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表现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陈海霞 冀晓萱 王景慧
作者简介:陈海霞,女,安徽省合肥市,2000 年1 月,汉,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双碳”目标与企业投资效率,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昆明市 650013
【摘要】在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升温背景下,建立ESG表现与企业价值关联机制意义重大。本文以2011-202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ESG数据、企业投资效率等多来源数据,经样本处理后构建基准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采用Biddle模型衡量非效率投资,用华证ESG评级衡量ESG表现等。实证结果显示,ESG表现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显著负相关,即良好ESG表现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是改善信息透明度、优化内部控制。基于此,企业应加快ESG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引导监督。
【关键词】ESG表现;企业投资效率;信息透明度;内部控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ESG表现突出的企业会致力于回应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和诉求,展现出高水平的公司治理、稳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卓越的信息披露质量。ESG作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理念,能够抑制企业管理层自利主义,并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避免企业高层决策的独断性,减少管理层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企业投资决策上的自由度,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基于研究内容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11—202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ESG数据取自华证ESG评级数据库,企业投资效率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其余数据则来自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如下:(1)剔除ST、*ST和金融行业样本;(2)剔除数据缺失和单一样本;(3)对连续变量进行缩尾处理。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1.模型设定
(1)基准回归模型:
.jpg)
式中, Inveff为被解释变量: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ESG为解释变量:企业ESG表现;Controls为控制变量; λi为个体固定效应,yeart为时间固定效应,+i,t为随机扰动项。
(2)中介效应模型:
本文参照温忠麟等的递归方程构造了中介效应模型
式中,M为中介变量,分别是信息透明度(Trans)和内部控制(Ic),其余各符号含义同模型(1)。
2、变量定义
(1)因变量:非效率投资。现阶段对非效率投资的研究大多数依据Richardson模型和Biddle模型。高杰英等众多学者在研究非效率投资时均参考了Biddle模型。因此,本文采取Biddle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Biddle模型:
其中,Inv为实际新增投资支出,Growth为衡量企业成长机会,通过分行业分年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所得残差的绝对值为非效率投资(Inveff)。残差绝对值越高,表明投资效率越低,反之则投资效率越高。
(2)自变量:ESG表现。参考方先明和胡丁学者研究,本文采用华证ESG评级数据作为衡量企业ESG表现的代理变量。
(3)中介变量:
信息透明度(Trans):本文参考辛清泉等五个指标加以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标来度量。
内部控制(Ic):本文参考陈晓珊和刘洪铎的研究,将迪博数据库中总结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其代理变量。
.jpg)
同时将内部控制指标除100。
(4)控制变量:参考陈娇娇等学者的研究,从多角度对可能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具体变量见表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基于本文所选变量,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来源及计算方式如下:ESG数据取自华证ESG评级数据库,并对其评级进行1-9的赋值;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Inveff)根据式(2-4)计算得到;信息透明度(Trans)参考辛清泉等的研究,采用五个指标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标并取对数;内部控制(Ic)将迪博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指数除以100;其他控制变量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并按照表1中的定义进行计算。为避免异常值影响,本文事先对各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
.jpg)
表2为各变量的统计特征。为避免异常值影响,本文事先对各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其中,Esg最小值为1.75,最大值为6,均值为 4.125,说明ESG 表现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Inveff最小值为0.001,最大值为0.309,说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一定差异。Trans最小值为-5.298,最大值为-0.144,均值为-1.418,说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透明度差异较大,内部控制(IC)也是如此,差异性也比较显著。其他变量均处于合理区间,与已有研究保持大体一致。
.jpg)
(二)基准回归
表3展示了ESG表现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回归结果。回归过程如下:首先,以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Inveff)为被解释变量,以企业ESG表现(ESG)为解释变量,分别进行不加入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ESG表现对投资效率的系数分别是-0.002和- 0.00208,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这表明 ESG表现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提升投资效率,本文的假设得到验证。
.jpg)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2011-2023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ESG表现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良好的ESG表现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作用机制表明,ESG表现的改善能提高信息透明度、优化内部控制来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最终提高整体投资效率。
本研究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企业应深化责任理念,加快ESG发展进程,重视良好的ESG表现带来的信息效应,提高信息透明度,增进外部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的了解,以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同时,企业应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约束管理层行为,有效缓解代理冲突和矛盾,降低代理成本;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企业ESG披露的引导与监督,建立惩罚与奖励机制,规范企业ESG披露行为。
参考文献
[1]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5):731-745
[2]高杰英,褚冬晓,廉永辉,郑君. ESG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J]. 证券市场导报,2021(11):24-34+72
[3]方先明,胡丁.企业ESG表现与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3,58(02):91-106.
[4]辛清泉,孔东民,郝颖.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J].金融研究,2014,(10):193-206.
[5]陈晓珊,刘洪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ESG表现[J].统计与决策,2023,41(09):169-173.
[6]陈娇娇,丁合煜,张雪梅.ESG表现影响客户关系稳定度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3(3):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