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电力营销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作用解析
 

电力营销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作用解析
邢小明 张明 温泉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电力营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构建数据要素赋值机制,电力营销实现对用电行为的精准画像,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数字化服务转型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在市场需求调节方面,电力营销创新需求侧管理模式,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构建智能用电服务平台。研究表明,电力营销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推动新兴业态发展,而且优化产业链协同效应,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电力营销;数字经济转型;市场需求响应;智慧用电服务;能源消费优化
引言
      在数字技术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当下,电力营销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能源,其营销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用能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电力营销正经历着从传统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凭借数据要素赋值、需求侧响应、市场化交易等创新模式,重塑电力服务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电力营销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起到的作用,对于推动能源消费优化、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以及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意义重大。
一、电力营销赋能数字经济体系发展
      (一)电力营销数据要素赋值机制
      电力营销数据包含用电负荷、用能方式、消费行为等多维度信息,借助数据采集、清洗、分析等技术手段构建数据要素价值评估体系。在数据采集阶段,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设备会实时记录用户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全面覆盖工业、商业、居民等各类用户。数据清洗环节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原始数据开展标准化处理,建立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从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维度保障数据质量。数据分析环节构建用户画像模型并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挖掘用电行为规律,实现需求侧精准预测。数据要素赋值机制推动电力大数据不仅拓展了电力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更推动了能源服务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模式转型,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电力营销服务数字经济转型
      电力营销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业务流程重构与服务模式革新。从图1能看到,以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起包含线上业务办理、智能客服系统、区块链技术及个性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体系。借助构建线上服务平台,整合用电报装、电费缴纳、故障报修等业务功能,从而实现“一站式”服务。智能化服务系统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对客户服务需求做分类识别与智能分派,以此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就像图1右上模块所显示的,智能客服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供7×24小时的在线咨询服务。图1左下模块展示出来,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交易安全,用智能合约实现业务自动执行。平台数据分析功能支持个性化服务方案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大幅提升用电服务效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电力营销推动市场需求分析
      电力营销靠建立用电大数据分析模型,来实现对市场需求精准识别和预测,分析模型整合气象数据、节假日信息、历史用电数据等多源信息,进而构建起需求预测模型。从表1能够看到不同类型用户呈现出差异化用电特征,大工业用户日均用电量可达15.87万千瓦时且负荷率高达82.5%,需求响应参与度在各类用户中位居首位,商业综合体和一般工商业用户高峰时段用电占比分别达到72.5%和68.3%,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响应潜力。市场需求分析运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结果可为电力供需平衡、错峰用电管理、差异化电价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表1数据分析揭示了用户智能化水平与其需求响应能力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为电网负荷精准调控提供了差异化管理的科学依据,指导电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方向,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二、电力营销推动数字经济增长机制
(一)电力营销促进产业链协同效应
      电力营销借助数字化平台把发电、输配电、用电各环节连接起来,以此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水平,发电侧依据用电需求预测结果来优化发电计划,从而实现经济调度这一目标,输配电网络按照负荷分布情况合理配置电网资源,进而提高传输效率,用电侧依照价格信号调整用电方式,并且参与需求响应。产业链各环节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数字化平台支持电力交易、结算、监管等业务协同开展,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产业链协同带动配套服务业发展,催生出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态。电力营销平台整合发电计划、电网运行、用电负荷等信息,支持多时间尺度协调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以协同效应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产业链协同创新带动技术进步,促进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电力营销带动新兴业态发展
      电力营销数字化转型催生出能源互联网、虚拟电厂等新兴业态。能源互联网平台整合分布式能源、储能设施、充电桩等资源来提供智慧能源综合服务,虚拟电厂聚合用户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辅助服务,新型售电公司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个性化电力营销服务以满足用户差异化用能需求。能源互联网平台支持多能协同优化从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虚拟电厂通过需求响应、分布式发电等方式参与系统调节并提供辅助服务。数字化平台支持能源金融创新开展碳交易、绿证交易等业务。新兴业态的发展带动相关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出一批能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并扩大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能源服务市场化改革深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能源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电力营销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
      电力营销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工业企业依靠智能化用电管理系统来优化自身生产计划,以此降低能源方面的成本支出,商业企业运用电力大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从而开展精准化的营销活动,农业企业借助智慧用电平台达成农业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智能化用电管理系统能够支持设备的能效诊断以及用能的优化调整,推动工业领域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商业大数据分析可支持消费特征的识别以及营销策略的优化完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农业智慧用电平台能够实现灌溉、温控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带动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电力营销的数字化应用示范能够带动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培育和发展新的动能,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
三、电力营销优化市场需求调节作用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创新模式
      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价格杠杆与技术手段的双重调节,有效引导用户优化用电行为。基于负荷预测数据建立的分时电价机制,通过科学设定峰谷价差,成功实现了用电负荷的时空转移。需求侧管理平台整合负荷监测及需求响应等功能,支持用户参与到电力市场之中,智能化调控技术实现负荷的自动调节,切实提高需求响应的精准程度。平台建设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支持业务功能实现灵活扩展,数据分析功能支持对用户用能行为分析,为节能改造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创新模式推动形成节约型的用电模式,促进电力消费结构得以优化,提高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需求侧管理创新带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出一批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
      (二)智能用电服务平台建设方向
      智能用电服务平台整合了数据采集、分析诊断和远程调控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建设采用微服务架构形式,可支持业务模块进行灵活扩展,数据中台对用电数据资源开展统一管理,支撑智能化应用的开发工作,AI算法实现用电行为分析并给出用能优化建议。平台功能覆盖用电监测能效分析需求响应等领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能服务需求,智能化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及时提供预测性维护方面的服务。能效管理功能支持对用能设备做诊断评估,识别节能改造相关的机会,需求响应功能支持负荷调控方案的制定工作,引导用户参与系统调节的活动。平台安全防护采用多层次安全架构方式,保障数据和业务的安全。智能用电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用电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
      (三)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完善
      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现货市场建设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辅助服务市场引入需求响应、储能等新型资源参与,容量市场则着重保障电力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市场交易平台支持多品种合约交易,结算系统实现资金自动结算,市场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监测分析。交易机制创新支持绿色电力交易、跨省跨区交易等新型业务,推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机制创新带动电力营销服务模式创新,促进能源市场体系完善。
四、结语
      电力营销在数字经济发展跟市场需求响应当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和创新服务模式,电力营销达成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感知与快速响应。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电力营销促进产业链协同以及新兴业态培育;在市场需求调节方面,电力营销创新需求侧管理模式并完善交易机制。未来电力营销会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推进电力营销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能源消费革命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秦惠敏.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24,(12):247-251.
[2]王龙田,季本明.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营销统计系统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11):254-256.
[3]龚娟.基于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分析[J].通讯世界,2024,31(10):124-126.
[4]黎兵,武林.新能源的发展对电力营销市场开拓的影响及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4,(14):57-59.
[5]杨治宁.浅析供电企业实现数字化电力营销的作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6,24(S1):8-9.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