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统一大市场新格局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png)
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发展方向。
从理论逻辑上看,统一大市场能够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集聚经济,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经济效率与整体竞争力。当市场被分割时,生产要素难以流向最具效率的领域与企业,造成资源错配与浪费。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打破了区域壁垒,让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使各类企业能够依据自身比较优势进行生产与创新,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比如长三角地区,通过在交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一体化协同,推动了区域内资源的高效整合,提升了整体经济实力 。
在实践中,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迫在眉睫。一方面,它能释放内需潜力。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潜力巨大。统一大市场能够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产品与服务畅通无阻地触达各地消费者,从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另一方面,有助于产业升级与创新。统一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同时,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参与竞争,能够倒逼其提高效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政策导向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出台,到一系列打破市场分割、促进要素流通政策的实施,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坚定决心。各地也积极响应,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监管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交通一体化,实现了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通,推动了产业协同创新。
不过,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以各种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产品与企业进入本地市场;要素市场发育不平衡,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市场监管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标准与执法尺度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在跨区域经营时面临较高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精准施策。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拥有平等的地位与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要素市场改革方面,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与区域分割;在市场监管方面,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标准与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执法合作,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与不正当竞争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
《上海商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