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杨艳程

      【摘要】数字化转型重塑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虽为风险评估带来新机遇,但在评估体系构建、技术融合应用、实时监控预警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研究提出,可通过构建智能化评估框架、优化行业差异化指标体系、开发实时预警系统等提升评估精准度。针对数据整合、模型构建等行业共性难题,建议采取企业协同、分类建模等方案,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升级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字】数字化技术;财务风险评估;评估体系构建
引言
      目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多聚焦于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对数字化技术影响缺乏系统性探讨。本研究构建数字化财务风险评估框架,既填补理论空白,又推动财务管理与数据科学学科融合,重点探究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价值。实践上,研究成果可助力企业提升数字化环境下的风险管理效能,为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一、理论基础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产业转型、流程数字化,以提升决策、优化运营。信息技术普及让企业能收集分析多类型大数据,现有财报分析手段难满足实时全面监控财务风险的需求。
      财务风险评估除关注传统财务指标,还需综合市场波动等因素预判潜在风险。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关键,通过定量定性结合,识别评估投融资等环节风险。它构建多维指标、运用科学模型,动态监测预警,为决策提供支持,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稳健发展。
      理论上,数字化为财务风险评估带来新视角。企业依托相关技术能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形成动态预警体系,还能实现即时监控与灵活调整,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度。然而,构建适应多元风险的评估体系仍是研究空白,现有研究多关注数字技术对运营效率的优化。所以,整合前沿技术建立全面、实时、精准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是学界与业界亟待突破的关键。
二、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优化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优化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是现代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然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多个关键问题:
      第一,传统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存在明显局限性,亟须突破静态分析框架,构建更具精准度和动态性的评估体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第二,数字技术融合难题。需解决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在财务风险评估中的协同应用问题,避免技术割裂与各自为战。
      第三,实时数据监控与风险预警。实时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可以帮助企业能够在风险未显现之前进行早期预警,以便减少损失,该如何构建并实施这一机制。
      第四,行业差异化的评估框架。构建灵活的、行业特定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迫在眉睫,面对不同行业特性、市场需求、风险暴露度,该如何制定这一模型。
      最后,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技术落地、人才适配与文化重塑。需构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同步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与组织变革,确保评估体系有效实施。
三、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优化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一)构建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财务风险评估框架
      目前,传统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如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过于依赖历史数据,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本文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建模等方法,探索企业如何利用数据流动性、实时性来提高财务风险识别能力。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时动态监测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能够跟踪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并根据数据趋势提供风险预警。
      (二)提升财务风险评估的精准度与智能化
      传统风险评估通常基于静态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然而这些指标缺乏预测能力。本研究引入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DL)和自然语言处理(NLP),利用企业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风险分析,提高预测准确度。目标是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减少财务危机的发生,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健性。
      基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智能风险评估模型。针对传统方法,如回归分析、VAR(风险价值)模型的市场滞后性,创新性地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如 LSTM、XGBoost)、强化学习等方法,构建一个自动学习和优化的财务风险分析系统,能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评估策略,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
      融合多源数据,提高财务风险评估的全面性与精准性。本研究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创新性地引入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如财务报表、现金流数据、供应链数据)、市场数据(如股票市场波动、经济指数)、新闻与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市场情绪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这一创新点将大幅提升财务风险评估的预测准确性,使风险评估更具时效性。
      (三)优化跨行业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传统评估体系往往难以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突破传统评估框架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等不同行业的风险特征,构建差异化评估模型,提升体系的行业适配性与应用灵活性。
      开发跨行业适应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本研究将突破现有研究集中于金融业的局限,针对制造业、互联网等不同行业特性,构建差异化风险评估体系,提升模型的行业适配性与应用价值,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管理效能提升。
      (四)构建智能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多用于事后分析,即在财务危机发生后才进行评估,而本研究希望构建智能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前预测可能的财务风险并给出预警信号。通过整合机器学习、时间序列分析、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企业对财务危机的应对能力。
      构建基于实时数据流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传统财务风险管理多以事后分析为主,难以做到实时预警。本研究创新地提出基于实时数据流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利用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企业财务状况的实时跟踪和预测。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实时监测财务数据变化,提供即时风险评估;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市场波动趋势,提前识别潜在财务风险;构建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帮助管理层制定风险规避策略。
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获取与整合困难
      财务风险评估涉及大量企业内部数据,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市场风险指标等,而这些数据通常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保密性,企业不愿意对外披露;数据格式不统一,可能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导致数据整合困难;历史财务数据可能受外部因素(如政策变动、经济周期)影响,数据质量存在一定偏差。
      (二)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复杂性
      财务风险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市场、信用、流动性等,评估模型需要整合多个变量,构建难度大。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是一个难点。传统财务评估方法(如比率分析、VAR 模型)如何与新兴技术(如深度学习、时间序列分析)结合,是一大挑战。
      (三)研究对象的行业适用性
      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特征不同,例如制造业关注供应链波动风险,金融业则关注信用风险,因此,单一模型难以适应所有行业;由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不同,研究成果的推广性和适应性可能受到限制。
      (四)研究成果的落地与应用
      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落地可能受到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限制,如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一,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管理层和员工的抵触;研究模型如何转化为可应用的决策工具,而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成果。
五、应对策略
      面对数据获取与整合困难。首先,可以通过企业合作。通过与目标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授权数据,并签订数据保护协议,以确保数据安全性。其次,使用开源数据库。利用金融数据提供商(Wind、Bloomberg、FactSet)及政府统计数据,弥补企业数据缺失问题。再次,数据清理与标准化。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去重、归一化处理,提高数据可用性。最后,人工智能辅助数据生成。采用机器学习和合成数据技术,模拟真实财务数据,提高研究的广泛性和适应性。
      在面对财务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复杂性方面,可以采用多层次建模方法,结合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如现金流量分析)和现代数据科学方法(如神经网络、随机森林)进行对比优化。利用可解释性 AI 技术(XAI),增强模型的透明度,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分阶段优化模型,从简单回归模型入手,逐步引入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并进行对比实验,选择最优方案。在面对不同行业适用性方面。可以通过行业分类建模,分别构建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如制造业、金融业、互联网行业等。跨行业对比分析,研究各行业的共同风险因素,提取通用评估指标,提高模型的普适性。结合行业专家意见,在研究过程中邀请财务管理专家、行业顾问参与,确保模型设计符合实际应用场景。
      在对研究成果的落地与应用方面,可以通过开发财务风险评估工具。基于研究成果,设计一个可落地的风险评估系统,方便企业集成使用。进行企业试点,与部分企业合作,进行小规模试验,优化模型后再推广。提供管理建议和培训,针对企业管理层,提供数字化财务风险管理培训,提高接受度和实施可能性。
六、结语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企业财务管理的革新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探索,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碰撞,更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尝试。尽管在构建过程中,数据壁垒、技术融合难题、行业差异鸿沟等挑战重重,但每一次应对策略的提出,都是向理想彼岸迈进的坚实一步。期待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切实助力企业筑牢财务风险防线,也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学界与业界同仁的思考与探索,共同推动数字化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稳健前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玉 & 齐红明 . (2025).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 商场现代化 (04), 174-176.
[2] 刘颖 . (2022).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 .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05), 83-85.
[3] 陆小珺 . (2025). 大数据在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商场现代化 (04), 177-179.
[4] 刘昕 & 魏小冲 . (2024). 组织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一种间断平衡的视角 . 管理现代化 (06), 66-77.
[5] 韦诗玙 . (2024). 人工智能视域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标准化策略研究 . 中国品牌与防伪 (12), 112-113.
[6] 王瑞霖 . (2024).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财务数字化作用与改造策略 . 现代企业 (12),166-168.
[7] 刘杜娟 . (2024). 数字化转型对航运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中国电子商情 (06), 103-105.
[8] 唐晓宇 . (2024).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3), 73-75.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