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复合人才培养路径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复合人才培养路径
陈静
作者简介:陈静(1986-),女,福建福清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烟草公司市县两级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市级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等, 泉州市烟草公司泉港分公司, 福建 泉州362801
    【摘要】智能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单纯以基础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员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为满足企业对“懂业务、懂技术、懂财务”的财会人员的需求,本文从人才的标准化培养、差异化培养两个维度,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具体方法,然后从企业的角度,介绍了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环节的方法。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层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读者带来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数据数量与复杂度不断提升,为确保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切实提升企业的财务工作水平,企业可以在明确自身人才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财务复合型人才,精心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财务队伍,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决策所需数据的诉求。
    一、财务复合型人才定义
    财务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具备丰富知识储备与实操经验,熟练掌握多门学科内容与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不仅精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能熟练使用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手段。在烟草行业中,财务人员若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作业效率,势必要加强对Python、SQL等工具的学习与运用,以此从海量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中精准提炼有价值的内容,并将财务信息转化为具象化图表,为企业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实现路径
    (一)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
    泉州烟草企业要不断提升内部培训质量,借校企合作推行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以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设备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在推进传统财务课程基础上,增设计算机科学、Python语言与财务数据分析等课程,内容紧扣企业业务,让学员掌握Python数据清洗、建模分析技能,精准识别有价值财务信息,助力成本控制。培训师要加强大数据技术、信息化系统学习运用,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确保技术与财务知识有序衔接。以财务管理案例为切入点,运用云计算、神经元网络及专家系统剖析市场、预测风险、梳理成本,结合历史销售与消费者偏好预判烟草产品需求,帮助学员掌握多学科知识解决财务问题的方法,保障决策针对性、适用性与可靠性。
    (二)强化数据技能培养
    培训师需要围绕烟草行业的业务特征,开展系统化的数据挖掘,指导学员掌握分析工具的使用流程,将SQL作为主流工具进行重点教学。在培训阶段,需要结合企业的真实销售案例、库存信息,引导财务学员分析不同季节的销售前景,为库存管理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并结合HADOOP软件程序,自动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搭配数据可视化工具,将财务支出、财务管理现状,转化为直观的柱状图、仪表图。例如:针对销售业绩,可依托于可视化看板,实时呈现各产品线的销售趋势,便于管理层理解财务数据背后所反映的业务状况,进而提高数据的沟通效率。
    (三)提升财务专业素养
    烟草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使其深入学习管理会计、税务筹划等专业内容,结合大数据知识实现应用拓展。针对烟草行业面临的税收政策以及成本控制要点开展专项培训,使财务人员了解不同税收方案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也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烟草行业的财务规范以及实践案例,组织财务人员到优秀企业集中参观学习,了解如何用大数据,实现预算管理,如何借助智能化系统,完成风险预警。
    (四)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烟草企业还要致力于提高人员的创新思维,使其善于运用头脑风暴法,比如设置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创新项目,要求人员运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结合自动控制与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财务预测机制。企业应奖励提出创新方案的员工,调动其积极性,并助力财务人员关注区块链、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尝试引入烟草企业财务管理。如区块链技术可提升数据存储安全性、实现审计追踪,智能识别、交叉验证、智能风控等技术更适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
    (五)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践
    烟草企业需要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借高校科研优势引入大数据前沿成果,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如在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发项目中,让学生参与财务数据分析,提升技能、培养人才。企业还需为学生打造实践基地,落实制度、制定实习方案,安排专业导师在线指导,让实习生参与财务数据库建设、风险预警系统开发等项目,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又为企业增加招聘高水平人才的机会。
    (六)建立持续学习机制
    泉州烟草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建设在线学习平台,保证平台内汇聚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财务专业课程、行业动态资讯,鼓励财务人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并定期推送有关大数据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学习资料,对于学习表现优异的成员,给予资金奖励,并为其颁发专业认证证书。
    (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烟草企业需要持续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综合讨论等形式,帮助财务人员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如讲解财务数据泄露所引发的不良后果,系统梳理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财务人员将提高信息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作为首要任务,并结合完善的道德监督机制,将人员的职业道德表现纳入考核体系,针对不良行为给予适当警示,致力于营造积极健康的职业氛围。
    (八)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烟草企业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考核测试与能力评估,全面判断其财务专业、沟通及数据应用能力,并据此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如初级财务人员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掌握数据收集分析方法;中级财务人员强化管理会计培训,掌握财务预测方法,利用大数据支持决策;高级财务人员则注重战略规划能力提升,借助大数据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三、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涉及面广,政治性突出、政策性强、系统性强和技术性高的特点。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深度应用,通过构建学习智库、建设可靠人才库等方式,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一)构建智库
    构建完善的智库体系,可以为后续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创设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在具体的智库建设环节,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课程开发。依年度培训规划,组织内训师开发企业内训课程,涵盖入职教育、政策解读、技能提升等多方面,授课形式多样,后备内训师可参与实践,作为聘任参考。二是评审推广。人才培养委员会评审课程内容质量,按领域入库,与内训师组合绑定,形成课程库供全市系统使用。三是平台构建。职能部门组织本领域内训师开发更新课程库,人才培养委员会评审课件,人事科管理课程库并搭建智库平台。年底参考员工培训需求,指导课程开发,各职能部门、县级局配合推广 。
    (二)建设人才库
    由人才培养委员会主导搭建人才库,集中整合与梳理人才数据,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名录管理、培养监测、评价应用三个功能模块,推动骨干人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达成“三个支持”,即分析支持、决策支持、统筹支持,提供更为精准的人才筛选匹配服务,确保人才规划落地实施更为精准高效。
    1.基础信息功能模块
    主要面向新入职或入职未满6年的财务人员。含三大模块:一是名录管理,涵盖年龄、入职时间等基础人事信息,以及入职培训、轮岗锻炼、定向培养、特长培养等进展成果。二是培养监测,按月度或季度监测,更新对象基础信息,记录培训取证、奖励表彰、培养进展,汇总心得体会或论文成果。三是评价应用,设年度及全周期综合评价表,评估入职、轮岗、定向、特长培养完成与掌握情况,导师制综合评价等可做参考。
    2.竞赛人才功能模块
    主要面向正式列入竞赛种子选手名单、后备选手名单的人员,以及技能鉴定参与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其中,名录管理模块按专业条线、入职年限、竞赛经验、个人能力等维度,分层分级建立竞赛种子选手、后备名录,形成梯队储备体系。培养监测模块建设能力档案,记录日常训练及竞赛演练和技能鉴定培训成果,周期性跟进培训资源落实情况。
    3.教师模块
    主要面向全市系统在聘内训师以及后备内训师。其中,名录管理模块针对优秀、在聘和后备三类内训师名录实施分类管理,依据三类内训师不同级别所具备的能力资历设置资历履历、授课评价和奖励表彰情况等指标。培养监测模块及时更新内训师的基础信息、授课评价和奖励表彰情况,同时,围绕授课时长、教学评价、课程开发等精准评估内训师能力成长情况。评价应用模块分层对在聘和后备内训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专项激励和后续梯次培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
    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利用在线直播平台开展远程培训,突破地域的束缚,使不同地区的员工都能同步参与学习。运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辅导系统,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服务,根据员工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智能推送精准的学习资料和针对性的练习题目。此外,搭建模拟实践平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财务工作场景,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实际业务处理能力。
    (四)实施智能评估
    构建智能评估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人才培养效果展开全面、精准的评估。通过分析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数据,诸如学习时长、参与互动频次、作业完成质量等,评估员工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度剖析员工的心得体会、论文成果等文本内容,评估其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员工的工作绩效数据,综合评价人才培养对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为后续的培养计划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语
    总而言之,紧密结合业财融合趋势、财务数字化转型进程和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等内容,构建差异化、层次化的人才培养机制,组织企业财务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活动,不仅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还能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财务人才的需求,达到推动企业财务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莫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国际商务财会,2024(15):50-53.
[2] 郭诗宇, 袁芬, 周新玲. 基于财务机器人应用的会计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J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
版),2024,21(10):145-148.
[3] 李红侠, 唐文. 智能财务下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J ] .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6):48-50.
[4]罗桂莲.“数智化”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8):09-12.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