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石安琪
作者简介:石安琪(1996-)女,河南省郑州市,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数字经济、财务共享,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61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催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发展需求,传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通过分析数字经济特征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深度融合机理,探索数字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运行机制的重塑作用。研究表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需要构建数字化基础平台与完善协同运行机制以及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等系统性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优化的长效机制,包括数字化治理机制与风险防控机制及持续改进机制,为企业推进财务共享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财务共享服务;创新机制;优化机制;数字化转型
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环境愈发复杂多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面临深刻变革,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为数字经济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催生财务共享服务创新发展需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优化升级注入强大动力,构建一套高效的财务共享服务创新与优化机制,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能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言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数字经济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的驱动机理
(一)数字经济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构作用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正深刻重塑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基础与发展路径,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带来颠覆性变革。在技术层面,智能化算法的不断迭代推动财务数据采集方式从人工录入向自动化感知转变,促使数据分析由静态描述向动态预测演进,使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价值创造作用。就业务流程而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重构了传统财务业务处理模式,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业务数据实时共享与智能验证,显著提升了财务共享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从管理维度来看,云计算平台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财务资源的集中管控与弹性调配,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拓展。数字经济环境下,物联网技术构建起端到端的数据采集网络,使财务共享中心得以实时掌握业务发生,处理与控制全过程,强化了财务风险预警能力与管理响应速度。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的内在需求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源于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伴随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业务形态复杂化,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在效率提升与价值创造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规模化经营背景下,企业跨地域布局与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财务管理任务愈发繁重,各业务单元财务流程标准不一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驱动企业探索更具效能的财务管理新模式。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逻辑,财务部门需要突破传统核算职能的局限,转向深度参与经营决策支持,这就要求财务共享服务在流程优化基础上实现职能升级与价值延伸。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成本管控与资源整合,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企业级管理平台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环境波动加大使企业对财务信息需求更加迫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能够打通数据壁垒,提供及时精准的决策支持,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防范经营风险。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的障碍因素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过程中面临技术支撑与组织管理及人才发展等多维度挑战,在技术基础层面,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庞杂与数据标准不统一问题突出,多个业务系统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数据流转受阻,难以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历史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了数据治理难度,而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则制约了智能化应用场景的拓展,组织运行层面存在流程再造不彻底与业财融合不充分等问题,部分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创新认识不足,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现象,未能深入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与制度体系重构。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与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导致信息共享壁垒难以打破,价值创造与人才发展方面,财务共享中心缺乏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考核激励机制未能有效引导服务创新。复合型财务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财务共享服务创新发展的关键瓶颈,现有人员在数字技术应用与业务理解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要求,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数据安全防护与业务风险防控以及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与创新实践的有序推进。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创新机制设计
(一)数字化基础平台构建机制
构建数字化基础平台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的核心支撑,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架构与数据标准实现企业级财务信息的高效流转与智能应用,数字化基础平台以微服务架构为基础,融合分布式计算、云原生技术等先进理念,构建起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框架,从而支持财务共享服务各项功能模块的快速迭代与持续优化。在数据治理层面,平台需建立统一的主数据管理体系,通过元数据规范、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机制确保数据标准统一与质量可靠,在智能化应用层面,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财务引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票据识别,智能记账,异常监控等场景应用,显著提升财务处理效率与准确性。例如,某化学集团通过建设全球财务共享平台,在供应商付款管控方面实现了由数字员工执行审核,使审核率从25%提升至40%,这充分展现了智能化技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平台安全保障机制融合区块链与零信任架构等新型安全技术,构建多层级纵深防御体系,保障财务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
(二)业财融合协同运行机制
业财融合协同运行机制旨在打破传统业务与财务壁垒,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运营,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能,山东能源集团通过建设行业首家资源共享云平台,搭建业财税融合的一体化企业管理应用平台,形成战略财务与共享财务以及业务财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有效实现了业务处理自动化与流程规范化及标准统一化,协同运行机制以价值链为导向,将财务管理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各环节,通过制度设计与流程再造实现了业财数据实时共享与联动处理,在组织架构层面,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与工作协同平台,明确了业务部门与财务共享中心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职责边界与协作规范,构建了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反馈机制,业务流程标准化是协同运行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端到端的业务财务标准化流程,实现了业务单据与财务凭证的自动匹配与智能处理,降低人工干预成本,在数据共享方面,建立了业财数据融合机制,通过统一编码体系与数据标准,实现业务数据向财务信息的自动转换与动态更新,提升数据一致性与可用性。
(三)价值创造激励约束机制
价值创造激励约束机制是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财务共享中心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以价值贡献为导向,将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的贡献度作为核心评价维度,建立多层次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服务质量方面,建立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评价机制,通过过程监控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估财务共享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专业性,效率提升维度重点关注流程优化与自动化应用成效,将单据处理效率与差错率及系统应用深度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推动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在价值创造层面,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业绩贡献评估模型,量化服务创新对企业管理效能提升与成本节约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价值贡献,人才发展维度强调建立与岗位价值相匹配的薪酬体系,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方案,通过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
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化机制构建
(一)数字化治理机制完善
数字化治理机制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围绕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系统化的治理框架,在数据标准化建设方面,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与质量标准,对数据源头治理流程进行规范,同时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此实现数据资产的精细化管控。数据治理组织架构需要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责,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全局工作。配备数据管理专员,负责具体执行,形成高效运转的数据治理工作机制。技术治理层面,强调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系统架构设计与技术选型。通过DevOps实践推进技术创新与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提升系统建设效能。数据安全治理框架融合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建立数据访问控制体系与安全审计制度,以此实现数据资产的合规使用与安全保护。在数据价值挖掘方面,通过建立数据资产目录与数据服务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动与价值释放,推动财务数据向决策型信息转化。
(二)风险防控机制健全
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对财务共享服务的稳健运行具有决定性意义,需要构建涵盖业务风险与技术风险以及合规风险的全面防控体系,在业务风险防控方面,强调建立分层分级的授权管理制度,通过流程节点嵌入风控规则,实现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防范操作风险与舞弊行为。在技术风险防控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容灾备份机制,通过异地多活部署确保关键业务系统的持续可用,制定应急预案与故障恢复流程,以提升系统抗风险能力在合规风险管理方面,着重加强对新业务新技术应用的合规评估,建立动态的合规管理框架,确保业务创新与监管要求相适应。
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建立职责分离与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通过关键岗位轮岗制度与强制休假制度降低道德风险,数据安全风险防控重点关注数据泄露与数据滥用风险。
(三)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持续改进机制建设是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动态优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改进流程与评估体系实现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粤桂股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BIP系统的持续优化,使资金归集率达到85%以上,年度财务费用降低1500万元以上,秦山核电通过会计共享中心建设将资金支付时长由2天缩短至0.8天,实现全年零资金支付风险事件,充分体现了持续改进对财务共享服务效能提升的重要作用。在改进目标设定方面,基于企业战略规划与市场环境变化,制定阶段性改进目标与实施路径,确保改进方向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融合精益管理理念,通过建立质量改进小组与质量评估机制,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在流程优化方面,建立流程评估与再造机制,通过价值流分析识别流程瓶颈,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流程运行效率,实现服务流程的持续优化。
四、结语
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构建数字化基础平台,完善业财融合协同运行机制,健全价值创造激励约束机制,企业能够有效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创新。同时,通过数字化治理机制完善与风险防控机制健全以及持续改进机制建设,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强化创新驱动,健全优化机制,推动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媛.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建设探析[J].商场现代化,2025,(04):168-170.
[2] 郭延孟.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与建设研究[J].财经界,2024,(22):144-146.
[3] 童小娜.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优化研究[J].河北企业,2024,(07):97-100.
[4] 叶国华,单淑兰,董克恭,等.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智慧型集团级财务共享模式[J].国企管理,2024,(S1):578-589.
[5] 张美美,闫禹.数字经济下财务共享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1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