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课题信息: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张纯威科研团队(2024HSKT02)
唐海霞 杨少杰
【摘要】本文围绕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系统探讨其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基于 2018—2023 年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的数据,构建多元回 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提 升和金融服务覆盖率扩大,其中互联网普及率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这对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更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创新;农村经济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国家战略。近年来科技发展飞速,数字技术也开始被运用到了金融领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普及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金融服务覆盖率有限等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及优化路径,不仅体现了理论价值,更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研究结论,并且同时提出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有助于提升农村振兴,同时还能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总结广东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以为其他地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路径。
一、理论基础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展现出独特优势:既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获取成本,又扩大了服务 受益面,更提升了服务便利程度。借助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包括大数据风控、云服务平台和 AI 智能投顾 等,数字普惠金融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智能化升级和用户体验的个性化提升。这使得农村地区的人们能够更轻松地获得金融服务,无论是存取款、转账支付,还是贷款融资,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 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农村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生态中,农民既是服务的使用者,也是金融知识的学习 者。数字平台不仅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更通过交互式体验培养用户的金融素养,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掌握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技能。
在推动乡村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带来的不仅是金融服务的升级,更通过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医疗资源共享和文化服务普惠,让农民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社会发展成果。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将促进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农村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展现出独特价值。其以服务可得性、使用便利性、知识普及性和发展协同性为着力点,为乡村转型提供强劲支撑。深化应用成效,有待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二、 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路径实证分析
(一) 研究假设
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有效提升 乡村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H2: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对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H3: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可以显著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进而提 升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可获得性。
H4: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在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 兴过程中起到中介或调节作用。
(二) 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1.数据来源
政府统计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人民银行等
官方报告(2018—2023 年)。
金融机构数据:如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农商银行、网商银行等
提供的农村金融数据。
第三方数据库:如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Peking University Index of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2018-2023)。
数据时间跨度为 2018 年至 2023 年,覆盖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广泛性。
2.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乡村振兴指标
乡村经济增长率(GDP):农村地区年度 GDP 增长率,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户收入增长率( INC):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金融服务覆盖率(FSC):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 点、ATM 机及助农取款点数量以及每万人移动支付活跃账户数、每万人数字信 贷申请/放款笔数等。
(2)核心解释变量: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I)
(3)控制变量(Z)
互联网普及率(INT) :农村地区互联网渗透率,反映数字化基础设施水 平。农村教育水平(EDU):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水平。政策支持力度(POL):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占 GDP 比例,衡量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NV):反映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1.模型构建
为了研究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我们构建了以下多元回 归模型:
.png)
i 表示广东省各地级市, t 表示年份(2018—2023年)。Yit 代表乡村振兴的不同衡量指标 (如 GDP 增长率、收入增长率)。 DIFIit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核心解释变量。 εit 为随机误差项。
2.描述性统计
从数字普惠金融三个核心维度来看:覆盖广度维度均值为 9.5 , 区间为[3.14,5.78] ,使用深度维度均值为 4.94 ,区间为[6, 12] ,政策支持维度均值为3.5,区间为[1,5]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均值为 10% ,影响幅度在 5%至 15%之间波动,这一正向区间分布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png)
从基准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I)、互联网普及 率(INT)、受教育程度(EDU)、政策支持力度(POL)和农村固定资产投 资(INV)均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p 值小于 0.05),且共线性问题不严重 (VIF 均小于 10)。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I)对乡村振兴成效(以乡村经济增长率、农户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衡量)具有显著正面影响。
4.稳健性检验结果
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替换为用数字化程度(DIFI_new )、将受教育程度替换为本科以上学历(EDU_new )进行回归.
.png)
从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替换变量后,各变量的系数估计值、标准值、t 值和 p 值均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5.中介效应检验
在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情境中,选取互联网普及率作为中介变量。具体而言,DIFI 不仅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成效,还通过提高 INT 水平间接促进了乡村振兴。这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进而加速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png)
结果显示,DIFI 通过提高互联网普及率 INT ,间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中 介效应显著)。
6.异质性分析
在广东省内,市场区域的差异(如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可能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成效。珠三角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效应最为显著;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虽然也表现出正面效应,但相对较小。这表明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时,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政策。
.png)
三、 研究结论
本研究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索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有效赋能乡村振 兴,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证实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乡村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本文以2018—2023年覆盖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综合、稳定性检验以及异质性检验综合分析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和路径,最后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赋能乡村振兴,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这个中介赋能乡村振兴;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四、 路径优化及政策建议
为更有效赋能广东省乡村振兴,需针对现存问题实施多维度路径优化策略。核心举措包括:首先,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服务质效并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偏远地区农民可便捷获取存贷、保险、理财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其次,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发展高附加值业态(如绿色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加大科技投入与财税支持、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创新;同时构建系统化农民职业培训机制与数字化学习平台,加强产学研协同以提升人力资本。最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创新村民自治,推进公共服务(尤其医疗教育)均等化,并加强法治建设。综合施策旨在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驱动作用,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经验。
在深入探讨广东省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后,本研究从政策层 面提出以下具体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更 加有利的环境。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设立专项基金 等, 以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身于数字普惠金融领域。政府可与金融机构协作,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的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更好地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 求。为确保数字普惠金融的稳健发展,需构建完善的监管框架和风险防控体 系。政府部门应当实施常态化市场监测与评估机制,保障行业规范运作。同 时,通过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其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再者,推动跨部门协同合作也是实现乡村振 兴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加强与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 定和执行相关政策,以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24, (01): 141-144.
[2] 郭峰,王靖一,王芳,孔涛,张勋,程志云.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19(04):1401-1418.
[3] 唐小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与实践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 24,35(3):124-127.
[4] 董格羽.数字化转型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影响因素探析[J].金融科技时 代,2024,32(2):91-95..
[5] 王曹蕾 . 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治理质量研究. 村委主任,2024.03,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