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潮州市民企融资次序优化研究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潮州市民企融资次序优化研究
本文系2024 年韩山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融资次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XQW202409)的研究成果。
苏秀榕
作者简介:苏秀榕(1992-),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助教,金融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摘要】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次序合理性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其融资呈现“银行贷款主导-民间借贷补充- 内源融资待释-股权融资滞后”特征,且实际行为与偏好存在错位。该次序由企业信用不足、金融供给约束、政策适配性低及股权融资门槛高等因素共同导致,存在债务风险高、内源支撑弱、政策利用不足等局限。基于融资优序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增强内源性融资、优化信贷工具、提升政策效能、拓宽直接融资等建议,为企业决策及“百千万工程”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千万工程”;民营企业;融资次序
    引言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作为粤东枢纽城市,潮州市肩负着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民营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资金可得性问题,更有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选择失衡等深层次挑战。
    当前,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的研究多聚焦于“能否获得融资”,而对“如何科学安排融资次序”的关注相对不足。融资次序更能体现企业面对多元融资工具时的理性决策,既影响短期资金效率,也关乎长期资本结构稳健,兼具理论与现实价值。研究潮州民营企业融资次序的形成机制与优化路径,有助于企业优化融资决策,也为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和服务“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提供支持。
    本文以潮州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融资优序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系统梳理其融资次序的现实特征、结构性问题以及深层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一、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次序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融资次序现状
    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行为呈现“银行贷款主导-民间借贷补充- 内源融资待释-股权融资滞后”的结构。调查显示,在民营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民间借贷,内部融资和私募股权融资占比较低。但企业在未来融资意愿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偏好顺序:私募股权融资> 内部融资> 银行贷款> 民间借贷。这一反差暴露出融资“可得性”与融资“优先性”之间的矛盾:企业虽已认识到股权融资的优势,却受限于信息匮乏、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记录薄弱、银行担保要求严苛、资本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等现实因素,实际操作中仍难以摆脱原有路径,依旧依赖传统融资方式,缺乏对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探索,导致融资方式较
为单一。
    (二)现有融资次序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部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占比已超50%。在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强、担保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这种高度依赖债务融资的结构提高了财务杠杆与违约风险,影响企业稳健发展。内部融资虽具自主性,但受利润水平、现金流及资本沉淀周期限制,难以支撑企业在技术改造、产能扩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致使其融资能力与发展目标不匹配。此外,企业融资决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常依赖惯性与经验判断,未能根据发展阶段、行业特性和经济环境作出系统性优化,容易引发资金错配、削弱应变能力。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企业融资需求日益多元,而融资结构的静态性与封闭性难以适配这些新需求。
    (三)融资次序形成的深层原因分析
    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潮州市民营企业当前融资次序结构的形成,是企业内因、金融供给侧约束与政策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1. 企业内因制约
    调查显示,超过五成企业缺乏规范财务报表,治理水平偏弱,难以进入征信体系,也难以申报政策性贷款和股权融资。企业决策偏向“实用主义”,重视“融资速度”与“成本”,相对忽视“控制权稀释”或“流程透明”等非经济性因素。在融资受限或资金紧缺时,企业往往转向高效但成本高的民间借贷,体现出对短期生存需求的务实态度。多数企业偏好内部融资,以控制成本和风险、避免外部干预,这种情况在家族型、小微企业中尤为突出。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2.01% 的企业能依赖内部融资,反映出这一偏好受限于盈利与现金流状况,难以成为主导方式。
    2. 金融供给侧约束
    银行贷款因利率低、规模大且审批规范,仍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首选。2025 年一季度,潮州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73.90 亿元,同比增长17.01%,足见银行信贷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但银行体系仍面临三大障碍:41.63% 的企业反映担保困难,22.01% 认为贷款额度不足,20.57% 觉得融资成本过高,特别是对轻资产和小微企业来说,这些问题严重制约融资。同时,贷款期限错配问题突出,36.84% 的企业希望延长贷款周期,但大多数金融产品仍以短期为主,导致企业陷入“短债长用”,现金流承压,不得不转向民间资金。
    3. 政策效能障碍
    尽管政府联合金融机构构建了多层次融资支持体系,但信息不对称与政策适配问题影响了政策效能。一方面,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偏低,近三分之一企业“完全不了解”相关政策,表明传导链条存在断点,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解读能力和申报技巧,导致“有政策-少申报-难落实”。另一方面,政策门槛较高,与中小企业实际条件不匹配,企业在资质、信用、财务等方面达不到政策标准,限制了政策的实际落地。
    4. 股权融资瓶颈
    股权融资在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对股权融资持谨慎态度、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以及服务支撑体系薄弱。首先,从企业自身来看,家族式管理模式较为普遍,不少企业主担忧股权稀释会削弱控制权,引入外部投资者则可能打破原有的治理平衡。
    此外,许多企业缺乏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对股权融资所能带来的资源整合、治理优化等附加价值认识不足,因而更倾向于维持控制权稳定的债务融资方式。其次,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股权融资对企业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多数中小微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盈利能力波动较大、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最后,从服务支撑层面看,本地专业股权融资服务机构相对匮乏,企业获取融资信息和对接投资者的渠道有限,且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培训、辅导体系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在商业计划书撰写、估值谈判和合规改制等关键环节经验不足,即便具备融资意愿,也难以有效落地推进。
    二、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次序的优化路径
    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潮州市民营企业面临融资渠道适配性不足、资金来源配置效率不高等现实困境,优化融资次序已成为提升融资效能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本文基于调研与实践观察,提出如下优化路径:
    (一)增强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夯实资金安全底盘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通常优先选择内源性融资,以避免控制权被稀释。当前,潮州市部分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利润再投资机制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难以支撑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持续性资金投入。鉴于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方面,完善企业盈余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将利润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战略性项目中。可结合潮州支柱产业的特点,对进行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的企业,提供税收递延政策及专项补贴,提高内源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与现金流统筹能力,推动建设现代化财务体系,如引导企业搭建预算管控平台,运用专业的财务分析工具,优化内源资金的配置与循环,为企业成长与扩张夯实资金基础。
    (二)推动银行信贷成为常态化优先融资工具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在成长期至成熟期,企业信用积累逐步增加,具备较强的债务承载能力,在此阶段,银行信贷应成为核心融资方式。然而,在潮州的实际情况中,尽管银行贷款是主要融资渠道,但受担保不足、银行对中小企业风险识别能力弱等因素影响,未能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银企对接机制,依托“百千万工程”平台,建立针对潮州民营企业的专属服务通道,定期举办特色产业银企对接会,推动信息共享与项目对接常态化;二是推动银行产品结构转型,结合潮州产业特点,推广基于企业信用评级、现金流预测的信用类融资工具,破解“重资产才能贷”的困境,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三是构建成长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鼓励银行根据潮州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的授信策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的精准度与时效性。
    (三)提升政策性融资工具的可获得性与结构引导效能
    政策性资金能够为初创期与转型升级期企业提供“准公共品”性质的过渡性融资支持,但从融资优序角度来看,企业在非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参与意愿较低,这往往受限于信息、能力和制度门槛。因此,应着力提升政策工具在企业融资结构中的战略引导与阶段适配性:一方面,从供给侧加强财政金融协同,结合潮州产业发展规划,构建“政银担”覆盖融资全流程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政策工具的包容性与精准性;另一方面,从需求侧降低企业获取门槛,建设专门的政策匹配推荐系统与智能申报平台,整合潮州本地的政策性资金信息,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服务,指导企业规范准备申报材料,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和覆盖面;此外,定期对政策工具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向成长性强的产业,实现财政资源“有为而精准”的结构优化。
    (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资本结构前移与多元化
    在成熟期与再成长阶段,企业资本需求呈现出高额、长期与战略导向性等特征。融资优序理论指出,此阶段若企业估值较高、治理稳健,往往更有能力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扩张灵活性[4]。然而,调研显示,潮州市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直接融资意识与渠道,资本市场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对此,需从多维度发力:一是推动设立潮州本地的产业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政策性股权资本工具,通过参股、配资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填补股权融资“第一轮资金”缺口;二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与对接,针对潮州的“专精特新”企业、新能源企业等优质民营主体,提供上市辅导服务,推动其通过新三板、北交所、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渠道实现直接融资,形成“早期股权+ 中期债务+ 后期上市”的融资梯次机制;三是建设潮州市本地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生态圈,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机构入驻,打造适应初创期与成长期企业的资本供给体系,推动股权融资在潮州市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中实现从边缘到核心的战略跃升。
    三、结语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潮州市民营企业融资次序的结构性矛盾已制约产业升级。破解关键在于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夯实内源底盘、优化信贷供给、激活政策效能、拓展股权渠道。未来需深化政企银协同,打破信息与制度壁垒,以科学融资次序筑牢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 潮州发布. 今年一季度,潮州贷款、存款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三和第六[EB/OL]. 潮州发布,2025-04-30[2025-07-24].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4/30/c11246047.html.
[2] 黄月燕,刘昊. 温州市民营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及优化路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21(2): 19-23.
[3] 韩素兰.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的金融制度分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 28(11): 43-45.
[4] 张璟,刘晓辉. 融资结构、企业异质性与研发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 (1):75-86.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