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模式下社会资本投资控制全周期分析
刘伟超
作者简介:刘伟超(1991.5-),男,汉族,河南原阳,本科,工程师,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BOO 投资模式下码头建设成本控制
【摘要】建设-拥有-经营(BOO)模式属于高度市场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通过对某个渔港BOO项目开展实践研究,系统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不同阶段的投资控制特征。研究表明投资控制贯穿项目前期论证、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全过程,通过基础性控制来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通过过程性控制保障建设质量与投资效益,通过持续性控制实现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研究成果显示构建系统化的投资控制体系、创新控制方法并建立评估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全周期投资成本15% -20%,对提升BOO项目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BOO模式;社会资本;全周期投资控制;投资效益;风险管控
引言
BOO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形式,社会资本在项目整个存续期拥有资产并持续经营获益,和传统BOT、BLT等模式相比较,BOO模式私有化程度更高且实现建管护一体化,该模式赋予社会资本更大经营自主权,同时也要求其承担更多市场风险和运营责任,怎样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有效投资控制,平衡投资收益与风险成为社会资本方重要课题。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政策形势,构建科学的投资控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某渔港BOO项目实践,系统分析全周期投资控制特征并探索优化路径,为社会资本参与BOO项目提供借鉴。
一、BOO模式下社会资本投资控制的全周期特征
(一)投资前期的基础性控制分析
投资前期做好基础性控制是BOO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投资效益如何,基于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开展深入调研,科学论证项目投资价值和建设规模十分重要。以某渔港BOO项目作为实际例子,通过对现有渔港码头利用率、渔船停靠习惯和补给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把码头数量从10座优化到16座,从而提升了项目服务能力;同时针对渔港油库规模,结合渔船加油需求和审批政策,将规模从0.9万方提升到1.2万方,使年服务能力达到1200艘渔船;在土地政策方面,通过优化用地方案把部分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降低土地出让金的金额达到1500万元,项目公司还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政策。在前期获得土地出让金奖励、税收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措施,通过完善投资回报机制设计实现投资风险的合理分担,基础性投资控制的有效实施为项目建设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项目公司还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政策分析,及时识别和应对可能影响投资效益的外部因素,确保投资决策的前瞻性和适应性,为后续建设和运营阶段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建设期的过程性控制分析
建设期的过程性控制着重关注设计优化和施工管理这两个关键环节。在设计阶段通过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把单一加油功能升级成加油加冰一体化服务模式,同时优化突堤码头宽度进而降低工程投资达2500万元,针对制冰工艺选型运用全费用周期理论对盐水制冰、板冰等方案开展技术经济比选,选用契合市场需求且运营成本较低的盐水制冰工艺,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深入研究施工工艺将顺岸码头临时边坡防护从喷锚混凝土支护优化为模袋砂浆支护从而降低施工成本。通过优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把8米永久钢护筒改成4米临时钢护筒,有效节约了工程投资,同时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和签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现场签证以确保实现投资控制目标。项目团队建立了动态成本跟踪机制,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进度与成本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投资偏差。在材料采购环节实施集中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控制材料成本波动风险。同时强化质量管控体系,通过提前介入设计审查和施工方案评审,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损失。项目还引入了绿色建造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通过科学的过程性控制,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运营期的持续性控制分析
运营期的持续性控制是BOO项目投资效益实现的重要保障。建立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渔港码头作业、冷链物流以及加油加冰等业态协同运作。在码头运营方面采用智能化调度系统,可优化渔船停靠和补给流程,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渔民补给成本;针对油库管理通过设计方案优化,能将油库危险源等级从重大危险源调整为一般危险源,减少运营期间监管压力和检查频次以保障油库持续稳定运营;在冷链物流环节建立完善温控系统和质量追溯体系,可降低储运损耗并提升冷链物流效益。项目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制定灵活收费机制和优惠政策,实施差异化收费策略吸引渔船集聚,培育市场规模;同时通过建立渔港运营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渔船停靠规律、物资补给需求和市场交易特点进行深度挖掘,为运营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项目还积极探索数字化运营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和预防性维护,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修成本;在财务管控方面,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体系,定期开展投资回报分析评估,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运营成本的持续优化。持续性投资控制的有效实施可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营和投资效益持续提升。
二、社会资本投资控制的全周期优化路径
(一)投资控制体系的构建
构建社会资本投资控制体系要着眼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起分层级且全方位的控制框架。在组织层面上,需设立投资控制领导小组,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责来强化组织保障。在制度层面,要制定投资控制管理制度,细化各阶段控制要点以规范控制流程。以某渔港BOO项目作为例子,建立起覆盖投资决策、建设实施以及运营管理的三级投资控制体系。决策层设立投资评审委员会,负责重大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工作。执行层成立工程管理部和运营管理部,分别负责建设期和运营期投资控制实施。监督层设立投资监督组,对投资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建立投资控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各层级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通过定期召开投资控制专题会议,及时解决控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投资控制信息及时传递和反馈,确保各层级各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有机衔接,为项目投资效益持续提升提供系统保障(图1)。
.jpg)
(二)投资控制方法的实施
投资控制方法实施要结合项目具体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式。在投资决策阶段运用敏感性分析法,测算不同投资规模与建设方案对项目效益的影响,以此科学确定投资方案。针对渔港项目油库规模优化,通过测算不同规模下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结合市场需求预测确定最优投资规模;在建设阶段采用限额设计法和价值工程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而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设计施工运营阶段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提升投资控制精细化水平;在运营阶段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运用作业成本法细化各业态成本构成,实现精准成本控制。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渔港各业态协同运营和智能管理,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投资效益,针对油库运营采用智能加油系统把计量方式由体积改为重量计量,更贴合渔民使用习惯,在码头作业方面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加油加冰一体化作业,将单次作业时间从原来90分钟缩短至45分钟,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和渔民满意度。项目还建立了投资控制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阶段投资控制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和方法,通过引入第三方审计和评估机构,确保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专业支撑。
(三)投资控制效果的评估
投资控制效果评估是检验控制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实现控制目标与效果的动态对比,以某渔港BOO项目为例,通过投资控制优化,在多个维度取得显著成效:
.jpg)
通过对项目实际数据的分析,投资控制措施在规模效益、投资节约和建设优化等方面均取得实效。在规模效益方面,通过科学论证优化项目规模,提升了项目服务能力;在投资节约方面,通过土地性质调整和工程方案优化,实现投资成本的有效降低;在建设优化方面,通过创新施工工艺,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通过将加油码头升级为集加油加冰于一体的智能化码头,减少了渔船作业时间,提升了运营效率。项目通过优化油库设计方案,成功将重大危险源降级为一般危险源,显著降低了运营期间的监管成本和检查频次,为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提供了保障,这些量化指标和优化成果为持续改进投资控制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社会资本参与BOO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结语
基于对某渔港BOO项目的实践研究,揭示了社会资本投资控制的全周期特征和优化路径。研究表明,在投资前期,社会资本通过科学论证项目定位、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优化融资方案,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在建设期通过设计优化、施工管理和变更控制,实现投资的过程性管控;在运营期建立长效运营机制,持续优化运营成本。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投资控制体系,创新控制方法进而加强过程管理,社会资本可有效降低项目全周期投资成本。实践证明,全周期投资控制是提升BOO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这对于社会资本参与BOO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汇江,王海峰.集中建设模式下高校基建项目投资控制研究[J].科学咨询,2025,(05):29-33.
[2]管明荣.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国企投资中的应用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4,35(22):125-127.
[3]杨宇飞.EPC建设模式下加强投资控制的必要性及措施浅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4,(31):37-39.
[4]王炎.BOO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3.
[5]张亚楠.基于企业管理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