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助力低空经济企业转型升级
马良驹 马伟(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作者简介:
马良驹(2003—),男,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与社会保障。
摘要: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正面临技术迭代与产业变革的双重机遇。传统企业需借助数智化手段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从战略布局到生态协同的全面升级。通过整合数据要素重塑业务链条、应用智能算法改进决策质量、构建云网协同体系强化运营能力、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拓展应用场景,企业可系统性地完成转型,解决资源利用率低、响应速度慢等现实问题,激活产业链价值,从而为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转型框架。
关键词:数智化;低空经济;企业转型升级
一、数智化助力低空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一)推动企业战略升级
低空经济企业长期依赖传统运营模式,战略规划固化导致市场响应滞后,数智化转型为解决这一痛点提供全新路径。通过部署智能分析系统,企业能够实时捕捉空域资源动态、用户需求波动以及政策环境变化,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指令[1]。管理者借助数据可视化工具,能清晰识别低空经济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与风险边界,重构业务优先级与资源配置逻辑。算法驱动的决策机制突破了人工经验局限,在航线规划、服务定价等环节实现动态优化,推动企业从单一业务执行者向生态规则制定者跨越。技术赋能使组织架构趋于扁平化,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战略迭代周期大幅缩短,形成适应低空经济复杂场景的敏捷竞争力[2]。
(二)促进产业生态优化
低空产业链条长且参与主体分散,传统协作模式难以避免资源错配与效率损耗,数智化技术为生态协同创造了基础条件。搭建统一数据交互平台后,无人机研发机构、空域监管部门、运营服务商等主体将实现需求与能力的精准匹配,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摩擦。区块链技术能保障多方协作的信任机制,智能合约则能自动执行利益分配规则,激发生态参与者共享数据的积极性。关键技术标准与接口协议的互联互通,使得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模块化协作能力[3],运维服务响应速度提升,空域资源利用率显著改善。生态优化打破行业壁垒,催生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跨界融合场景,构建起共生共赢的低空经济价值网络。
(三)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面临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挑战,数智化转型通过重塑生产要素配置逻辑实现突破。数据资源替代传统要素成为核心驱动力,智能算法优化飞行器调度路径与能源消耗模型,降低了单位服务碳排放量。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空域映射系统,预判潜在风险并优化资源配置方案,减少了试错成本与资源浪费。技术渗透推动低空经济从硬件依赖转向软硬协同,服务模式从粗放式覆盖转向精准化供给,区域经济结构获得增量创新空间。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的双重效应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投入,形成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正向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动能。
二、数智化助力低空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的逻辑
(一)技术架构重构底层逻辑
低空经济企业的技术革新始于底层系统的模块化重组,新一代数字化平台将核心功能解耦为可独立运行的微服务单元,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跨系统互联。数据采集层引入边缘计算节点,在设备端完成原始数据清洗与初步建模,避免海量无效信息冲击中央处理器。业务逻辑层采用容器化部署方式,允许不同应用场景按需调用算力资源。
分布式架构使系统具备弹性扩展能力,当飞行器数量激增或临时任务加载时,服务节点可自动扩容保障实时响应。
数据中枢同步建立多级缓存机制,热数据驻留内存供高频访问,历史信息沉淀至冷存储库。全链路监控模块持续追踪各节点运行状态,异常流量触发自修复程序,确保关键业务不中断[4]。技术架构的立体化改造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支撑环境,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低空领域多变的服务需求。
(二)业务流程智能再造机制
智能工作流引擎将标准操作程序转化为可执行的数字指令集,任务派发环节引入优先级算法,根据空域状态与任务紧急程度自动调整执行序列。动态航路规划系统整合气象数据与设备状态信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持续优化飞行路径。资源调度模块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任务特征,预置备用设备与人员配置方案。质量管控环节部署实时反馈机制,传感器捕捉的作业数据直接回传分析平台,偏离预设标准的操作立即触发矫正指令。跨部门协作平台打破职能壁垒,任务看板可视化呈现各节点进度,延误环节自动推送预警提示。业务流程再造通过数据驱动的闭环管理重塑价值链条,使企业运营从经验驱动转向精准决策,为低空经济服务创新提供可持续动力。
(三)商业形态数字演进规律
传统低空经济依赖固定服务套餐与线性收费体系,客户需求与供给能力存在时空错配。数字触点重构客户连接方式,飞行服务预订平台集成空域动态地图与实时价格波动看板,用户可自主组合航线节点与服务模块。需求端的行为数据经聚类分析生成细分画像,供给端按人群特征定制差异化服务包,形成精准匹配的弹性产品矩阵。服务链路嵌入智能合约技术,履约过程的关键节点自动执行结算与权责划分,降低交易摩擦成本。价值网络突破传统业务边界,飞行器维护数据向保险机构开放形成风险共担机制,空域使用记录转化为碳积分进入绿色交易市场[5]。商业形态的持续进化建立在数字基因深度渗透的基础上,通过解构重组传统要素创造新型价值交换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从功能交付向生态共建跃迁。
(四)产业资源精准配置原理
低空经济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资源错配导致运营成本高、响应速度慢。企业过去依赖人工经验分配无人机、空域和能源,任务高峰期常出现设备闲置与运力不足并存的问题。数字平台整合气象数据、飞行器状态和实时订单需求,构建动态资源地图,通过算法自动匹配距离最近、能耗最低的无人机执行任务。充电桩网络接入任务调度系统,依据飞行器返航时间与电池衰减曲线提前分配充电时段,避免集中充电导致电网负荷激增。维修团队利用传感器回传的电机转速、机身应力数据,精准定位潜在故障部件,在飞行间隙完成预防性维护,减少突发停机损失。跨企业资源池打破“信息孤岛”,物流公司的闲置无人机可临时接入应急救援网络,空域空闲时段向农业巡检企业开放共享。资源配置从静态计划转向动态响应,任务执行链路缩短人工干预环节,企业通过智能调度提升设备利用率,在同等资源规模下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实现轻资产运营转型。
三、数智化助力低空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数据要素驱动业务重构
低空经济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飞行轨迹、能耗记录与设备状态数据长期分散在导航系统、运维平台和调度终端,形成阻碍业务协同的信息碎片。数据中台整合多源异构信息流,清洗去重后构建全域数据池,飞行器性能参数与空域使用规律在统一视图下产生关联洞察。业务模块依据数据反馈重新划分任务边界,传统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巡检服务转向以飞行器续航能力为基准的动态服务单元。订单响应机制从人工派单升级为需求热力匹配,客户提交的紧急物流任务自动触发周边空闲无人机集结指令,任务分配效率提升带动服务品类横向扩展。数据反向牵引组织架构调整,气象监测部门与路径规划团队共享实时湍流数据,跨部门协作流程压缩审批层级。资源投放策略依托历史任务完成度持续迭代,高需求区域优先部署垂直起降站点与通信基站。数据闭环推动业务模式从经验驱动转向需求驱动,企业通过挖掘数据关联性重构服务链条,在空域资源开发与客户需求响应间建立精准连接。
(二)智能算法优化决策流程
传统决策模式依赖管理者经验预判飞行器调度方案,复杂空域环境变量常导致规划偏差与资源浪费。算法引擎实时解析气象突变、临时禁飞区域设备故障告警信息,多维度变量交叉验证生成风险最小化方案。任务执行系统根据电池余量、风速变化动态调整路径规划,突发强对流天气触发无人机编队自动分流指令,任务中断率下降带动客户履约稳定性提升。决策知识库沉淀历史任务中的冲突解决方案,新订单需求触发相似场景策略匹配,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人工处理的五分之一。人机协同界面将算法推荐的三种备选方案可视化呈现,管理者结合突发政策调整做最终决断,决策速度与方案合理性同步提升。算法模型通过每日数万次仿真训练优化权重参数,空域使用效率预测准确率每周迭代更新。决策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消除人为判断的滞后性,企业面对空域资源争夺与突发任务时快速输出最优解,构建起动态响应的决策中枢。
(三)云网协同,提升运营效率
低空经济企业运营体系内分散的通信基站、计算节点与存储资源长期孤立运行,跨区域任务执行时常面临指令延迟与数据不同步的瓶颈。云端控制平台聚合边缘计算设备的实时处理能力,依据任务优先级动态分配网络带宽,气象雷达回传的湍流数据在本地节点完成预处理后直连飞行器导航模块。飞行器群在跨空域作业时自动切换至信号最强的地面基站,通信中断导致的航线偏离概率下降至传统组网模式的八分之一。运维人员通过虚拟专网同步监控三百公里范围内所有设备的运行日志,电池老化曲线与电机损耗数据每小时上传至云端健康评估模型,预防性维护指令下发至最近场站的机械师移动终端。空域管理部门共享云计算资源池的实时负载数据,物流无人机在机场禁飞时段自动接入农业监测网络的空闲带宽,通信资源利用率突破物理基站的数量限制。云网融合架构打破基础设施的物理边界,企业无须重复建设区域数据中心即可实现全域资源灵活调用,运营响应速度与资源复用率形成双向增强效应。
(四)数字孪生,赋能场景创新
传统服务模式受限于物理设备的实体调试成本,新场景验证需消耗大量试飞时长与空域协调资源。三维建模引擎构建毫米级精度的空域动态镜像,无人机性能参数与气象变化规律在虚拟空间实时映射,山区物流航线规划提前模拟强侧风环境下的机身姿态控制方案。城市低空配送网络在数字空间进行十万量级的并行测试,包裹投递路径在交通流量、建筑物电磁干扰等多重变量下自主进化出能耗最优解。农业巡检场景加载作物生长预测模型,无人机飞行高度与传感器采样频率根据植株密度自动适配,传统需要三个月田间试验的参数组合在虚拟环境中二十秒完成验证。灾害救援任务启动时同步激活数字沙盘,被困人员手机信号与无人机热成像数据叠加生成三维搜救图谱,多机协作方案在镜像系统中预演二十七种突发情况处置流程。
数字映射技术将试错过程从物理世界转移至虚拟空间,企业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探索极端场景服务方案,创新周期从季度级压缩至小时级。
四、结语
低空经济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正在突破传统运营边界,技术融合构建起贯穿全域的价值网络。数智化进程能推动低空经济从设备升级走向系统革新,为立体空间资源开发注入持续进化动能,从而实现运营效率与商业价值的双向突破。
参考文献
[1] 赵大鹏.数智化驱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J].中国电子商情,2025,31(8):49-51.
[2] 曹斌 . 财务数智化对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J].财讯,2024(18):162-164.
[3] 杨波,杨文君,屈广玉,等.“小清新”企业如何做好管理会计创新:以 H 公司数智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例[J].财会月刊,2025,46(10):92-98.
[4] 芦珊 . 数智赋能安阳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5(9):155-157.
[5] 余凤莲 . 数智时代背景下公司治理与财务变革的发展路径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5(2):19-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