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际视角的农户土地流转收入影响分析
赵旭贵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土地流转现状,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以2022年CFPS农户为研究对象,从代际视角出发,依据2022年的CFPS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研究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农户家庭各类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具有显著影响;(2)在土地转出中,土地流转对青、中年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在土地转入中,土地流转对中、老年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家庭收入;代际差异
引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后的两权分离与不稳定地权导致了农村土地生产效率停滞,制约了乡村振兴进程[1]。“三权分置”是解决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四化”同步的短腿问题的重要论述[2]。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能够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和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户土地规模化种植[3]。
一、文献综述
从现有文献来看,土地流转文献日益丰富,主流观点多从土地流转方向对农户进行划分,即转出户和转入户,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各类收入的影响。刘灵辉与张新迎从财富、声望资本的视角出发,发现在农户社会阶层中提高财富资本有助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杨烁晨从家庭发展视角探讨土地流转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发现土地流转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王博与任景波基于CFPS研究土地流转、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发现参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增加农民的各类收入,但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学术界积累的研究成果为本文及后续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本文从代际视角出发将农户进行划分,利用Logit模型分析不同代农户土地流转对其收入的影响,为后续土地流转市场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土地转出行为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舒尔茨从西方经济学出发,将农户设定为“理性经济人”,即农户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利益最大化。当农业生产成本高于农业收益时,农户会考虑进行土地转出,农户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取财产收益,实现土地价值,进行非农就业,提高家庭收入。(二)土地转入行为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农户存在着资金积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土地流转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优化土地资源,经营方式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转变。通过转入土地,农户获得更多的耕地、政策补贴,在合理投入农机、劳力、水利等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
(三)土地流转行为对农户收入影响的代际差异
农户的比较优势不同,农户行为选择有差异。青年农户具有耕地少、受教育年限长、农业生产意愿低与劳力强的特征,在土地流转中,倾向于将土地转出,获得稳定土地租金,从事非农部门。中年农户农地多,种植经验丰富且劳力强,在土地流转中倾向于选择兼业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获得经营性、工资性收入。老年农户有着农地多、经验丰富与劳力较弱的特征,部分转出土地,获得财产性收入,部分选择转入土地,规模种植,获取政策补贴,增加经营性、转移性收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假设2:土地转出通过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假设3:土地转入通过转移性收入增加农户家庭收入。
三、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的模型构建
(一)数据选取及说明
本文数据源自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大型数据库,本文选用CFPS-2022年的数据,剔出无效数据,保留有效样本数为3688户。土地流转情况见表1。
.png)
本文将农户划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青年组年龄16~44岁,中年组年龄45~54岁,老年组年龄55~100岁。如表 1 所示,在总样本 3688 户中,未流转农户有2697 户,为 73.13%,流转农户有 991 户,为 26.87%;转出户为646户,占17.52%,转入户为380户,占10.30%。青年组转出户有164户,占12.94%,转入户有104户,占8.21%;中年组转出户有 171 户,占 17.91%,转入户有134 户,占 14.03%;老年组转出户有 330 户,占 21.21%,转入户有154户,占9.90%。
(二)变量选取及说明
在变量选取上,本文选取2022年CFPS被调查对象的家庭各类收入作为因变量,取对数。自变量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其中农户未流转行为为0,农户土地转出、转入分别1、2。控制变量主要有: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分别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因素和家庭人口规模、家庭劳动力规模、家庭人均资本存量等。
(三)实证模型与估计
本文采用 logit 模型对 2022 年 CFPS 的农户进行分析,构建的logit模型如下
.png)
式中:yi为农户的收入,且做对数处理;D为自变量,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X为控制变量,代表其他可能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相关变量;αi、β1、β2为待估系数或向量;εi为随机误差项,代表其他影响农户收入的不可观测因素。
四、土地流转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土地流转Logit估计结果
表2表明该模型整体在1%的水平上显著,拟合优度较高。在转出户中,劳动力占比、人均资本存量等对农户土地出租行为的决策影响较大,劳动力占比对农户土地出租行为则是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家庭劳动力占比越小,农户越倾向于土地出租,从事非农就业,获取非农收入,提高家庭收入。在转入户中,家庭规模、劳动力占比等对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决策影响较大,家庭规模对农户土地转入行为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家庭规模越大,农户越倾向于转入土地,规模种植,提高家庭收入。
.png)
(二)土地流转估计结果
在青年农户中,土地流转呈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在土地转出后,青年农户土地经营性收入下降,土地经营政策补贴也会减少,因此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呈显著负向影响;青年农户流转土地后务工使得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呈显著正向影响。青年农户的工资性、财产性收入与其经营性、转移性收入的非对称性使土地流转对其收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
在中年农户中,土地流转呈不显著。这是因为土地转出,中年农户能够进行兼业型农业,但转出土地后的工资性收入与其损失的土地经营性收入持平,因此中年农户土地转出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土地转入后,中年农户扩大土地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但其家庭收入受制于农业收益低与失去的非农收入的影响,因此土地转入后的中年农户家庭收入也并不显著。
在老年农户中,土地流转呈显著负向影响。在土地转出中,其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呈现显著负向影响,是因为老年农户劳动力弱、土地种植经验多、财产数量有限,老年农户的农机财产不再产生价值,减少了财产性收入。在土地转入中,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呈显著正向影响,这是由于老年农户发展规模化农业,规模化会带来更多政策补贴与农机补贴,提高转移性、经营性收入。老年农户土地转出、转入收入的非对称性使得土地流转对老年农户收入呈显著负向影响(表3)。
土地流转对农户呈显著增长效应且假说1、2、3皆得到验证。土地转出对青、中年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呈显著正向影响。土地转入能有效扩大中、老年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对青年农户来说,由于家庭规模、种植经验、农业收益低等的限制,土地经营性收入呈负向显著,青年农户非农收入显著增长使青年农户家庭收入呈正向显著。
.png)
五、结语
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土地转出对青、中年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土地转入对中、老年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第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流转效率,为农户提供健康流转平台。第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消除农户后顾之忧。土地流转后,政府应保障公共服务对农户均等化。第三,建立农户职业能力培训机制,加强就业培训,增强农户就业能力,鼓励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人地资源错配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张永峰,路瑶.农地确权与异质性农业投资: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20(5):649-659.
[2] 韦成宇,姜军松.农机社会化服务、要素配置与农业粮食生产效率[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5,46(5):312-321,333.
[3] 王博,任景波.关于土地流转、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24(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