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信号效应研究
李花倩
作者简介:李花倩(1998-),河南安阳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数字化战略,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 300191
【摘要】数字经济与国有资本正在重塑企业的发展模式。然而,关于二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研究采用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6—2020年数据,探讨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均可提高企业绩效;(2)知识整合能力在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协同提升企业绩效;(4)市场化程度负向调节国资参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打破社会对“国进民退”的刻板印象,为民营企业在新发展阶段推进智能化转型、优化股权结构提供实践启示。
【关键词】国资参股;智能化转型;企业绩效;知识整合能力;市场化程度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被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本质在于国有、民营、外资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相互融合与交叉持股。其中,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这一混改方向获得较多学术关注。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这一混改方向关注较少。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鼓励国有企业以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投资非国有企业,实现投资整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发展混合经济”。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这一混改方式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良好的信号,帮助企业获取稀缺资源。然而,鲜有研究探讨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同时,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党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产业深度融合”,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指引。一些企业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智能化转型,加速信息传播,赋能企业高质量运营。然而,由于智能化转型周期长成本高,多数企业望而却步。智能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还是“绊脚石”有待探讨。此外,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两者单独的影响机制,缺乏一种整合视角的讨论。
针对以上研究缺口,本文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国资参股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互补作用?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6—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上述关系的机制过程,并探讨这些关系的边界条件。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国资参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根据信号理论,国资参股通过向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传递积极信号,缓解企业与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企业积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获得关键资源和信息,进而推动企业绩效提升。
首先,国资参股能够传递声誉信号。国资参股通过背书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吸引高质量人才进入,这有利于企业高效整合利用知识与技术,转化为更高的收益。其次,国资参股能够传递政治关联信号。国资参股通过国有资本入股方式向外传递积极的政治关联信号,这不仅使企业能够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等政治经济资源,还能优先获取政府采购订单,从而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最后,国资参股能够传递低风险信号。国资参股向社会公众传递“政府愿意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积极信号,减少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担忧,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无形资产(如社会声誉)、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进一步,国资参股通过帮助企业获得关键资源与信息,提高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国资参股通过信号效应帮助企业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源、社会资本等,促进企业对新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识别与吸收。随着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知识的协同利用效率将会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不确定成本,推动企业绩效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a:国资参股能够提升企业绩效。
H1b:知识整合能力在国资参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二)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效获取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信号、快速整合资源并精准决策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需求实时追踪、建立个性化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接收消费者定制化需求信息,也可以提供数据集成服务,最终提升企业绩效。
智能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消费者体验提高企业绩效。具体而言,智能化转型通过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方式加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连结,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绩效。此外,智能化转型帮助企业降低信息传递成本。智能化转型通过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降低信息传递成本,提高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耦合度,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提升企业绩效。
进一步,智能化转型通过提高知识整合能力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智能化转型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帮助企业开发智能决策系统,构建跨部门协同创新平台。随着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知识的协同利用效率将会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2a:智能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绩效。
H2b:知识整合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三)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协同作用
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在资源积累和转化方面协同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一方面,两者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互补效应。国资参股提供信用背书,支撑智能化重资产投入,国有数据平台接入与智能分析技术结合,政府项目资源与数字化改造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两者在资源转化效率方面也存在互补效应。第一,国资参股通过传递声誉信号、政治关联信号以及低风险信号,帮助企业获得智能化转型所需的人才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第二,智能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传递成本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制度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产生乘数效应。共同推动企业绩效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在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存在互补作用。
(四)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
市场化程度是指市场在该地区资源配置中的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干预程度越小。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更多是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资源,而较少依赖政治关联。因此,国资参股提升企业绩效的政治关联信号会受到抑制。而对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而言,政府干预较多,国资参股能够帮助企业传递更多的政治关联信号,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好。
相反,市场化程度能够促进智能化转型的信号传递效应。第一,高市场化程度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要素市场的高流动性提升智能化转型的信号效应,帮助企业获得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信息以及所需生产资料,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二,高市场化程度能够降低信息传递成本,提升智能化转型的信息传播效率。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a:市场化程度负向调节国资参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4b: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6年至2020年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象,数据来自中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研究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网。数据处理如下:(1)剔除存在关键信息缺陷或异常的样本。(2)对关键变量进行双边1%的缩尾处理,以排除异常值干扰。最终得到2078家企业总计5454个公司年度观测值。
(二)变量度量
因变量:企业绩效(CP)。采用Tobin’s Q度量企业绩效。
自变量:(1)国资参股(Staterate)。筛选前十大股东中属于国有资本的股东,以国有资本所占比例的自然对数衡量国资参股。(2)智能化转型 (Intel_trans)。使用文本挖掘法,利用特定关键词出现的
频率构建智能化转型指标,并进行对数处理。
中介变量:知识整合能力(KI)。用无形资本与总资本的比率衡量企业知识整合能力。
调节变量:市场化程度(Market_index)。采用樊纲市场化指数衡量企业市场化程度。
控制变量:本文控制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资产负债率、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海外销售收入、人力资本和IT投资强度等变量。此外,本文还控制了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为控制异方差问题,确保结果不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本研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
为控制潜在内生性和个体效应,本研究基于Hausman检验,确认固定效应模型的有效性高于随机效应模型,在随后的检验中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国资参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表1的列(1)—列(3)是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首先,列(1)结果显示,国资参股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β=0.058,P<0.1),表明国资参股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H1a得到验证。其次,列(2)结果显示,国资参股对知识整合能力存在正向影响(β=0.001,P<0.05)。列(3)结果显示知识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1.864,P<0.05),说明知识整合能力在国资参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H1b得到验证。
2.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表1的列(4)—列(6)展示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首先,根据列(4)结果可以看到,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β=0.054,P<0.05),表明智能化转型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H2a得到验证。其次,列(5)结果显示智能化转型对知识整合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β=0.001,P<0.01)。
列(6)结果显示知识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1.830,P<0.05),以上结果说明知识整合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作用。H2b得到验证。
3.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协同效应影响
表2(1)展示了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互补效应,可以看到,国资参股与智能化转型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β=0.066,P<0.05),表明智能化转型和国资参股在提升企业绩效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协同效应。
4.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
表2的列(2)—列(5)的检验了市场化程度对国资参股和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根据表2的列(3)结果可以看到,国资参股与市场化程度的交互项对企业绩效的系数为-0.036,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市场化程度对国资参股与企业绩效两者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H4a得到验证。表2的列(4)结果显示,智能化转型与市场化程度的交互项对企业绩效的系数为0.021,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市场化程度对智能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两者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H4b得到验证。
.jpg)
四、结论与讨论
基于所得结果,得出以下启示:第一,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的逆向混改行为,实施适当的国资参股比例,促进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第二,建议企业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先机,积极主动地统筹智能化转型进程,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政府出台高科技专项扶持等相关政策,设立数字化转型引导基金,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80%重点产业)。第三,建议企业高效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信号效应,培育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同时,建议政府对成功转型的企业提供专项扶持,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合作进行数字化改造,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绩效。第四,建设政府适度干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同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网络,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最佳的资源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婉红,王帆. 智能化转型、成本黏性与企业绩效——基于传统制造企业的实证检验[J].科学研究,2022,273(01):91-102.
[2]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 中国市场化程度: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