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黄锈贤 蒙胤宽 陈苗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文章通过论述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以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发现广西数字经济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还存在经济实力不足、数字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挑战,广西应从产业结构、基建、人才等方面入手,力争将广西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
【关键词】广西;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引言
我国十分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自 2017 年数字经济被首次写进工作报告起,我国数字经济就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数字经济;紧接着2020 年,5G 时代到来,引领新一轮科技周期,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 年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2年进一步改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2023 年政策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并优化平台经济监管;2024 年,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突破下,消费电子、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创新加速,正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
(一)实体经济能为数字经济提供应用市场和大数据来源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而兴起的数字经济突飞猛进,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国作为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固然需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实体经济这一基石的发展,但是也应该考虑到,要适应时代潮流,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必须依靠高新技术,而数字经济的出现恰恰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只有让实体经济的活水不断涌流,数字经济才有最基本的保障。
(二)数字经济能为实体经济供应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支撑和生产组织形式重构
数字经济具有高成长性、高渗透性、强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等特点。通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实体经济逐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和发展,比如广西通过建立数字孪生智慧景区为旅游景区及特色小镇提供数字可视化智慧管理系统和多维度沉浸式体验方案。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高质量经济稳定发展的调节器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广对节能减排影响更大的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这也有助于实现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的“双提升”,实现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不同资源要素的整合和共享,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还必须特别关注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质量恶化,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创造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趋势。
二、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一)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广西是一个拥有 12 个民族的自治区,除汉族外,包含壮族、苗族、毛南族、水族、京族、瑶族等 11 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零散,经济发展产业分散化。从整体看,广西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较好,工业发展相对薄弱。2022 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加大,在此情况下,广西实现了工业占 GDP 比重的提升,提升了 1.2 个百分点。2025 年,持续推进产业群链升级,实施“人工智能 + 制造”行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经济不断增强,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度不断加大,这构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二)广西数字产业化发展现状
《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2024 年)》显示,2023 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硕果累累,各地数字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4%,产业数字化水平得分为 66.6,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水平大跨步迈上新台阶。同时,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区域间发展差距进一步增大,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力,数字产业化驱动力有待加强,产业数字化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较缓慢,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仍需提升等问题。
(三)广西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2024 年,广西全区工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其中,农业是发展之基础,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农村电商经济的兴起,借助网络平台,广西传统农产品销售量倍增。信息化时代为农业注入了新的增长源泉,当然这也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截至 2022 年,广西在农村地区建设 5G 电站超过 1.74 万个,千兆速率光纤互联网宽带通达自然村 12.8 万个,农村宽带接入能力端口数达到 1959 万;累计建设智慧农业园,各类大数据云平台 30个等,这些都为农业数字化提供了支持。
(四)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综合上述数据来看,广西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数字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要想实现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挑战:
1. 广西经济实力整体不强
地区生产总值(GDP)是地区实体经济实力的象征,2023 年上半年,疫情过后,各省经济如雨后春笋,迎来了“生长”和发展的新高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23 年上半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为 12684.78 亿元,同比增长 2.8%,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经济实力处于全国省份的中后方位置,位列全国第 19位,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反映出广西经济实力不强这一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2. 新型数字基础建设有待完善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乎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度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数字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 高层次人才有待进一步引进
广西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近年来广西高端人才呈现外流趋势,从《广西 2022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区内2021-2023 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中,留在区内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 69.18%、62.84%、61.04%,未选择区内就业的毕业生更多选择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其他地区。其中研究生以上高学历毕业生流失偏多。从上述数据分析,区内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流失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对广西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三、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新时代,广西推动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经济的支撑,这就需要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面对上文提出的三项挑战,广西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实体经济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支柱,对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 202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3%、5.5%、3.3%。广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6.5%、32.5%和 5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17.4%、41.4% 和41.2%。从数据上看,工业产能释放不充分增长快但占比仅 32.5%,第三产业体量大但增长慢(3.3%),农业数字化空间大。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广西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通过协调政府数字创新资源配置,垒起发展基石,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创造积极的环境,使产业结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
(二)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数字化基础建设这个“后备军”。从政府层面来说,必须做好全区的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对 5G 基站、物联网、宽带等建设进行完善。从企业层面来说,应加强大数据技术创新,创设先进的云平台,推动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三)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促进实体企业发展,吸引优秀人才
人才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今,真正的人才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因此,拥有一大批既懂数字技术又懂产业专长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就能够抓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机遇。广西吸引不了高端人才归根结底一方面是产业偏弱,缺乏实体企业所致,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打造优质数字化产业,也需要政府为企业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广西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是由于政策力度不够,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这就需要政府出台大量的人才就业政策,如给予符合标准的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安家费等,如此一来,才能留住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只有拥有人才,才能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注入源源活水,才能推动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最终真正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广西乃至其他省份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一系列数据,针对广西经济发展现状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举措,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广西应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利用毗邻广东、珠三角这一位置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更多有利政策,促进广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庐峰 , 张会平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向度与治理创新——以贵州省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 [J]. 理论与改革 ,2021,(06):140-150.
[2] 庞洪伟 , 彭兰兰 . 四川民族地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J]. 西昌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2,34(01):59-64.[3] 郭晗 , 全勤慧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测度评价与实现路径 [J]. 经济纵横 ,2022,(11):72-82.
[4] 张军 , 郭希宇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 [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2,34(03):9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