不连贯、协作不到位等问题,对战略目标的达成形成阻碍,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项目期间,也许会出现电网规划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协调困境,引起项目进度滞后不前[2]。
    (二)运营管理风险
    1. 市场竞争风险
    伴随电力市场的放开,电网企业正面临分布式能源供应商、售电公司等众多市场主体的竞争。这些新兴市场主体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与创新性服务模式,说不定会抢占电网企业的市场份额。一些售电公司借助提供专属电力套餐与优质服务,招揽了一些高耗能企业客户,对电网企业售电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 客户服务风险
    置身于“互联网 +”环境里,用户对电力服务需求愈发多样且具个性,对服务质量以及响应速度要求更上一层楼。要是电网企业无法及时满足用户诉求,可能引起用户满意度降低,甚至造成客户的投诉与客源流失。部分用户大概期望经由手机应用程序达成便捷的电费查询、缴纳与故障报修等功能,若电网企业的有关服务平台存在功能有缺陷、操作不简易等问题,就会损害用户的体验感。
    (三)安全管理风险
    1. 网络安全风险
    置身“互联网 +”环境当中,电网企业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的连接紧密性增强,网络安全威胁显著上扬。诸如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也许会让电网企业的电力监控系统、客户信息系统等关键信息系统陷入停顿,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转。例如,2015年黑客对乌克兰电网发起攻击,造成部分区域大规模停电,给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2. 数据安全风险
    在运营进程里,电网企业积累了大量关键数据,倘若这些数据出现泄露或篡改现象,也许会对企业声誉与用户利益形成损害,如用户用电习惯、个人身份这类数据泄露,说不定会让用户面临隐私泄露及经济损失
风险。
    (四)技术管理风险
    1. 技术创新风险
    在“互联网 +”形成的环境范畴内,技术创新的步伐大幅提速,电网企业需不停投入研发力量,引领技术创新,以稳固竞争实力。技术创新呈现出不确定性,研发项目也许会碰到技术难题无法攻克、研发成本过高、研发时长过长等风险,开展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工作期间,说不定会碰到电池寿命短促、成本超高、安全性较差等技术障碍。
    2. 技术应用风险
    电网企业即便顺利研制出或引进了新技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或许也会面临一些风险,如新技术跟现有系统的兼容问题、技术应用成效未达预期等。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对企业管理流程及人员技能提出新诉求,要是企业不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也许会影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五)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1. 人才短缺风险
    在“互联网 +”环境下,电网企业需要大批既知晓电力技术又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这类人才供应相对短缺,企业不易招聘到恰当的人才,企业内部现有的人才组成也许不能满足“互联网 +”业务发展要求,应推进人才培养及转型事宜。在实施智能电网建设期间,企业急需具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素养的人才,但市场上这类人才的供应跟不上需求。
    2. 人才流失风险
    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网企业正面临人才流失风险,部分优秀人才或许会被竞争对手或新兴企业凭借更高薪酬、更佳发展机会等挖走。人才流失不仅会波及企业的业务发展,还可能引起企业的技术及知识外泄[3]。
    三、“互联网 +”环境下电网企业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一)加强战略管理
    1. 制订适应性战略规划
    电网企业需紧密留意“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走向与市场变动,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具备前瞻性及适应性的战略方案。处于战略规划阶段,应清楚企业在“互联网 +”领域的发展方向、重点业务与实施办法,恰当配置资源,保障战略规划的高效实施。
    2. 强化战略执行协同
    电网企业需搭建完备的战略执行的协同机制,增进各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组建跨部门项目团队、革新管理流程等手段,提高战略执行的效率与成果。需加强对战略执行阶段的监控与评估工作,及时识别问题并进行调整。
    (二)优化运营管理
    1. 提升市场竞争力
    电网企业需拓展市场调研范围,探知市场需求跟竞争对手的当下动态,设定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方针,经由提供优质的电力产品及服务、创新商业模式等做法,强化企业的市场份额与竞争水平,实施综合能源服务,为用户呈上一站式的能源解决办法。
    2.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电网企业需确立聚焦于客户的服务理念,加速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步伐,采用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高服务人员水平、完备客户服务平台等办法,增进客户服务质量及用户满意水平,采用互联网技术达成客户服务的智能与个性定制,为用户赋予便捷的服务感受。
    (三)强化安全管理
    1.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电网企业需健全网络安全防护架构,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采用前沿的网络安全技术方法,诸如防火墙、入侵查测系统、加密办法等,应对网络安全隐患。必须强化针对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认知与防范本领。
    2. 保障数据安全
    电网企业需形成完备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加大对数据的保护及管理力度,对重要数据采取备份与加密手段,严格约束数据的访问权限,防范数据遭受泄露及篡改的风险。需定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与审计工作,即刻发觉并处理数据安全问题[4]。
    (四)完善技术管理
    1. 合理规划技术创新
    电网企业需拟定科学且合理的技术创新规划,厘清技术创新的方向及重点,提高关键技术研发投入的占比,推动企业跟高校、科研机构等展开合作,联合突破技术瓶颈。应搭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创新主动性。
    2. 有效推进技术应用
    在技术投入应用前,电网企业要开展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与测试,保障新技术与现有系统可兼容且稳定运行。处于技术应用实施阶段,电网企业应强化对技术应用实际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觉察问题并进行整改优化。应强化面向员工的技术培训,增进员工对新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电网企业需制订人才培养及引进规划,增强与高校、培训机构等的合作互动,培育与引进既懂互联网技术又熟悉电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当强化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及能力提升,以开展内部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为途径,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及业务实操能力。
    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电网企业需打造完整的人才激励机制,采用工资奖励、晋升激励、荣誉授予等方式,唤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及创造力。应留意员工职业发展诉求,向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及广阔发展空间,降低人才流失的概率。
    四、结语
    “互联网 +”环境为电网企业增添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引入了诸多管理风险点,电网企业在战略、运营、安全、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难题。为化解这些风险难题,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强化运营管理水平,切实强化安全监管,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凭借制定科学恰当的风险抵御及应对方案,电网企业能更好地契合“互联网 +”环境,升级管理层次,实现长期稳健发展。伴随“互联网 +”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应用,电网企业需不断对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完善,用以招架新的风险挑战。政府跟行业协会应强化对电网企业的指导帮扶,助力电网企业在“互联网 +”背景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晏兰萍. 浅谈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的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9(32):141,143.
[2] 刘魁壮. 浅谈基于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 当代会计,2020(3):56-57.
[3] 李晓阳. 浅谈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J]. 视界观,2019(6):250-251.
[4] 杨枫.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 企业文化(中旬刊),2019(7):215.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