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导向下的县级农业经济管理——以威海市为例
 

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导向下的县级农业经济管理——以威海市为例
吴城
作者简介:吴城(198911),女,汉族,研究生,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摘要】本文以威海市为例,探讨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下的县级农业经济管理。在政策扶持下,威海市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新类型实体企业不断壮大,科技水平提升。产业融合政策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链延伸升级及新产业培育。县级农业经济管理途径包括规划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农村电商与物流体系建设。研究表明,产业融合政策引领县级农业经济成效显著,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支持,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县级;农业经济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级农业经济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融合政策下,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威海市为例,研究产业融合下的县级农业经济管理,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一、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威海市在全县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也因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取得了显著效果。首先,农业生产水平稳定增长,拥有24.8万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拥有土地面积达290万hm2(公顷),预计到2023年底谷物产量达75.7万t(吨),增长了2.9%;其次,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并强化农业品牌创建,建立1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再次,鼓励开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成功创建“威海苹果”等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形象;最后,农业生产新类型实体企业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9家,农民合作社5132家,家庭农场2844家。同时,提升农业生产现代科技水平,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节水型灌溉机械使用量。


    二、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对县级农业经济的影响
    (一)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为推动威海市农林牧渔业多业融合,威海市发改委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手段提供经费支持,如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税费减免与资金扶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设立领域引导基金。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府引导,深化土地流转改革,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引进培养农林科技人才,设立科研机构推广新技术。此外,还依托自然与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三产协同发展。
    (二)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升级
    在产业融合政策引导下,县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产业融合经济模式。以威海荣成市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例,该基地实现渔业资产整合与全产业链发展,提升渔业附加值,并拉动物流、旅游等产业。荣成市还引导渔产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冷藏物流、休闲渔业等产业群体。
    威海农业生产亦发展良好,荣成依托政府支持,推动苹果业创新加工,开发高质量食品,并打造“荣成苹果”等地标品牌。
    与此同时,威海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政府扶持与科技进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已建多个加工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形成龙头引领、农户跟进的融合模式,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推动产业化高效运行。
    (三)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
    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为县级农业经济带来新机遇。山东威海环翠区福德庄村依托资源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吸引游客体验农事,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增长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
    同时,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为县级农业经济添活力。威海推广电商进农村,建设平台、开展培训,助农掌握技能、拓宽销路。借助电商,农产品可销往全国乃至全球,解决销售难题。此外,电商还促进农业信息传播共享,助农科学决策。威海多个县级区域实现电商全覆盖,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逐年上升,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导向下的县级农业经济管理途径
    (一)规划引领与政策支持
    首先,各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以科学规划明确目标与路径,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清晰导向。例如,荣成市依据当地农业资源与产业特点,制定详细规划,明确发展特色、生态和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该规划既明确产业方向,又细化措施与步骤,有力指导农业经济管理。
    其次,在规划引领下,各县级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支持,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环境。近年来,威海市各级政府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到大量政策与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推广、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同时,威海市出台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推动多元化发展。以文登区为例,该区充分利用上级支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在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的积极引领下,县级农业经济管理正逐步迈向现代化、高效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关键。威海地区各县级政府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首先,各县级政府深入调研市场需求,把握农业发展趋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荣成市政府依托当地海洋资源丰富、水产品加工技术成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形成集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一调整提升了农业产业附加值,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据统计,荣成市水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成为当地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其次,各县级政府注重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附加值。文登区政府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苹果、樱桃等特色水果种植,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举措,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在当地畅销,还远销国内外多地,为农民带来可观收益。文登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区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重要增长点。
    最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各县级政府注重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与效率。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方式,威海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各县级政府还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为农业经济管理注入新活力。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在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推动下,县级农业经济管理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视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威海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例如,《威海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精致农业载体平台,整合区域农业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带动有力的精致农业引领区。在此背景下,威海市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以乳山市为例,当地与企业合作建立花生示范种植基地,引入可降解地膜、智能杀虫灯、小型气象站和滴灌系统等先进种植技术和设备,实现花生种植机械化和智能化。这种科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通过企业与农户深度合作,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化发展,乳山市花生种植效益显著提升,每亩地可为农户带来1700 元以上纯收入。
    此外,各县级政府还应通过政策激励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威海市支持乡村振兴激励政策(试行)》明确提出,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托优势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例如,威海市设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海带、海参、牡蛎等优势产业链向高端化、高值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种政策支持不仅提升了农业产业科技含量,还通过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过程中,县级农业经济管理还应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例如,乳山市通过合作社和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服务,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还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了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电商与物流体系建设
    首先,在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推动下,县级农业经济管理不断探索创新,农村电商与物流体系建设成为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能、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威海地区各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与完善,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举措,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出乡村,迈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以乳山市为例,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打造了“乳山农产品电商平台”。该平台集农产品展示、在线交易、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销售途径。据统计,自平台成立,已累计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数千吨,销售额超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乳山市还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借助直播带货、网红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同时,各县级政府注重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建设冷链物流、完善农村交通网络、优化物流配送等措施,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环翠区作为威海市中心城区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建成多个冷链物流中心和农村物流配送站,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快速直达。据环翠区商务局数据,通过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该区农产品流通成本降低约 20%,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导向下的县级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首先,产业融合政策引领县级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目的在于推动县级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附加值提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县级农业经济管理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研究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 (08): 101-103.
[2]班立华. 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 [J]. 中国产经, 2023, (11): 141-143.
[3]苏晓勤.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优化 [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2, (11): 10-12.
[4]杜伟. 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 (08): 13-14.
[5]姚瑶.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J]. 营销界, 2019, (33): 13+20.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