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常芳(山西省临汾市餐饮服务促进中心,山西 临汾 041000)

作者简介:
常芳(1977—),女,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本文聚焦餐饮企业人力资源领域,剖析当前餐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包括人员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激励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调研与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诸如招聘困难、培训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估不科学、员工流动率高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旨在助力餐饮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改进策略

一、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打造优质员工队伍
    在招聘环节,科学的岗位分析与精准的人才筛选能够将具备专业技能与良好服务意识的人员吸纳进企业。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应招聘经验丰富、厨艺精湛的厨师,确保菜品的高品质与稳定性;选拔沟通能力强、亲和力高的服务人员,为顾客带来优质的用餐体验。在员工培训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可根据员工岗位需求与个人发展意愿,制订系统培训计划,涵盖烹饪技巧提升、服务礼仪强化、团队协作培养等内容。经过持续培训,员工能使自身技能不断精进,更好适应岗位要求,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进而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人力基础[1]。

(二)提升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
    合理的人员配置能确保餐厅各岗位运转顺畅,如在高峰时段,通过科学排班,使服务人员数量与客流量相匹配,避免顾客长时间等待,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像设立服务明星奖、绩效奖金等,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服务人员主动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良好的员工关怀与职业发展规划能增强员工归属感,使员工更愿意投入工作,用心提升服务质量[2]。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
    凭借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形成人才优势。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能让企业在人才争夺中脱颖而出。人才汇聚后,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增强,如厨师团队研发新菜品,营销人员策划新颖促销活动,管理人员优化运营流程等。这些创新举措能使企业在菜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吸引更多顾客[3]。此外,应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在保证员工待遇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员招聘现状
    大部分餐饮企业主要依赖传统的招聘渠道,如在门店张贴招聘启事、在本地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等。据调查,约 60% 的餐饮企业表示其主要招聘渠道为门店招聘
和本地招聘网站招聘,而对于社交媒体招聘、校园招聘、人才市场招聘等渠道的利用较少。同时,餐饮行业的工作特点,如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等,使得其在招聘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特别是对于一线服务人员和厨师等岗位,招聘难度更为突出。有数据显示,超过70%的餐饮企业表示招聘一线服务人员和厨师存在一定难度,其中约30%的企业认为招聘难度较大[4]。

(二)培训与发展现状
    一方面,许多餐饮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服务技能和操作规范方面,对于员工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较少。在培训方式上,多以内部老员工带新员工或集中授课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如在线学习、实践模拟等。另一方面,餐饮企业通常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菜品研发、门店装修等方面,对员工培训的投入较少。据统计,约 40% 的餐饮企业年度培训预算占员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不足 2%,导致培训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三)绩效管理现状
    餐饮企业的绩效评估指标过于注重销售额、客流量等财务指标,而忽视了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员工工作态度等非财务指标。单一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容易导致员工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在绩效评估过程中,部分餐饮企业存在评估标准不明确、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估过程不公正等问题。评估结果往往受到主观因素,如上级领导的个人喜好、印象等的影响,导致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的认可度不高,甚至产生不满情绪[5]。

(四)员工激励现状
    餐饮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如奖金、提成等,而对精神激励的重视程度不够。物质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长期来看,其激励效果有限。此外,部分餐饮企业的物质激励制度不够合理,激励标准不明确,导致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或过小,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大多数餐饮企业没有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无法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员工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容易出现短期行为。

三、餐饮企业人力资源改进策略
(一)优化招聘策略
    一方面,餐饮企业应积极拓展招聘渠道,除传统的招聘方式外,还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专业人才网站、校园招聘、人才推荐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趣、生动的招聘信息,吸引年轻求职者的关注;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提前锁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餐饮企业应加强企业形象和品牌建设,通过提升菜品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门店环境等方式,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在招聘过程中,要真实、准确地介绍企业的情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此外,餐饮企业应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招聘人员要深入了解岗位要求,掌握面试技巧和人才测评方法,准确识别和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还可建立招聘人才库,对潜在的求职者进行跟踪和管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联系到合适的人才。

(二)完善培训与发展体系
    在开展培训之前,要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应结合问卷调查、员工访谈、绩效评估等方式,了解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差距,以及员工对培训的期望和需求。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员工的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同时,餐饮企业可采取内部选拔和外部聘请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培训师资队伍。从内部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和老员工担任培训讲师,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还可聘请外部专家、学者或行业资深人士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拓宽员工的视野,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此外,还要完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可以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面进行评估,即评估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员工在培训后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改变情况以及培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增强培训效果。最后,餐饮企业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员工制订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应根据员工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为其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如管理岗位晋升、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等。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明确晋升标准和流程,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三)优化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科学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设定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等因素。绩效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限性 (SMART 原则)。将销售额、客流量、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目标体系,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合理设置各项指标的权重。第二,餐饮企业应采用多元化的绩效评估方法,避免单一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应综合运用上级评价、同事评价、下级评价、顾客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 同时,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等先进的绩效评估工具,提高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在绩效评估结束后,要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并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上级领导要肯定员工的工作成绩,指出员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同时,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工作绩效,使绩效评估成为促进员工发展的有效工具。第四,要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结果与员工的薪酬调整、晋升、奖励等紧密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作用。对于绩效优秀的员工,要及时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对于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要进行绩效改进培训或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总之,要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引导员工关注工作绩效,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健全员工激励机制
    一方面,餐饮企业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物质激励方面,除了基本工资、奖金、提成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设立绩效奖金、年终奖金、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在精神激励方面,应采取表彰优秀员工、颁发荣誉证书、提供晋升机会、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餐饮企业要深入了解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对于年轻员工,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其实现职业目标;对于老员工,应当给予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让其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对于家庭困难的员工,要提供适当的生活补贴和关怀。总之,要通过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下团结协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激励手段,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餐饮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餐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招聘困难、培训体系不完善、绩效管理不科学、员工激励不足
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餐饮企业的发展。通过优化招聘策略、完善培训与发展体系、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健全员工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改进策略的实施,餐饮企业能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发展中,餐饮企业应不断关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趋势、新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顾冰珠 . 餐饮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构建研究[J].餐饮世界,2024(14):40-42.
[2] 唐维娟 . 餐饮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1):149-152.
[3] 朱炜娜 .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与餐饮类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J].餐饮世界,2024(4):37-39.
[4] 周研群 . 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企业文化,2024(2):137-139.
[5] 张盛.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措施研讨[J].品牌研究,2023(16):276-279.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