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优化研究
韩倩(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 林芝 860100)
作者简介:
韩倩(1987—),女,本科,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摘要: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意味着企业需要精准识别产业链上所有可以创造价值的环节,深入分析其成本构成情况以及驱动价值创造的要素,进一步寻找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案和成本控制思路,在维系价值创造的同时降低整条产业链的成本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旨在探究企业秉承这一思路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认为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价值链体系并加强企业内部各职能单位间的沟通交流,由此才能让整个企业实现高速发展、健康运行,不断扩大收益空间,不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价值和优势。
关键词:价值链;企业成本;优化研究
引言
现阶段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管控的必要性,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内部资源配置及成本管理实施进行优化,但是在推进实务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顾此失彼情况。比如只关注企业主营项目和业务的成本控制,忽视对经营管理、财务费用及销售、后勤保障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优化,或者仅仅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一个环节、某一处细节进行独立的成本控制,没有从企业发展的宏观大局出发等。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优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规避和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是本文所要重点探究的话题。
一、基本概述
(一)价值链的概念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消耗成本来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可以被分解成许多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其彼此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无形中构筑了一条价值链,并呈现出这样两方面的特点:价值链是企业内部所有创造价值的业务过程的集合,这种集合同时也构筑了完整的业务流程;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存在紧密的关联,既包括企业内部各类可以创造价值的活动,也包括企业同外部供应商、合作方之间的价值关联。
(二)价值链分析的概念
价值链分析强调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对价值链的构成、能够产出价值的所有活动的地位和彼此关联性、驱动价值产出的原因及价值产出过程对企业资源的占用等进行分析。于企业而言,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自身发展呈现的优势,精准识别市场导向以及客户需求,在理顺企业与同业竞争者、供应商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最佳的内部资源配置选择。
二、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优化的可行性及意义
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与分析控制模式,多建立在所谓“节约”的概念之上。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关联岗位的工作人员,更强调通过精打细算这样一种方式来节约费用、控制成本,但是其本身呈现出强烈的被动性,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政策的变化,已有的管控措施面临变化频率不断加快的环境、趋势,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优化,并非拘泥于某一环节、某一模块进行局部的成本控制,而是将目光投向整条价值链,关注价值链整体的效益产出、价值实现,以提升价值链运作的整体成果和综合实力为导向进行成本管理,具有更加鲜明的优势和可行性。除此之外,其还在这样几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和优势。
(一)延展和扩大了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
部分企业在过往实施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将目光集中在生产建设环节,缺少对关联环节成本使用情况的规划和预测,导致企业成本管控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割裂性,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工作显然突破了如此的屏障。其通过延展成本控制的范围,将成本核算扩大到价值链本身以及关联的一切经济活动当中,同时考虑到供应商、合作者以及相关利益群体所需。
( 二 )更加客观地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成本分析和控制工作多针对企业自身而展开,缺少对行业趋向及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进行研究,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以及狭隘性。但是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工作突破了这一保守的工作模式及理念思维,更强调将企业置于整个行业、产业链及市场当中对其成本优势进行评估,同时完成对于行业内同质化对手的研究分析,让企业可以站在更加宏观的区间进行自我审视,做出有益于扬长避短和战略目标实现的科学选择[1]。
(三)实现对企业资源的公平分配
相对于传统成本管控模式以压缩和节约费用为单一目的,以及由此引发的成本控制与经营效益获取之间失衡,增加企业机会成本等现实问题,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实现了目标与方向的转变,强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成本控制不以牺牲企业应得的利益为原则。而且在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利益者的权益分配方面,可以将价值创造的大小作为重要的参考与评估标准,实现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分配,在保障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为多方合力、共创价值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三、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优化内容及实施原则
(一)主要内容
1.全环节成本分析
其主要是指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环节、所有步骤进行成本分析和动态评估,进一步确定究竟哪些环节的成本较高,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策略。例如对于生产环节,需要考虑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对于销售环节需要考虑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薪酬等。
2.成本驱动因素的有效识别
其意味着企业需要精准识别影响价值链各个环节成本的关键因素,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变动、生产效率提升等。当然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化,同样的成本驱动因素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会存在差别,并且对企业具体采取的优化控制方案也会形成连带性效应。
3.成本控制策略的选择和制定
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和成本驱动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在考虑成本控制策略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客户价值形成影响的基础上,具体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销售和营销费用等措施来达到相应的目的。
4.实施效果评估
其主要是指在推进具体的成本管理与优化措施的同时,构建绩效考核指标及动态监督系统,对成本优化的效果进行评估,参考包括成本费用比率、生产效率、库存周转率等在内的多项指标,及时发现最终选择成本管控方案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针对其间表现出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以期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实施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需要立足于企业的整条价值链,关注价值链内部所有环节的互动和衔接,秉承价值链整体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原则和最优的成本控制效果,来保障全面的、科学的管理。
2.战略性原则
企业的成本管控方法选择和策略实施会受到企业具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条件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在保护和维系自身发展实力的基础上实施成本管控,切实做好事前的成本预测工作,强调管理和优化策略的多样性。
3.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核心
任何企业的发展建设都以经济效益的获取为前提,而这一环节归根到底又是通过消费者来实现的,因此即便是成本优化工作也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诉求,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利益为驱动因素,结合其消费心理、使用诉求进行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的制订。
4.重要性原则
其强调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本质上是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的成本管控行为,需要将目光和具体措施对准价值链内部产出价值更多、影响力更大的环节,予以其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成本分配,确保其能够引导企业的整条价值链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更加凸显优势;反之对于短期内不那么“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管控成本,以最低的投入维系应有的价值创造。
四、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优化步骤及实施要点
(一)确定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需要在深入分析和总结内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的基础上,认知不同岗位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具体承担的任务和责任,通过将内部运营流程划分为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模块,进一步判断企业内部需要高成本投入但是也能够进行高价值创造和效益产出的项目、环节。
(二)构建以价值链为核心的责任机制
企业在强调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工作时,需要精准识别不同经济活动的成本由来,进一步形成以价值链为核心的责任机制。于企业而言,无论其具体所处的行业如何、自身从事怎样的经营项目,任何价值的产出都需要足够成本投入为前提,需要在精准识别这些成本来源及成因的前提下,强调成本优化及管控的根源效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基于作业动因进行成本归类,同时将不同的动因归类至指定的部门 (或岗位) 进行统筹管理,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通过制定统一的考核指标、
责任评价标准,借助责任管理机制实现对成本管理的动态引导和有力约束[2]。
(三)信息共享平台及利益共享机制的搭建
企业对内需要构建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及利益共享机制,以期加速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联动和高效运转,同时实现对价值链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维系。其中,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需要企业导入云计算技术或资源计划,保障平台不仅具备高效的信息处理和集成效果,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动态录入、及时更新、快速共享,规避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孤岛”情况。
利益共享机制的搭建需要企业为价值链的稳定运行提供多维度的支持和保障,规避潜在的纠纷,激励各方在参与价值链的过程中共谋发展、共同成长。而作为对该项机制的重要补充,企业对内需要加强信任建设,积极维护合作一方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高效的价值产出、稳定的成本管控措施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与科学的保障。
(四)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管理机制进行动态调整
面临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需要保持对技术应用趋势的敏感度,以便迎合外部环境和政策导向之需,随时调整内部管理策略和运行机制。比如出于对行业技术变革及市场需求的有效应对,企业可以启用精益生产响应机制,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借助精益化生产提升内部运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等发生。
另外,企业必须加强和供应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多方合力,共同对市场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安全隐患展开识别和分析,共同探索和制定科学的应对之策,提升供应链、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的柔韧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优化是一项更加科学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将打破传统成本管控模式的局限性,实现更加广泛的成本分析、更加深入的动因探究以及更为理性的对比预判。因此,企业需要在精准识别和定位当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以往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做好价值链分析,明确内部经营主体和资源分布状况,对比不同业务之间的成本投入与价值产出,让高价值产出环节获得高资源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婷.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涂装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80-181.
[2] 张铎,孙文静 .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优化分析[J]. 中国市场,2016(2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