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郭博洋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能否把握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变革契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门槛、资金投入、管理理念和人才储备等核心挑战,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转型困境;发展策略
引言
      传统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目前,中国传统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窗口期,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传统制造业在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必须立足全局视角,深入分析发展困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应以技术赋能,加快速度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将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做好深度融合,全面保障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及发展质量。一、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必要性分析
      (一)政策驱动下的产业升级刚性要求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联系政策规定,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应关注的重点,以政策为导向,推进自身的长远发展及进步。
      (二)技术赋能下的生产力革命引领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数智化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对于提升传统制造业生产效率、质量而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新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应用,在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升级、管理模式重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三)全球价值链重构引发的市场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传统制造业发展随着国际对标压力增强,加之消费需求迭代,供应链脆弱性问题等,应注重强化数字化技术赋能,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地应对市场竞争环境。
      (四)制造业生态重构促进协同范式转变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逐渐演变成制造业生态系统的集体进化,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数据互通和产能共享目标,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二、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高技术门槛的适应性难题剖析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技术壁垒,这给传统制造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困境。关于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高技术门槛壁垒,具体如表 1 所示:

      针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来看,表现在“设备异构化与接口标准化困境——技术适配性不足——技术迭代速度与企业吸收能力不匹配”三个方面,这导致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不足,制约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对此,传统制造业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数字化转型技术门槛问题做好针对性把握,提升自身的适应性,以发挥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作用,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及进步目标。
      (二)资金投入引发的风险问题增加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以实现数字化生产,但高昂的前期投入(500 万 -2000 万元)及持续后期投入,对利润空间仅 5% ~ 10% 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难度大,且投资回报不确定。同时,技术升级改造面临风险,如技术不匹配、行业波动等易致转型亏损,加剧运营风险。
      (三)管理观念滞后引发的管理问题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模式、方法与数字化发展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管理问题给传统制造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传统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管理层认知局限、组织架构变革阻力大、企业文化难以快速适配等诸多困境。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加大,影响到了企业后续的发展。
      (四)人才队伍建设与转型发展的适配问题
      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瓶颈。一方面,企业普遍缺乏既懂传统制造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基层技术工人的数字化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智能化生产的新要求。这种双重人才困境严重阻碍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
三、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对策分析
      (一)凸显技术适配,发挥技术优势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围绕“技术适配”这一视角入手,发挥数字化技术应用优势,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生产、管理优化目标,增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能力,促进传统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及进步。
      1. 凸显分阶段改造,加强技术赋能
      数字化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中,应注重采取分阶段改造的方式,更好地适应数字技术,使数字技术在推进生产效率、生产质量提升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分阶段改造过程中,围绕“设备层改造→数据采集标准化→车间级互联→平台级生成”这一流程,将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生产进行有效地结合,针对性地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实现制造业生产模式、方法的创新及优化目标。
      2. 强化技术适配性,需求导向融合
      传统制造业应注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时,实现需求导向与场景化的融合,以保证数字化技术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应用数字化技术时,以生产场景为切入点,凸显技术定制。这一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应从自身生产的痛点入手,围绕“场景化技术适配”,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将数字化技术与生产进行结合,实现生产优化目标。
      (二)做好成本优化,克服资金困境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对资金技术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对生产、管理成本进行优化,克服资金困境,使数字化技术有效地融入制造生产当中。
      1. 采取资金组合模式,满足资金需要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生产、运营需要,对资金进行有效地应用,以支持自身的发展。可通过采取资金组合模式,缓解数字化转型的资金压力。如在资金组合过程中,围绕“政府补贴 + 专项贷款 +服务商分期”的模式,保证技术更新换代的资金需求,提升数字化改造的质量,以更好地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2. 加强轻量级改造,建设共享数据平台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面对资金困境时,应注重改造理念创新,把握自身的发展需要及实际情况,做好资金的优化配置。积极推进“轻量级”改造方案的设计。如采取“工业平板 + 传感器”代替整机改造,降低改造成本。又如,积极加强合作,围绕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降低接入成本,更好地获取工业生产、市场发展数据信息,为传统制造业提供数据支持,带动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三)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
      数字化转型发展视角下,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创新管理理念、模式、方法,以确保自身的管理效率及质量。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在融入数字化技术后,积极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及方法,以更好地满足数字化发展需要。
      1. 打造三阶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应注重围绕三阶管理模式的建立,对传统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进行创新。三阶管理模式的建立,围绕“管理层数字化工作坊——CDO 岗位设置——跨部门联动机制”入手,实现管理流程的重构目标,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地把控,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实现流程再造,提升产品质量
      在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应注重加强流程再造,推进制造业管理创新发展。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应注重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把握,围绕“现状流程诊断——关键痛点排序——数字化触点设计——新流程评估测试——流程应用”这一视角,对传统生产发展流程进行优化,提升流程管理实效性,助力产品质量提升。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专业素养
      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对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地提升人才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以满足数字化转型发展现实需要。传统制造业应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管理模式,更好地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
      1. 构建“三维人才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围绕“三维人才体系”的构建,强化人才队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三维人才体系”围绕“外部引进 +内部培养 + 校企合作”的模式,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符合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针对性地提升人才队伍的能力及素养,使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生产、运营中得到有效地应用。
      2. 实施“数字工匠”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制造业企业人才队伍培养过程中,围绕“数字工匠”计划,注重围绕“基础层—进阶层—高层”这一流程,凸显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并加强人才培养激励措施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如在基础层,强化员工对智能设备的操作应用;进阶层则做好工业软件应用培训;高层则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培养。通过围绕“数字工匠”计划的制定及实践,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培养质量,满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
四、结语
      综上,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当前时代形势,结合政策背景、市场环境以及自身发展困境问题,加强数字化技术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在融入数字化技术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企业应注重从全局视角入手,把握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数字化技术赋能,以针对性地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及质量,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及进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秀霞 . 肇庆市传统制造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研究 [J]. 财务管理研究 ,2025,(06):65-72.
[2] 许振晓 , 陆李喆 . 创新驱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双环传动为例 [J]. 商展经济 ,2025,(11):140-144.
[3] 朱玉丹 , 李纯青 . 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如何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06):115-127+139.
[4] 陈奕儒 .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化策略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5,(09):22-24.
[5] 李冰雪 , 刘世强 . 我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意义、困境及路径 [J]. 商业观察 ,2025,11(15):16-20.
[6] 李孟勇 . 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亟待进行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J]. 中国商界 ,2025,(10):154-155.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