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png)
李光举
【摘要】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持续发展,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它有效缓解了县域经济融资约束,激发经济活力,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然而,发展过程中城乡和区域间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还存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潜在风险。本文剖析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并提出深化对策建议,为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县域经济;金融科技创新
一、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发展水平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与变革的关键方向。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与农业大省,其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本文选取《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2014—2023 年的数据,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子维度来反映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从而可以得到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和增长速度,如图 1。
.png)
由图 1 可知,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从 2014 年的 166.65 逐年增长至 2023 年的 396.82,整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可见数字普惠金融在河南省县域的渗透力不断增强,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融资约束,为产业升级、创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另外,从增速来看整体呈现阶段性波动下降趋势,表明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在规模上持续扩张,但随市场与政策环境动态调整,已从前期快速拓展阶段逐步迈入稳健发展阶段。其中,2022 年增长率降至 2.14%,表明市场趋于饱和,数字普惠金融在河南省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有限,金融机构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优化服务和挖掘新的增长点。
(二)数字普惠金融三个子维度发展水平
1. 覆盖广度
覆盖广度是评估其普及程度的关键指标,主要体现在居民金融网络账户数量及使用范围上。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在 2014-2023 年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是河南省致力于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通过增设服务网点、拓展代理服务站,铺设物理网点,推广金融服务。同时,借助电视、广播、宣传车、农村“大喇叭”等方式普及金融知识,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png)
2. 使用深度
使用深度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渗透程度,彰显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趋势。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从 2014 年的 132 增长至 2023 年的 350左右,整体增长态势稳定,这与河南省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深度融合密切相关。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通过“中原农谷”等平台整合农业数据,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例如,漯河市依托双汇集团产业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上下游企业信用穿透,为中小农户提供“订单贷”“仓单质押”等产品。使用深度的提升表明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接受度和依赖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
3. 数字化程度
数字化程度是衡量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维度,反映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方面的能力。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从 2014 年的 260 增长至 2023 年的 450.00 左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在 2015—2017 年出现短期波动,此后虽又恢复增长,但增速开始下降,表明河南省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有所放缓。
(三)河南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由图 3 可知,河南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趋势有所放缓。自 2016 年之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差距基本趋于稳定,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县域间的不均衡,主要是由于河南省内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数字普惠金融在各地的推广和应用效果不一致。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更充足的人才资源,能够更快地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可能造成区域间金融服务差距进一步扩大,使落后地区难以享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png)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资金供需矛盾与经济活力不足
2023 年,河南省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 58.27%,支出却占 63.17%,财政赤字大。资金短缺使县域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困难,阻碍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县域经济整体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部分县域产业结构传统,新兴产业发展慢,企业规模小、布局散、创新弱,竞争力不强。且城乡要素流动不畅,人才等要素向城市净流出,削弱县域发展潜力。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问题突出。以某县级市为例,其传统耐火材料产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缺乏协同创新与规模效应,资源难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低。多数企业缺研发人才、投入少、技术弱,在全球产业链地位低,错失升级机遇。这是河南县域共性问题: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慢,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河南县域经济整体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滞后。2023 年,县(市)GDP 排名前五的总产值是后五的 8.16 倍,人均GDP 最高的巩义市是最低安阳县的 7.45 倍。从区域看,经济发展水平自西北向东南梯次差异,中部县市较发达,豫南和豫东南部分县市发展滞后,以传统农业和初级加工为主,工业基础弱,新兴产业发展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明显,阻碍要素流动,加剧区域不平衡。
三、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
(一)缓解融资约束,激发县域活力
河南数字普惠金融优化服务流程、利用大数据精准评估信用、借助移动互联网扩大覆盖范围,降低服务门槛;开发多样金融产品、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对接供需、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缓解信息不对称上,其整合企业和个人多平台行为及水电气缴费、纳税等数据,构建全面信用画像。如某县市推动多平台与市政府数据共享,为企业“精准画像”,提升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与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农业领域:一是精准信贷服务,金融机构借数字技术整合数据构建智能风控模型精准放贷,如中原银行“中原惠农贷”推出无抵押纯信用贷款助农户。二是产业链协同升级,数字普惠金融聚焦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通过供应链金融为小微企业供资促其发展。三是产业生态构建,推动农产品加工发展,激活关联产业形成完整生态,为农业现代化添动力。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河南各地特色产业集群众多,数字普惠金融机构依其特点开发个性化产品服务,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降融资成本、提升协同创新与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同时支持集群升级转型,帮助企业研发、引进技术,提供并购重组等服务促进优化整合。
(三)促进城乡均衡,缩小收入差距
河南县域农村传统金融网点少、服务难获取。数字普惠金融借助技术突破地理限制,如兰考县推广平台,农民手机 APP 便捷操作,降低门槛助农户增收。其为农村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激发创业活力,如睢县优惠信贷政策下返乡青年办电商带动就业增收。 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秉持普惠理念,优化设计、简化手续、降低费用,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便捷服务,打破资源分配壁垒,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四、进一步加深数字普惠金融对策
(一)完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
一方面,要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推动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与整合,依托“普惠通”平台打通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数据交互渠道,探索数据授权运营模式,解决信用信息缺失问题,并借鉴经验使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另一方面,强化数字技术在金融场景的应用,推广线上化金融产品,结合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优化信贷评估,提升服务精准度。
(二)强化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
依托《河南省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全流程数据治理规范,明确数据收集、存储到销毁各环节安全要求;加大身份认证、隐私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强化政府监管职能,设立专门机构监督个人信息处理环节,严厉打击数据违法行为,同步完善法律法规填补保护漏洞;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提升数据处理者合规意识与消费者信息保护技能。
(三)提升居民金融素养
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于中小学和高校设基础课程,强化师资与教材建设;金融机构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线上开发互动学习项目,线下针对农村居民、老年群体等开展定制化讲座,重点普及防诈与理财知识;同时加强与媒体合作,多渠道传播金融知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有风险识别和金融应用能力的群体。五、结语
综上,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新路径,在缓解融资难题、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当前存在发展不均衡、数据安全挑战、居民金融素养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通过完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强化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等举措,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有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持,推动全省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罗兴 , 李晓涵 , 何奇龙 , 等 .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4,(02):25-37.
[2] 张莹 . 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23.
[3] 贾子钰 , 韩廷春 . 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26(05):32-46.
[4]李飞,李嘉豪,蓝心悦.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研究—基于不同业务体系视角的分析 [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4,(03):156-162.
[5] 王倩 , 逄亚男 . 数字普惠金融对省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 [J].浙江学刊 ,2023,(04):110-118.
[6] 梁荣平 , 许志杰 , 郑新楠 .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J]. 金融发展评论 ,2024,(09):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