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老凤祥国际化战略演进与发展路径研究
 

老凤祥国际化战略演进与发展路径研究
李军

      【摘要】作为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老字号品牌,老凤祥历经177年发展,逐步从上海本地银楼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本文以历史演进为线索,将老凤祥的国际化进程分为雏凤初鸣、金凤展翅、凤舞九天及展翅高飞四个阶段,系统剖析其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选择、实施路径及面临的挑战,总结老字号品牌国际化的独特经验,为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老凤祥;老字号品牌;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引言
      2003年,上海珠宝黄金首饰市场正经历激烈竞争,本土品牌在港资品牌与国际奢侈品牌的双重冲击下举步维艰。老凤祥敏锐地捕捉到香港市场萧条背后潜藏的战略机遇,决定以香港为窗口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反哺内地市场。从外滩边的“凤祥银楼”到全球布局的民族品牌,老凤祥的国际化之路既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实现品牌价值升华的内在需求。
一、雏凤初鸣(1848年—2000年):海派基因的形成与国际化萌芽
      (一)诞生背景与早期国际元素的融入
      1848年,老凤祥前身“凤祥银楼”诞生于上海外滩大东门,恰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进入“五口通商”时代,“十里洋场”成为国内外客商汇聚之地,银楼生意异常火热。此时的上海不仅有本土银楼,还吸引了英国“新利”、瑞士“永昌”等外资银楼入驻,形成中外品牌竞争与交流的格局,这一环境注定老凤祥从创立之初就与国际元素紧密相连。
      1905年,“凤祥银楼”改号为“老凤祥银楼”。1919年,费祖寿接管家业后,推崇“丹凤朝阳,百鸟朝凤”的经营理念,坚守“成色准足、款式新颖、公道诚信”的品质准则。他常派“跑堂”深入十里洋场的社交场合,观察洋行大班、外国旅居者及达官贵人佩戴的新款饰品,并主动向德国“双龙”、法国“乌利文”等外国银楼学习先进工艺与设计理念。
      在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中,老凤祥开发出“满汉全席”首饰、中西镀金、点翠珐琅、法式戒、七星戒等兼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审美特色的产品,开创了饰品业的海派先风。20世纪30年代,老凤祥进入鼎盛期,总店库存黄金达数万两,日销黄金数千两,成为品质与时髦的代名词。英籍商人“犹太大亨”哈同的夫人罗迦陵、宋美龄、章士钊、杜月笙等均为其忠实客户,这彰显了品牌的工艺实力与国际认可度。
      (二)历史波折中的韧性发展与国际化探索
      1948年,老凤祥因国民政府政策被迫歇业,直至1951年由新中国政府出资收购老凤祥,原班人马陆续归位,品牌得以延续。1958年至1978年,老凤祥进入调整期,业务范围从传统黄金珠宝首饰向现代工艺美术品转变,这为品牌注入新活力,也拓展了产品的文化内涵。1985年,“老凤祥银楼”名号恢复,标志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品牌重新确立了市场地位。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浪潮推动老凤祥加速改制:1993年更名为上海老凤祥首饰总厂;1996年重组为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同年建立职工持股会,通过产权改革激发企业活力;1998年改制上市,珠宝首饰逐渐成为主营业务,为后续市场化与国际化奠定了资本基础。      
      这一阶段,老凤祥已通过间接方式参与国际市场。黄金外贸开放后,老凤祥开始承接香港各大银楼的龙凤手镯订单,为香港市场打造高端金手镯。香港大户人家婚嫁必备的龙凤镯多出自老凤祥工匠之手,这一业务成为品牌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积累外贸经验的重要途径。      
      (三)国际影响力的初步显现
      老凤祥始终未忘自己海派身份,时常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1999年,世界黄金协会举办的“亚洲千禧永恒金设计大赛”中,老凤祥在20余个奖项中斩获15个,其中3套首饰被南非黄金博物馆收藏。这一成就标志着老凤祥设计与工艺水平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极大提升了品牌国际知名度与自信心,为后续国际化发展奠定心理与声誉基础。
二、金凤展翅(2001年—2012年):“三敢”精神引领的国际化探索
      2000年左右,国际一线珠宝品牌在上海“攻城略地”,国人开始推崇外来品牌,本土首饰品牌遭冷遇。老凤祥面临诸多困境:传统国企思维导致产品更新率低,一款产品数年不变;设计款式与外来品牌相比显“土气”;促销队伍激励机制不当,服务态度生硬等。
      老凤祥意识到必须抛弃老字号的傲气,走出国门,到市场大海中竞争,向港资品牌、国际大牌学习。公司逐步明确了国际化双重目标,不仅追求销量,更要学习欧美先进设计理念与产品创新思维,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将老凤祥打造成世界名牌。“敢想、敢做、敢突破”的精神成为老凤祥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以香港为起点的市场考察与品牌布局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黄金市场优势独特。1974年撤销黄金进出口管制后,连贯亚、欧、美市场,形成“伦敦金市场”,成为世界主要黄金市场之一,构建起金银贸易、“伦敦金”、黄金期货三位一体的立体市场。
      2003年,老凤祥团队考察香港铜锣湾、旺角等地珠宝门店,对其密集分布、新颖款式、豪华装修、体贴服务及品牌保护意识印象深刻,认识到“黄金珠宝是心理消费产品,价格含品牌溢价,消费体验影响购买决策”。这一认知推动品牌加快国际化学习与保护步伐。2005年起老凤祥陆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构建全球品牌保护网络,为市场拓展奠定法律基础。
      (二)技术团海外取经与设计理念升级
      意识到自身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后,老凤祥从2003年起,每年派遣设计、管理、销售团队赴意大利维琴察、瑞士巴塞尔、西班牙马德里、德国慕尼黑、日本东京等世界珠宝时尚地标考察,学习顶级饰品的设计制作与管理经验。
      瑞士巴塞尔“BASELWORLD”被誉为奢侈品界的奥斯卡,是全球珠宝钟表领域最大的展会与市场风向标。老凤祥团队在此感受到的冲击远超香港:香港市场多为黄金饰品,而欧美以钻石、铂金饰品为主,其前卫审美、顶尖工艺、高难度切工远胜香港同行。持续考察让老凤祥更清晰认识差距与目标,加快与国际接轨,推动设计理念更新与产品创新提速。
      (三)国际展会中的品牌亮相与市场拓展
      老凤祥深知,人员出国学习只是基础,产品走出国门才是国际化关键。为此,充分利用国际珠宝展与海外热点事件展示品牌形象:2007年独家冠名香港维多利亚港“老凤祥之夜”,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借国际关注事件提升知名度;2008年签约赵雅芝为代言人,共同出席国际珠宝展,利用明星效应增强吸引力;2011年起每年两次参加香港国际珠宝展,将其作为学习交流与品牌展示窗口,为进军香港市场打基础。
      美国是重点布局市场,2006年起带着“让老凤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老凤祥”的愿景,连续参加拉斯韦加斯JCK国际珠宝展,并在JCK杂志登广告,刮起中国旋风。2008年6月的拉斯维加斯展会上,老凤祥以中式木刻挂壁、格子窗、青铜器、兵马俑摆件、大红灯笼等元素布置展台,极具辨识度;展出产品既有欧美风格摆件,也有针对美国市场的时尚足金首饰,广受好评。
      2006至2011年,老凤祥推出的足金龙凤手镯、K金、金木组合、银瓷组合、硬金、足金摆件等系列产品,在国际展会上均一上柜就被订购一空。2018年6月拉斯维加斯展会五天销售额近2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外,展会还带来意外收获——部分海外客户委托加工金品、定制高端金器银器,成为国际化的另一途径。
三、凤舞九天(2012年—2022年):海外实体店布局与品牌国际化进阶
      老凤祥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3至2012年,品牌将更多精力投入本土规模化,包括股权改制、组织架构调整、产品与工艺创新、境内销售渠道扩张等。境外扩张缺乏门店支撑,品牌国际化故事急需说服力,公司决定加快海外实体店布局。
      (一)加盟合作模式:悉尼首家海外店的突破
      2012年,老凤祥境外首家特许专卖店澳大利亚悉尼店开业,标志百年老字号正式拉开境外市场实体布局帷幕。悉尼店聘请知名设计师装潢,确保门店形象与国际顶级品牌接轨;店内产品针对当地偏好精挑细选,展现原创设计与高端品位,为后续境外门店树立标杆。
      (二)香港市场的深度开发:文化桥梁与资本平台
      2012年,老凤祥虽稳居大陆珠宝市场首位,但面对奢侈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公司意识到突破传统老字号形象,成为世界级大品牌,是摆脱被动局面的关键。
      香港因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且具有浓厚国际文化积淀,成为老凤祥走向国际的最佳窗口。2012年老凤祥珠宝(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起公司在九龙、港岛、新界全港三区的铜锣湾、旺角、尖沙咀等核心地段扩店,通过香港传播品牌文化、银楼文化。
      为扎根香港市场,老凤祥采取系列本土化举措:聘请香港本地人担任主要管理与促销岗位,更好适应市场;关键岗位由上海总部派人,融合上海管理方针与香港本地银楼管理方法;增资扩股吸收本地人作为股东,实行股份合作制,极大调动积极性。此外,通过香港银行低息贷款筹集资金,低廉利息成本带来更大利润空间,使香港成为文化传播与资本运作的双重平台。
      (三)北美市场的战略突破
      美国是全球最大珠宝消费市场,引领时尚潮流,但中美市场差异显著:中国黄金饰品占比超80%,美国钻石饰品占比达70%以上。针对这一特点,老凤祥制定差异化策略。
      2013年老凤祥珠宝美国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开业,使中国老字号站上全球顶级购物街区。老凤祥在此开店,既宣传品牌,又彰显民族品牌实力,让境外消费者感知其定位——来自中国的珠宝品牌品质与款式比肩国际一线。为迎合高规格消费群体,店内产品突出奢华性,以铂金、钻石、彩宝为主。但华侨更关注传统黄金饰品,故老凤祥逐渐关注华人聚居区。2018年纽约法拉盛店开业。法拉盛及周边有近60万华人,门店销售稳定且快速盈利。
      2015年老凤祥加拿大首家银楼在温哥华艾尔伯尼街开业,是“民族化、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每一家海外银楼都是品牌的金字招牌与活广告,老凤祥针对不同市场因势利导,通过推广活动、调整货品配比、融通资金渠道,让海外门店逐步成熟。2016年11月,首场温哥华“高端翠钻珠宝国际营销VIP鉴赏会”举行,在华人和外国友人中引起轰动。2020年8月,温哥华老凤祥逆势扩张,在华人众多的列治文中心开设第二家店,宾客络绎不绝;2022年银楼入驻西温哥华ParkRoyal购物中心,成功下沉加拿大市场。
四、展翅高飞(2021至今):挑战应对与战略升级
      (一)国际化进程中的瓶颈
      老凤祥的出海之路势必遇到艰难与阻碍,这也是很多老字号的通病。老凤祥向国际著名品牌发展的战略稳步推进,但境外扩张速度慢于预期:2012年至今国内门店从3500多家增至近6000家,境外门店开设18家。总结来看,瓶颈主要有三:
      文化差异阻碍发展。国内外人文环境差异导致意识形态不同。欧美消费者普及、尊重、赞美艺术,重视手工价值,对珠宝认知深刻,能清晰阐述所购珠宝的价值;国人则多认品牌、重门面。在奢侈品观念上,国人更看重珠宝材质,玉石即使雕工一般,只要质地好也受认可,反之则不愿支付高溢价;欧美市场更看重工艺,部分品牌工艺价值是材质本身的几倍。
      国际人才储备不足。民族品牌要打开全球市场,需大量精通中国传统饰品文化、工艺技术,且熟稔当地语言、文化,擅长推介与海外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些需长期积累。只有更多国际化人才加盟,才能让老凤祥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将品牌运作、门店管理、售后服务发挥到极致,而这正是老凤祥传统人才建设的短板。
      传统品牌刻板印象。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信任度低于英、瑞、意、美、日等国品牌。中国整体品牌影响力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品牌源于精英阶层背书,谁占据生活方式制高点,谁就拥有品牌话语权。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品牌属第四、五层心理需求,用于彰显身份与赢得尊重。只有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完成,并抓住数字化机遇领先全球之后,中华民族才能在品牌话语权上占领制高点,逐步消除刻板印象。而作为心理消费占比较大的珠宝首饰品牌,更难以快速抢占海外消费者的心智。
      (二)华人圈,海外群体的市场潜力
      老凤祥当前境外门店的主要客户群体依然是海外华人。近年来,国内高净值人群出国出境频率增加,为老凤祥的境外市场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外留学生群体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他们出于对家乡的思念,更倾向于购买中国品牌产品,带来直接消费力;另一方面,他们作为熟悉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成为老凤祥在海外的潜在推广者。这批精通外文、融汇中西的新时代人才,为老凤祥的海外持续扩张提供了人才储备潜力,也为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运营注入了活力。
      (三)重整合,以文化融合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的融合,是老字号出海的抓手。品牌要与海外市场建立新链接——文化的链接、与年轻人的链接。海外市场在文化习俗、营销传播、法律法规、消费习惯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因此人群定位、产品设计、价格策略、企业形象等需因地制宜,实行本土化融合运营。在珠宝首饰的金银细工领域,中国拥有远超西方的历史积淀和庞大体系。即便在当今黄金首饰工艺中,中国在文化题材创意的体量和技艺储备上,仍是欧美国家难以企及的。
      老凤祥的首饰文化体现的是和美与喜庆,与中国文化中“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内核高度契合。品牌将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特色元素,通过创意产品将中式美学传递给全球;也将融合海外文化,优化开店选址战略,调整经营思路与推广方式,以全球化产品创意讲好老凤祥故事。
      (四)借东风,布局东南亚新兴市场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老凤祥计划进军东南亚市场及沿线国家,目标成为大中华地区珠宝饰品品牌领导者。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因持续开放而快速增长,激发了强烈的黄金需求。过去10多年,东南亚黄金珠宝需求量稳步上升,每年东盟十国黄金消费量达300多吨,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市场潜力巨大。
      东南亚市场具有独特优势。新加坡作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政府免除黄金相关税费,便于全球黄金贸易开展。泰国消费者对黄金首饰喜爱度高,市场容量广阔。马来西亚的免税政策则为黄金珠宝产业提供了宽松环境。东南亚华人数量众多且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黄金饰品的传统偏好与老凤祥的产品定位高度匹配。当地市场以14K、18K、22K黄金为主,款式相对单一,这些特点为老凤祥的市场切入提供了空间。
      (五)数字化,借力新媒体拓展海外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海外营销方式发生变革,不再局限于纸媒、地铁、展会等传统渠道。海外KOL网红营销凭借粉丝高忠诚度、高信任度、精准触达率和转化率,以及相对较低的营销成本,逐渐成为主流推广方式。
      在海外社媒平台中,FaceBook、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应用普及率极高。老凤祥计划重点布局海外KOL营销,通过与海外博主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当前数字化时代,中国在营销数字化领域已领先欧美,为老凤祥实现国际化“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
五、结语
      “敢想、敢做、敢突破”,这七个字是品牌发展的核心精神,在全球化市场中将继续引领其深化国际布局。老凤祥已制定中长期目标:到“十四五”营业收入规模突破800亿元,境外市场占比超6%。
      从历史上的一束光,到如今的一道光,老凤祥的愿景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凤祥;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有老凤祥”,让华彩国韵闪耀世界。尽管部分境外门店面临短期盈利压力,但老凤祥坚信,以向世界传送中国的和美文化为使命,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前进的步伐。老凤祥将加快国际化节奏,争做中国文化出海的排头兵。
      凤翔世界,龙腾四海。177年过去,这只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凤凰已飞入全球亿万个家庭,而老凤祥的国际化之路,仍在继续。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