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策略研究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策略研究
朱丽萍
作者简介:朱丽萍(1984.6-)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杭州富阳水务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力持续推进体制改革,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至关重要,但管理活动复杂多样,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增加了固定资产风险,易造成损失,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国有企业需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准确识别风险,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预防风险,提升管理水平,保障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分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管控策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成因;管控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对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若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易引发风险,阻碍企业正常发展。当前,部分国企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不足,增加了风险发生概率。为此,国企需完善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深入分析风险成因,针对性采取管控措施,提升防控水平,确保管理效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风险的防控水平,进一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风险
    (一)业务风险
    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业务风险:一是制度层面,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缺乏明确控制手段、岗位职责与流程说明,异常控制不足且与实际脱节,未构建完整培训与操作规范,管理缺乏标准。二是台账管理,固定资产台账更新不及时、不准确,未全面记录设备寿命周期,难以确定经济寿命与最佳更新时机。 三是资产价值,长期存放致物品损坏、变质等而贬值;维护记录更新不及时,维护计划缺失,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缩短寿命,影响生产。四是责任划分,资产管理责任人不明,使用者与管理者职责模糊,资产使用维护中责任难落实。 五是保险方面,未依设备性能、重要性判断是否投保,遭遇事故、灾害或盗窃等,所有者将面临高额维修费用或设备全损风险。
    (二)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财务风险问题,主要源于两方面:
    首先是核算不规范。部分单位仅设固定资产总账,未按规定建立明细账,无法准确记录资产数量和价值等信息;资产购置、调拨、报废时账务处理不及时、不准确,造成账实不符;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部分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政策解读不到位,影响核算准确性。
    其次是数据失真。管理制度不科学,折旧计提随意,导致账面数据与实际脱节,影响财务报表真实性,误导税务、利润分析及投资决策;资产流失或盘点不准,资本预算和资源配置缺乏真实数据,造成资金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合理。
    (三)监督风险
    首先,监管机制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各环节需有效审查与监督,但部分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或虽有机制但执行不力;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无法形成有效约束。其次,信息化建设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影响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四)决策风险
    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等重要决策未经充分论证和审批,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如重复购买、盲目采购、“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采购等,造成资源浪费和资金损失。
    (五)衔接风险
    相关国有企业未进行跨部门信息传递,如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未将《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传递到资产管理部,资产管理部未对需报废的设备进行评估,无法确认设备的状态,影响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是重要支柱。但部分企业管理理念传统,发展时更重经济效益提升,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不规范,易引发固定资产风险。此外,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业绩考核时未充分考虑资产运营情况,也未将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纳入考核体系。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分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知,管理风险产生与企业缺乏完善制度有关。部分企业未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制度,导致管理缺乏依据,增大风险发生概率。当下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国企发展环境不断变化,需紧跟市场创新管理制度。但一些国企未能及时更新管理体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度规范约束作用难以发挥,影响管理落实,无法有效防范风险,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三)监管执行不够到位
    从部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看,其监督体系尚未健全,导致监督力度不足,难以确保各项决策有效落实。同时,监管执行不力,实际工作中无法充分获取反馈信息,易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此外,部分企业未及时在内部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监管工作效果不佳、力度欠缺,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四)决策水平有待提升
    结合实际,部分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决策上易失误,影响资金周转,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资金风险。制定决策时,企业需考虑资金状况和未来需求,合理决策。因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对投资决策正确性至关重要。同时,财务人员要做好预算编制,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若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数据失真,就易导致决策失误,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成效。
    (五)信息化建设缺乏
    因缺乏统一信息平台,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沟通不畅,易出现数据不一、重复工作等问题。比如,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价值统计有差异,导致财务报表失真;采购部门采购新资产时,难及时掌握现有资产库存和使用情况,造成重复采购。手工录入数据易出人为错误,如填写错误、遗漏,致固定资产信息不准。管理效率低、数据不准确,企业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时间管理固定资产,增加运营成本。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管控策略
    (一)提升资产管理意识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需提升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使其重视风险管控。具体而言,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企业要全面统筹规划,结合市场变化与政策要求,科学制定管理方案,确保资产合理使用。同时,要考虑行业趋势与企业改革需求,创新管理模式,运用先进技术,更新管理理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产价值。
    为此,国有企业应重视管理人员能力提升,提供学习机会,助其掌握先进理念与方法并应用于实践,提高管理成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重要基础,关乎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地位,落实各项工作,协调固定资产、财务与资金管理,增强部门联动,管控资金风险,发挥管理重要作用。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有效管控风险,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制度能正确指导管理工作,为工作实施提供依据,确保管理规范高效。
    为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健全管理体系,梳理并更新制度内容,发挥其规范约束作用。具体而言,建立制度时,企业要考虑运营状况和管理工作需求,合理调整内容,为风险管控奠定基础。同时,全面考察固定资产情况,尤其掌握出售、出租状况,建立相应制度,规范资产购买与运用,做好报废、售卖等环节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此外,企业要重视内部风险管控,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严格管理项目投资与资产评估等工作,避免盲目投资,防止固定资产受损。
    (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对国有企业来说,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规避相关风险,需在管理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要全面强化监管,严格依照政策要求,充分评估监管效果,健全监管机制。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要做好详细规划,明确监管范围与内容,了解工作要求,有效利用企业固定资产,保障正常运营。
    其次,企业应设立监督管理部门,优化人员配置,明确人员职责,确保固定资产监管工作规范化开展。监管期间,工作人员要结合管理要求和内容,合理优化工作环节,健全管理规则,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四)规范资产管理工作
    为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需全面加强风险防控。当下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市场环境更趋复杂,国有企业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全面评估管理风险,结合实际采取防控措施,助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
    具体而言,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要在制定战略目标后,依据市场变化完善管理体系,针对性采取管理对策,确保管理规范、标准。期间,要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教育,提升其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合理防控内外部因素影响。同时,国有企业应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合理划分岗位职责,采取有效监督手段,促进工作人员团结协作,提高管理成效。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关国有企业要有效建立信息化系统,完善公司ERP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把资产购置、验收、登记、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等信息全部纳入系统,实现资产信息实时更新与动态管理。
    借助该系统,可集中管理数据,ERP 系统将所有固定资产信息集中存储于一个数据库,包含资产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及使用部门等。企业能快速查询固定资产全部相关信息,免去传统模式在不同文件和部门间反复查询的麻烦,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同时,减少人为错误,ERP 系统自动记录和更新资产数据,避免手工录入差错,保证数据一致性与准确性。此外,还能加强对资产的日常监控与分析,及时发现管理与使用中的问题,助力企业管理人员做出更明智决策,缩短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信息化建设滞后以及决策失误等。对此,相关国有企业需进一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优化管理流程,有效规避固定资产风险,提高固定资产安全性,以保障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学卿. 国有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1):56-58.
[2] 张冬妮. 国企财务风险管控问题及其防范策略分析[J].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23,39(20):130-132.
[3] 陈不落.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管控措施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11(18):132-134.
[4] 吴盼.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措施探析[J]. 现代商业,2023,32(21):132-135.
[5] 计红珠.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22,37(24):107-109.
[6] 马璐瑶.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控制措施研究[J]. 首席财务官,2024,20(10):31-33.
[7] 梁佳莉.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管控策略研究[J]. 经营者,2020,34(19):107,109.
[8] 李奕含.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与合规性策略研究[J]. 知识经济,2024,682(18):91-93.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