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乡村书店经营转型:文化、产业与社区融合创新路径
 

乡村书店经营转型:文化、产业与社区融合创新路径
许海梅
作者简介:许海梅(1984.11-)女,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摘要】乡村书店如璀璨星辰,将优质资源与文化情怀带入乡村,既点亮乡村文化,又引领实体书店新方向。在乡村落地发展中,它们不断转型,积极探索与当地文化、产业、社区的融合,力求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也为实体书店行业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书店;转型路径;应对策略
    引言
    在乡村振兴与“书香中国”建设推动下,乡村书店正从单一卖书场所转型为复合型文化空间,书香与乡土交融,各类特色“悦”读空间涌现,成为百姓精神家园。这一转型回应了城乡文化消费差异,是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案例、政策与市场,探讨乡村书店在功能、场景、产业融合及数字化运营等方面的转型路径。
    一、乡村书店经营转型的机遇
    (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号召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繁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文化振兴”目标,多地政府以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如中宣部等11 部门印发的意见强调,实体书店应融入相关行业,打造复合式文化场所。
    (二)城乡文化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乡村居民文化需求从“基本满足”转向“品质追求”,城市游客向往乡土文化体验、追寻“诗与远方”。乡村书店以差异化内容与服务,成为连接城乡文化的桥梁,消费需求也从功能性转向体验式。
    (三)数字化运营的技术赋能
    数字化工具如直播带货、社群运营等,助乡村书店突破空间限制、拓展销路。可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书促销,还能用小程序推出“图书+ 文创外卖”服务,满足游客即时阅读需求。
    二、乡村书店转型的主要路径
    (一)功能复合化:从“卖书”到“服务”
    1. 积极打造乡村“第三空间”
    乡村书店要突破传统,融合阅读、文创、咖啡、轻食等功能,成为社交场所。如浙江某市A 书舍由闲置厂房改建,面积约1000 平方米,室内600 平方米,设多种功能区,二楼有4 间可预约的茶室,是当地文化地标。
    2. 填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口
    针对留守儿童与老人,乡村书店可提供阅读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如湖南某市C 书店联合学校开“课后阅读班”,吸引周边学生;定期组织志愿者为留守老人选送养生、常识类书籍;还举办“读书节”,为“一老一小”搭建交流平台,邀其来店分享。
    3. 构建“书店+”生态圈
    乡村书店可售本地农产品、手工艺品,或与民宿、农场合作推出“书店+ 旅游”套餐,实现文化与产业双向赋能。如与茶厂合作推出“茶文化书籍+ 茶叶礼盒”,或开展茶园研学,传承发展茶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文化在地化:挖掘本土文旅特色
    1. 有机融合保留乡土风貌
    乡村书店可利用老宅等传统建筑,用现代设计赋予新功能。如贵州黔西南D 书店融入彝族建筑元素,建成民族文化展示窗口;广东某村书店在古厝原址融合岭南特色,兼具古朴与书香。
    2. 营销破圈讲好乡村故事
    乡村书店选书与文创应契合当地文化。中华5000 多年历史留下丰富资源,可助力书店打造特色、开展营销。如江南古镇书店可用扎染技术制文创、设DIY 工坊;古老书院旁书店可挖掘历史开发文具。大理州E 书房依托南诏文化,设非遗展柜与大理文学专柜,陈列相关书籍、文创产品。
    3. 活动策划激活乡土文化记忆
    乡村书店可举办节气民俗、非遗体验等活动增强互动黏性,如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特色非遗活动。福建某县溪畔B 书店自2019 年10 月起扎根乡村,发起“1000个美育计划”,从当地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式覆盖各年龄段与领域,营造有活力的社群环境。
    (三)运营数字化:突破时空限制
    1. 拓展线上渠道,扩大销售边界
    乡村书店借助小程序、社群、直播等工具,可形成“线上预订+ 线下体验”闭环。如海岛乡村书店组建“海岛文化研习社”微信群,推送生物科普视频,推出“海味盲盒”计划,用户线上预订后到店体验渔获处理,将海产制成标本画框。
    2. 注重会员体系建设,增强用户黏性
    乡村书店可推出“年度阅读卡”“文化体验包”等会员服务,享优先活动参与、文创折扣等权益。如湖南某县C 书店推出“亲子阅读卡”,含绘本借阅、亲子手工课;A 书舍与当地品牌推龙年限定联名年货。技术上,开发小程序实现权益数字化管理,如会员完成体验可解锁图案,集齐生成专属3D 模型。
    3. 借助数据工具,优化运营策略
    乡村书店可分析读者偏好、活动参与率等数据,优化选品与活动。如根据销售数据,春季增购农业技术类书籍;活动签到数据显示周末亲子活动参与率高,便将频次从每周1 次提至2 次;还会在寒暑假、节假日增加活动与产品投放。
    三、乡村书店转型经营的实际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实际挑战
    1. 人口流动性大,客群不稳定
    乡村书店运营常遇“旺季爆满、淡季冷清”难题,因乡村旅游淡旺季分明。书店可在淡季举办“村民读书会”“手作课堂”维持客流,还能与美术院校开展研学,吸引学生写生体验。
    2. 交通便利性弱,物流、人力等成本高
    乡村书店地处乡村,物流、人力等运营成本高于城区,需产业融合与优化供应链降本。比如和品牌民宿合作,书店作为民宿公共阅读空间,民宿为书店提供客源与场地,实现双赢。同时整合供应链,兼顾质量与成本,以灵活一体化供应满足顾客多元需求。
    3. 运营人才短缺
    乡村书店运营负责人是核心,其文化素养、商业思维与经营能力关乎书店成败,须具备“懂乡村、文化、运营、创新”的综合能力且能长期扎根乡村。但此类人才短缺,运营中要避免“外来团队水土不服”或“项目昙花一现”。
    4. 差异化经营不明显
    乡村书店要立足在地文化,挖掘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竞争。戏曲、民俗、非遗等地方文化承载中华文明精髓,有独特价值。可将这些资源接入数字农家书屋平台,设“地方特色乡村文化”模块,如结合地方戏曲打造“戏曲主题书店”,形成竞争力。
    (二)应对策略
    1. 聚焦目标客户群,进一步细分市场
    根据乡村资源(如旅游、产业、文化)选择细分赛道。如依托自然资源:依托地形地貌(如山地、水域)开发徒步、垂钓等体验项目,结合气候条件设计四季主题活动(如春季赏花、夏季漂流、冬季温泉);人文资源:挖掘历史文化(古村落、非遗)、民俗风情(节庆、美食)及农耕文化,打造文化体验项目(如非遗工坊、农事节庆);产业资源: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如农业、手工艺)开发文创产品,如与艺术展览、非遗传承结合。同时根据在地消费人群,在业态上进行调整如调整轻食茶饮、文创市集、研学活动空间等占比,针对核心客群进行精准定位。总的来说乡村书店需以资源为基础,精准定位核心客群(如亲子家庭、都市白领),通过业态融合(文化+ 科技、书店+ 民宿)和产品差异化(主题IP、非遗文创)满足需求,同时结合生态保护与社区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整合村委、学校等社区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通过与村委、学校、企业合作,可以进一步分摊成本并扩大影响力。例如与当地学校合作,将书店作为当地中小学“课后阅读基地、研学基地”,学校提供学生资源,书店提供阅读指导服务。与村委合作,成为村民“思想萌芽、概念萌生、村民商量、干群议事”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3. 内容输出塑造IP,增加品牌化运营能力
    通过制作纪录片、短视频等媒介传播书店故事,吸引城市消费者向乡村流动。例如可以拍摄一些当地文化、旅游等纪录片讲好当地故事,在各大流量平台进行引流,吸引游客前往。
    4. 场景再造,打造沉浸式体验
    通过主题策划活动、展览与文化沙龙、特色民俗体验等,营造具有社交属性的线下空间,让“体验式消费”的“浓度”更高,让游客 “转角遇到美”,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滋养,从传统书店的“功能消费”升级为“价值消费”。
    四、前景可期:乡村书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构建“文化+ 农业+ 旅游”生态圈,深化产业有机融合
    乡村书店可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例如与当地特色生态农场合作推出“采摘+ 阅读”体验套餐,或与手工艺人合作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深入挖掘本地非遗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联合开发剪纸产品等。这不仅能为游客带来别样的购物体验,还能助力非遗传承。通过这些举措,实现文化、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让乡村书店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二)打造“智慧乡村书店”,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
    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偏好,实现精准选品与活动策划,收集读者的购书记录、阅读时长、参与活动类型等数据,精准把握不同人群的需求。基于此,书店能实现精准选品,引进更符合当地游客与读者口味的书籍;还能针对性地策划活动,如为儿童举办科普讲座,为老年人开展养生交流会等。
    (三)强化社区营造,增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核心功能
    乡村书店需承担更多社区功能,例如提供老年大学课程、儿童托管服务、村民技能培训等,成为乡村文化生活的“组织者”与“连接者”。通过老年大学课程让他们在闲暇时光充实自我,丰富精神世界,重拾生活乐趣。对于儿童,提供托管服务,设置温馨舒适的阅读与活动空间,安排暑期志愿者辅导作业、组织趣味游戏,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村民技能培训,如电商运营、特色种植养殖技术等,提升村民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探索“书店+ 民宿”合作模式,实现空间与服务的延伸
    乡村书店可与周边民宿合作,“牵手合作”为乡村旅游带来别样魅力。将书店巧妙转化为民宿的公共阅读空间,让游客在住宿之余,能沉浸于书香,享受静谧阅读时光,为旅途增添一抹文化韵味,成为身心歇处。通过构建“住宿-阅读- 文创”权益共享体系:民宿客人可免费借阅书店藏书至退房,书店会员则享受民宿房价折扣及专属文创礼包,实现“双赢”。
    五、结语
    乡村书店的转型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与功能的升级,更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通过功能复合化、场景在地化、运营数字化等路径,乡村书店以书为媒立足乡村、深耕乡土,在解决基层群众书需求的同时,还为广大游客读者提供开放式的阅读空间,致力于打造乡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政策支持、技术赋能与市场需求升级,乡村书店有望从“文化轻资产”蜕变为“文旅新富矿”,为乡村振兴注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伊璐 王新雪 实体书店挖掘地方文化新价值 [J].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3.2023 年12 月15 日第001 版
[2] 刘燕.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书店价值、困境与路径研究 [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 (04): 126-130.
[3] 杜昱璇. 先锋书店的乡村实践研究 [J].《建筑与文化》, 2024,(07): 87-90.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