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新能源背景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优化分析
 

新能源背景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优化分析

陈曦 

      【摘要】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传统电力市场营销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基于新能源发电特点和市场需求变化,深入分析了当前电力市场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消纳机制不完善与营销手段单一以及用户服务体系滞后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机制完善与创新营销模式以及服务体系升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研究结果对推动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优化分析;消纳机制
引言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重塑着全球能源格局,同时给传统电力市场带来深刻的变革。风电、光伏这类新能源发电具备间歇性与波动性等特点,其大规模并网给电力市场营销带来全新挑战,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电力营销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新能源环境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优化路径,对促进新能源消纳与提升电力市场运营效率意义重大。
一、新能源背景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优化的重要意义
      在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优化已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抓手。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推动电力市场格局深刻重构,传统营销模式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优化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不仅关系到新能源消纳效率和电力企业经营效益,更是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
      (一)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电力市场发展
      优化电力市场营销模式能够对促进新能源消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可有效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其优先消纳。通过构建灵活的需求响应体系和差异化的价格激励机制,有效引导用电负荷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相匹配,从而提升系统消纳能力。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可带动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为新能源参与交易提供广阔空间,优化的营销模式推动电力现货及辅助服务等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多元化消纳渠道。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开展直接交易,降低上网电价、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凭借完善的营销体系促进新能源发电与需求侧深度互动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推动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电力企业经营效益
      优化电力市场营销模式能给电力企业带来明显的经营效益提升。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客户细分策略可让企业准确把握不同用户群体用电需求特征并制定差异化营销方案。数字化营销手段的应用能够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提高客户开发效率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智能化的用户服务体系有助于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品牌价值进而实现用户终身价值最大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负荷预测与价格策略优化可提高企业电力营销精准度并降低运营风险,创新的电力增值服务能够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从而丰富企业收入来源。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可增强企业价格谈判能力、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升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完善的营销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从传统电能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最终实现经营模式升级和价值链延伸。
      (三)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优化电力市场营销模式是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改革可激励清洁能源投资并加速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差异化电价机制能引导用户选择绿色电力以推动全社会形成低碳用能习惯,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创新营销工具可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规模并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营销模式优化能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进而促进能源系统整体效率提升,市场化机制可激发用户积极参与需求响应以优化电力负荷曲线并降低系统调峰压力。完善的营销体系为构建新能源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奠定基础,创新营销模式有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转型,为达成“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二、新能源背景下电力市场营销的痛点难题与发展瓶颈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持续扩大,电力市场营销领域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新能源消纳机制不完善到营销手段单一,从用户服务体系滞后到数字化水平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准确把握发展瓶颈,对于科学制定优化策略、精准施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能源消纳机制不完善
      新能源消纳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市场化交易和价格形成两个核心方面。现行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未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缺乏灵活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致使新能源电量难充分参与市场化交易,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滞后阻碍市场在新能源消纳中发挥调节作用、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价格机制方面,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刚性较强未有效反映供需变化和发电成本,削弱主体参与积极性;需求响应机制未完全建立,缺乏有效价格激励政策引导用户主动调节用电负荷适应发电特性,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发电企业承担调频调峰等补偿机制不完善,影响系统调节能力 ;跨省跨区消纳通道受限,区域间输电通道能力不足制约新能源电力外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新能源消纳效率提升,亟须通过市场机制创新破解发展瓶颈。
      (二)营销手段和渠道单一
      目前电力市场营销手段和渠道明显呈现单一化特征,难以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格局变革。传统营销方式过度依赖线下业务办理以及人工服务模式,缺少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布局,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电力产品设计方面缺乏创新,没有针对新能源特点开发个性化电力套餐和增值服务产品,限制了市场开发的空间;营销策略存在同质化现象,没有基于用户用电行为和负荷特征实施精准营销,降低了营销的实际效果;市场推广手段局限在传统媒体宣传上,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品牌营销和用户互动,影响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电力交易方式比较固化,缺少灵活多样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无法适应新能源的交易需求;营销渠道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线上线下渠道协同不够,没能构建全方位的营销网络体系。
      (三)用户服务体系有待升级
      在新能源发展快速的背景下,目前现有的电力用户服务体系很难适应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当下服务模式依旧停留在传统被动响应阶段,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前瞻性服务规划,还未建立起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用户画像和需求分析能力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无法精准把握不同类型用户用电特征与服务诉求,进而影响到服务的精准度;智能化服务手段的应用存在明显不足,业务办理流程十分繁琐且服务响应速度缓慢,用户体验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用电信息服务存在滞后的情况,无法为用户提供实时用电数据分析与节能诊断服务,降低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完善且缺乏标准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增值服务开发力度不够且能源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未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能源服务需求;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需要提升,尤其是在新能源技术和市场知识方面储备不足,从而影响了服务质量。
三、构建新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突破
      面对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亟须系统性变革创新。通过健全市场化消纳机制与创新营销模式和手段及构建智能化服务体系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推动电力营销模式向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升级,这些创新举措将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助力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机制
      健全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机制需对市场规则、价格机制和交易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优化。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并建立适应新能源特点的交易规则,引入分时电价和峰谷电价机制来充分发挥市场在新能源消纳中的调节作用,构建灵活的需求响应机制并通过价格激励和补贴政策引导用户参与负荷调节以提升系统消纳能力。优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建立与市场供需关系相适应的价格传导机制,增强新能源发电市场竞争力,健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并完善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拓展跨区域消纳通道并加强省间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从而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创新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并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拓展新能源消纳渠道,建立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机制,优化新能源发电与用电负荷匹配来提高消纳效率,这些机制创新能有效提升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水平。
      (二)创新电力营销模式和手段
      创新电力营销模式和手段需立足新能源发展特点,以此推动营销方式全面升级。基于用户用电行为和负荷特征开展精准营销工作,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进行精细化分类并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拓展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渠道构建全方位营销网络体系,提供多元化的业务办理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开发个性化电力产品设计符合不同用户需求的套餐和增值服务,提升电力产品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创新市场推广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品牌营销与用户互动,扩大电力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范围,丰富电力交易品种,开发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满足市场多样化的电力交易需求。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围绕用户节能降耗需求提供一揽子方案。延伸电力服务的价值链条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实施灵活的价格策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这些创新举措将推动电力营销模式朝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构建智能化用户服务体系
      构建智能化用户服务体系需要围绕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来做全面升级。建立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并依据用户画像和行为分析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实现精准服务,推广智能化服务手段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在线客服和智能咨询等自助服务从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强化用电信息服务并搭建用能数据分析,平台为用户提供用电诊断和节能建议,以此提升用户参与度,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并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来规范服务标准进而提高服务水平,拓展增值服务范围并开发能效管理和设备运维等综合能源服务产品,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并加强新能源技术和市场知识培训,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建立智能化服务平台并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构建一体化服务网络,这些措施将推动用户服务体系朝着智能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型。四、结语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的优化属于系统工程,需从市场机制、营销创新、服务升级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通过建立健全新能源消纳机制、创新营销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数字化应用等措施,有效提升电力营销效率并促进新能源消纳。这既有利于电力企业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也能积极推动能源产业朝着绿色低碳转型,对达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创新,逐步完善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郑依秋.新能源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探讨[J].大众用电,2025,40(01):21-22.
[2]徐艺铭.电网企业新能源电力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5,(01):167-169.
[3]张成.基于新能源的电力市场营销的优化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24,(22):26-28.
[4]刘渊媛.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24):89-91.
[5]李开妍.新能源发展背景下的电力营销市场开拓策略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4,(09):108-110.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