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背景下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的商业策略探索
张恒茂(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作者简介:
张恒茂(1993—),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英语教学。
摘要:在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新趋势的背景下,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对跨境交易至关重要。本文指出,当前翻译面临语言文化差异、质量与效率平衡、商品更新与翻译时效矛盾等挑战。为此,提出基于翻译目的论,针对不同商品类型和市场需求制定策略,利用机器翻译、CAT工具及翻译记忆库提高效率,同时建立涵盖准确性、流畅性等指标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并结合消费者反馈持续改进,以提升翻译质量,促进电商业务发展。
关键词:数字贸易;电商平台;商品翻译;商业策略
引言
在数字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 年我国数字贸易规模达 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7.3%,数字贸易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成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力量。
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电商平台如亚马逊、速卖通、敦煌网等,为全球消费者和商家搭建起了便捷的交易桥梁。同时,语言差异成为跨境电商业务拓展的一大障碍,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精准的翻译能够帮助商家准确传达商品信息,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从而促进商品销售,推动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平台的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数字贸易背景下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的商业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贸易与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概述
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贸易模式,正深刻改变着全球贸易格局。它以数字化平台为关键载体,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将传统贸易流程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贸易活动的数字化转型。
电商平台在数字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为全球贸易搭建了便捷的桥梁,连接起了世界各地的买卖双方,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交易场所,促进了贸易的便利化,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是数字贸易发展的关键力量。
数字贸易背景下电商平台的中英商品翻译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其能够打破语言壁垒,促进跨国交流。准确的翻译能够消除语言障碍,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商品信息,从而促进跨国交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其能够塑造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翻译在传达品牌理念、展示品牌特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帮助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理念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准确的翻译,企业能够将其传达给全球消费者,使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品牌的定位和目标,从而使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数字贸易背景下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面临的挑战
(一)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难题
中英语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给电商平台商品翻译带来了挑战。在词汇层面,语义差异明显,专业术语的翻译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此外,中英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对商品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中文表达通常较为含蓄、委婉,注重意境和情感的传达;而英文表达则更加直接、简洁,强调逻辑和信息的明确性。在商品描述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中文可能会使用一些富有诗意和情感的词汇来描述商品,而英文翻译时则更倾向于客观、准确地传达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熟悉这些规则,才能使译文符合英文的语言习惯,避免出现表达错误或不自然的情况[1]。
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内涵存在显著差异,如颜色词、动物词、数字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此外,文化习俗也对商品描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二)翻译质量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在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中,人工翻译能够深入理解原文的语义、语法和文化内涵,从而进行准确、流畅且富有表现力的翻译。但是人工翻译存在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数量庞大,且不断更新,需要翻译的内容量巨大。人工翻译成本较高,并且在应对大量商品翻译任务时,往往会出现翻译周期长、交付不及时的情
况,这会影响商品的上架速度和销售时机,降低电商平台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机器翻译具有速度快和成本低的优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文本的翻译,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机器翻译的成本较低,只需投入一定的技术研发和设备维护费用,相比人工翻译的高额薪酬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是机器翻译在准确性、灵活性和文化理解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商品,如中国的传统节日特色商品、西方的宗教文化用品等,机器翻译往往无法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准确地翻译出来,影响了商品的文化传播和消费者的理解。
(三)电商平台商品更新速度与翻译时效性的矛盾
在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商平台的商品更新速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以亚马逊为例,其每天新增的商品数以万计,这些商品的信息包括产品描述、规格参数、使用说明等都需要及时翻译,以满足全球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2]。商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往往会迅速推出新产品,同时对现有商品进行频繁的信息更新。这种快速的商品更新节奏对翻译的时效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由于翻译工作的流程烦琐,从收到商品信息到完成翻译并发布,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市场形势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的类似产品可能已经抢占了市场份额,导致该商品的销售受到影响。翻译时效性的滞后,不仅会给商家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和竞争力。
三、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的商业策略分析
(一)基于翻译目的论的策略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在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中,明确翻译目的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商品、目标市场以及受众群体,其翻译目的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翻译策略。对于促销商品,翻译目的主要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在翻译此类商品的描述时,应运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语言,突出商品的优惠信息和独特卖点。高端商品的翻译目的则更侧重于传达品牌的高端形象和产品的卓越品质,满足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的需求,在翻译时,需使用精准、优雅且专业的语言,展现商品的独特价值[3]。
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对商品翻译也有不同的需求。在欧美市场,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翻译应简洁明了,突出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点。而在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消费者可能更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翻译时可适当增加一些文化元素和情感表达。
(二)利用翻译技术,提高翻译效率
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 (CAT) 工具以及翻译记忆库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加快翻译速度,降低翻译成本,同时保证一定的翻译质量。
机器翻译在处理大量简单、重复性的文本时具有显著优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电商平台上的一些商品基本信息,如商品名称、规格参数、通用的产品描述等,都可以通过机器翻译快速生成译文。
计算机辅助翻译 (CAT) 工具结合了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优势,能够帮助翻译人员提高翻译效率,减少重复劳动。CAT工具通常具有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和自动校对等功能。翻译记忆库可以存储翻译过的文本片段。当翻译人员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时,工具会自动提示之前的翻译,翻译人员可以直接使用或进行适当修改,提高了翻译速度。术语库则存储了专业术语及其翻译,确保了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自动校对功能可以检查翻译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术语使用错误等,提高翻译质量。
翻译记忆库的建立和维护对于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翻译记忆库是一个存储翻译文本及其对应译文的数据库,可以不断积累翻译经验和知识。电商平台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商品种类,建立专门的翻译记忆库。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每完成一段翻译,系统都会将其存储到翻译记忆库中,下次遇到类似内容时,翻译人员可以直接调用,避免重复翻译。翻译记忆库还可以进行智能化分析,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提供更准确的翻译建议。当翻译人员遇到一个多义词时,翻译记忆库可以根据之前的翻译案例,给出在特定语境下最合适的翻译。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翻译记忆库,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加快翻译速度,降低翻译成本。
(三)建立翻译质量评估体系
首先,要确定评估指标。一是准确性,要求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和信息,避免出现错误或歧义。在翻译商品描述时,对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等关键信息的翻译必须精确无误。二是流畅性,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语句通顺、自然,易于理解。翻译后的商品描述不应出现生硬、拗口或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表达。三是文化适应性,要求译文能够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者的文化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或不适当的表达。四是专业性,要求翻译人员具备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翻译专业术语和行业表达。
其次,要定期评估与反馈。电商平台可以每月或每季度对一定数量的商品翻译进行抽样评估,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在抽样时,应涵盖不同品类的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服装、食品、家居用品等,因为不同品类的商品在语言特点、文化内涵和专业术语等方面存在差异,全面抽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翻译质量的整体情况。此外,电商平台可以在商品页面设置反馈渠道,鼓励消费者对商品翻译提出意见和建议。平台还可以邀请专业的翻译评估人员对翻译进行评估,从专业角度对翻译质量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电商平台应及时改进翻译策略和方法。对于消费者反馈较多的问题,如某些商品描述翻译过于生硬、难以理解,平台可以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更加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通过持续地评估和改进,电商平台的中英商品翻译质量能够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电商业务的发展。
四、结语
数字贸易时代,电商平台中英商品翻译是突破语言壁垒、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尽管面临多重挑战,通过明确翻译目的、借助技术手段优化流程、构建科学评估体系,电商平台可实现翻译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未来,电商平台需持续关注技术革新与文化动态,深化翻译策略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让精准翻译成为推动跨境贸易增长的核心动力,助力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树立更鲜明的形象,为数字贸易的繁荣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 吴芳燕,陈诗沁,颜春静.翻译目的视角下跨境电商平台上商务英语翻译技巧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4):91-93.
[2] 王婷 . 商业老字号品牌的翻译策略研究[J]. 文化学刊,2022(2):40-43.
[3] 范定昂.目的论视域下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22(1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