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刘建明
作者简介:刘建明(1996-04),男,汉族,江西赣州,本科,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物资管理,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330100
    【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物资采购模式面临系统性重构。本文基于供应链协同视角,从物资智能采购流程优化、供应商管理、集群化联合采购、风险预警等方面解析了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以期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增强供应链韧性,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奠定基础,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变大,这对物资采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基于此,从供应链协同角度探索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效能,更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一、供应链协同的概念
    供应链协同的主要目的是供应链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营,通过统一整合系统理论与协同理论,确保供应链各组成部分紧密配合,最终达成价值共创。在战略层面,企业需将自身战略和供应链管理策略深度融合,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业务流程上,突破企业和部门壁垒,使得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各环节无缝衔接;信息层面,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确保需求、库存、生产进度等关键数据的实时协同;资源方面,通过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效能,推动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
    二、供应链协同视角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之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步增大,消费者偏好和潮流趋势不断更迭。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建立敏捷的物资采购体系。供应链协同视角之下创新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各项共享信息,并根据经营发展需求动态调整采购策略,确保物资供应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能够应对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且保持较高竞争力。
    (二)降低采购成本的需要
    企业采购为重点工作,其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空间和资金使用效率。传统采购模式往往存在环节割裂、资源分散等问题,导致整体效率低下。供应链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下,企业通过和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同时,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整合采购需求的方式,显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提高采购质量的需要
    在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下,企业通过深化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构建了更加完善的采购质量保障体系。这种创新模式实现了从原材料源头到生产环节的全流程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供应商筛选、生产过程监督和产品验收机制,确保每一环节的质量标准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供应链协同视角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优化采购流程
    1、简化审批流程
    其一,企业需重构审批权限体系。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采购物资价值、重要性、采购频率,并且合理划分审批层次。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对于金额小、需求频繁的通用物资,可授权基层采购部门自主决策;对于大额、关键性的物资,则需组建跨部门评审小组,经过研讨后确定采购决策。
    其二,企业推行标准化审批流程。在供应链协同理念指导下,需明确界定各审批环节的责任主体、时限要求及材料清单,确保整个审批过程规范透明。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增强采购流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其三,企业强化信息化审批手段。供应链协同视角下,企业采购管理需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各项工作在信息化平台中完成交互,从而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和质量。
    2、实施电子采购
    其一,企业搭建全流程电子采购平台。实现从供应商管理到订单跟踪的全流程数字化。在电子化采购平台中,企业在线完成注册、提交资质文件、参与投标报价;采购方能够及时获取采购需求,并准备合格的产品进行供应,能够简化各流程以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其二,企业强化数据驱动的采购决策机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历史采购数据、市场价格、供应商绩效等分析。基于价格预测模型和供应商评估体系,企业能精准把握最佳采购时机,在确保物资供应的同时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管控。
    其三,企业保障采购过程透明、可控。企业通过建设电子化采购平台,依托电子化采购平台实现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通过完善的记录机制和动态监督,确保企业在采购全周期中始终保持决策主动权和风险控制力。
    (二)加强供应商管理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一,企业与供应商达成战略共识。企业应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协同机制,通过高层对话、战略研讨会等方式,与供应商达成发展共识,确保双方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策略方面达到一致意见,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二,企业与供应商深化信息协同机制。通过实时数据共享实现采购全流程的可视化管理。这种基于供应链协同的信息互通模式,能够显著提升采购响应速度与决策精准度。
    其三,企业与供应商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动态价格调整和利润分配体系,实现市场波动下的协同应对。同时组建联合风控团队,针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制定预防性措施和应急方案。
    2、 供应商开发与培育
    其一,企业拓展多元化开发渠道。企业为保证采购环节的安全性,在传统渠道基础上,企业还要探索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资源、专业采购网站挖掘等方式,确定合格的供应商。与此同时,企业重点关注新兴技术领域和新兴企业,引入具备新技术、新材料研发能力的供应商,使得企业采购资源库更加丰富。
    其二,企业实施定制化培育计划。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根据现有的供应商特点和能力短板,采取差异化的培育方案。对于技术能力弱的供应商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其优化工艺方案以提高产品质量;对于供应商管理水平不足的情况,引入具备先进管理经验的团队,协同供应商落实各项管理策略以提高管理水平。
    其三,企业与核心供应商建立联合创新机制,通过组建跨企业研发团队,在新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领域开展深度协作。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三)实施联合采购与集中采购
    1、联合采购
    其一,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同行业企业组建采购联盟。供应链协同视角下,企业积极与上下游供应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制定统一的目标,并且明确战略联盟组织架构、规范的运作规则,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深度协同。
    其二,企业与联盟成员建立统一的采购协同机制。企业与供应商保持合作时,通过制定标准化的采购规范和质量要求,实现全流程的高效对接。同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紧密配合,共同提升采购运营效率。
    其三,企业应完善供应链协同运作体系。企业与供应商建设完善的协同会议沟通机制,各成员单位之间及时共享市场动态、采购经验和问题,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构建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型,基于采购贡献度实现成本节约的合理分配,持续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2、集中采购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企业需建设采购中心,通过整合全公司采购需求实现规模效应。企业根据采购的要求进行采购物资的合理分类,将其划分为通用物资、专用物资等,并结合企业的物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价格限制。与此同时,企业建设完善的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得采购各环节有完善的信息作为支撑,并且各部门紧密沟通以提高采购效率和准确度。
    (四)开展采购风险管理
    1、风险评估
    其一,企业建立多维度的采购风险评估体系,重点从市场环境、供应商、采购合同三个维度识别潜在风险。与此同时,企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外部因素,结合供应商财务健康度、产能状况等关键指标,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其二,企业风险评估过程中,需使用风险矩阵法、德尔菲法等专业评估工具,能够对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而在企业评估风险过程中,重点从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等方面展开,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例如:企业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对于发生率高、影响大的原材料供应风险评估为高风险;对于风险小、发生率较低的小额合同风险评估为低风险,实现精准防控。
    其三,企业建立智能化动态预警系统。企业风险评估过程中,选择能够反映风险状况的关键性指标,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供应商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等,设定科学预警阈值。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自动预警机制,实现风险事件的即时识别与快速响应,有效提升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
    2、风险控制
    其一,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供应链协同管理视角下,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定关键物资价格和数量,能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同时拓展多元化供应渠道,避免单一供应商依赖,全面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其二,企业管控供应商风险。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通过定期现场审核与绩效评估持续优化供应商质量。与此同时,建设与供应商协调沟通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特别是在供应商遇到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时,通过协商方式制定解决方案,保证企业物资供应不受影响。
    其三,企业防范合同风险。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前,需组织法务、采购、技术等部门进行合同条款全面审查,明确合同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风险。同时,在合同履行阶段进行全面监督,通过建设合同执行台账,对于违约行为及时预警处置,确保采购过程中各方权益能够充分保障。
    四、 结语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优化采购成本与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供应链协同角度针对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要点进行了探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物资采购管理的综合能力。实践表明,企业需结合自身特点,持续推进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流程优化,方能构建高效协同的采购管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月萌.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探究[ J ] . 中国市场,2020,(36):172-173.
[2]唐佳琦,董丽云,王圣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商展经济,2022,(05):77-79.
[3]王贝.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22,(20):46-48.
[4]卓丽莉.探究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企业,2023,(12):70-72.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