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演变重塑研究
郭正阳
作者简介:郭正阳(1982.10—),男,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果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协同效率,而且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品牌形象及经济效益。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致使部分企业出现专业能力薄弱、运营效率低下及跨部门协同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的梳理,结合企业实际数据,深入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塑策略。研究发现,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还对其职能定位和战略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演变;职能重塑
引言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人力资源职能的演变与重塑,对企业适应数字化时代至关重要。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到2025 年,数字化转型预计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3 万亿美元的增长。其中人力资源数字化是关键推动力——它可提升运营效率与生产力,激发创新能力,重塑客户互动方式。因此,探究数字化转型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演变与重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演变的影响
(一)招聘与配置职能的演变
在数字化转型尚未全面渗透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之前,企业招聘活动多依赖于人才市场、报纸广告等传统渠道。此类方式受限于传播范围导致招聘周期变得冗长,响应效率低下,进而难以满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的快速匹配需求。快速匹配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应用,在线招聘平台与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窗口。以LinkedIn、智联招聘及BOSS 直聘为代表的数字化招聘工具,不仅提升了简历筛选与岗位匹配的精准度,更通过算法模型实现人才画像与岗位需求。根据《2024 年企业招聘趋势报告》和DeepSeek 发布的《2024 企业招聘技术趋势报告》预测,超过80% 的企业已全面引入AI 驱动的在线招聘系统,以优化人才选拔流程。这些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简历筛选效率和人才匹配准确率,例如,某制造业巨头人力资源总监透露,其高端技术岗位的简历初筛效率提升了近20 倍,准确率从58% 跃升至82%。整体招聘周期平均缩短30%,并且AI 技术的应用正在向全链条渗透,例如用友大易的“AI面试官”模块,通过语音识别、情感分析和微表情捕捉技术,对候选人进行结构化面试评估,提高了初面环节的效率和候选人的留存率。效率显著提升。
(二)培训与开发职能的演变
传统培训模式多依赖集中式面授,受限于场地、时间及师资配置,往往难以全员覆盖且成本高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培训职能逐步由此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个多元化且智能化的学习生态体系。例如,部分企业引入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使员工在沉浸式环境中提升操作技能与应急处理能力;更有企业搭建内部学习平台,结合岗位胜任力模型与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及知识转化率。
(三)绩效管理职能的演变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绩效评估依赖纸质记录与周期性考核,过程繁琐且信息滞后,管理者在评估时,往往受限于有限的主观印象,这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倾向或“印象分”现象,进而削弱了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偏差,削弱激励效果。随着数字技术渗透至管理实践,绩效管理逐步实现从结果通过智能绩效管理系统,企业能够实时采集员工的工作数据,利用KPI 仪表盘、任务完成率追踪和行为数据分析,构建起一个动态的评估模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通过自动化和客观的数据分析减少了人为偏见,同时为员工提供了实时反馈,促进了个性化培养与发展。通过动态评估模型,系统自动识别高绩效节点与改进空间,辅助管理层开展即时反馈与精准辅导,形成持续优化的绩效闭环。部分领先企业引入AI 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会议纪要、项目文档及协作平台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而挖掘员工隐性贡献,提升评估维度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根据国网龙海区供电公司和多家企业的案例分析,部署数字化绩效工具的企业,其员工绩效水平相较传统模式平均提升约15%,同时绩效沟通效率提高30% 以上,组织整体执行力显著增强。整体执行力显著增强。这种转变不仅重塑了绩效管理的技术路径,更推动管理理念由事后评价转向事中引导,为人才价值释放提供结构性支撑。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塑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在数字化技术日益渗透到企业运营中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技术应用能力短板愈发凸显。部分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受限于既有的人才结构与技术储备,特别是在中层管理者中,普遍缺乏对数据分析、系统操作及技术逻辑的深入理解,这阻碍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和智能招聘平台等功能的充分发挥。例如,某些企业在引入AI 面试评估工具后,因缺乏具备算法基础和数据解读能力的人才,致使评估结果误读。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调查,近40% 的企业在数字化技术落地过程中遭遇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这一挑战不仅延缓了技术部署的进程,也制约了企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管理模式转型的深度与效果。
(二)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积累并依赖大量员工敏感数据,包括身份、薪酬、行为轨迹等,这些数据成为网络攻击和内部滥用的重点目标。根据《2024 中国政企机构数据安全风险研究报告》,2024 年全球公开报道的重大数据泄露事件导致至少471.6 亿条数据泄露,较2023 年增长354.3%。其中,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占比44.7%,涉及的敏感信息数量高达343.7 亿条。职场人员的敏感信息占比持续上升。部分企业因数据泄露遭受经济损失、声誉受损。当前,众多企业在数据治理领域面临着权限界定模糊、日志记录缺失、数据加密措施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加剧了数据被滥用的潜在风险。
(三)组织文化与管理理念的冲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组织文化与管理理念的深层次冲突日益显现。传统企业长期形成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与指令式决策机制,在面对敏捷协作和快速响应的市场要求时,仍存在部分管理者沿用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威式领导方式。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激发员工的参与感与自主创新能力,也导致组织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部分员工因技能更新滞后或变革焦虑而对数字化工具持观望甚至抗拒态度,形成心理层面的抵触情绪文化惯性与技术变革间的张力,既阻碍组织内部协同,又成为企业构建数据驱动人才管理体系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重塑具有包容性和前瞻性的组织文化,成为实现人力资源职能深度转型的关键突破口。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塑的策略
(一)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对人力资源队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兼具数字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型培养体系,需以系统性思维为引领,聚焦数据建模、智能工具运用以及人机协作等核心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与整体优化。培训内容应围绕数据建模、智能工具应用及人机协同能力等核心要素展开课程设计。在形式上,可采取项目制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员工在贴近实际业务的场景中掌握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技能。例如,某头部科技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发了包含人工智能基础、组织行为分析和数字化人才评估模型在内的课程体系。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敏感度和创新意识,还有效支撑了企业在智能化管理层面的战略布局。
(二)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旨在全面保障员工信息安全,巩固组织内部的信任基础。该制度应技术与治理并重,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借助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有效防范多场景下的信息泄漏风险,并将安全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例如,爱茉莉太平洋集团通过迁移其电子商务系统到中国,率先实现了数据合规,展现出跨国企业应对数据合规挑战的实践路径。此外,上海谋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BUGBANK)凭借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卓越创新实力,通过构建三段式数据安全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帮助数字化政务更快、更好、更安全地推广和实施。这些案例表明,通过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并将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数据治理制度的落地,并显著提升整体数据治理水平。
(三)重塑组织文化与管理理念
组织文化的重塑已成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构建以信任、协作与创新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员工潜能,提升组织活力。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层需摒弃传统命令式管理思维,转向赋能型领导模式,通过目标对齐与自主授权增强团队的决策灵活性与执行效率。以谷歌为例,其扁平化管理结构使员工能够在开放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前沿技术,从而加速产品迭代,促进组织持续成长。在开放氛围中探索前沿技术,推动产品迭代与组织成长。这种文化融合不仅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更体现了组织文化与敏捷管理理念的深度结合。它推动企业实现从管控到激发的价值转变,为数字化战略的落地与深化提供持久动力。
四、结语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正在经历系统性重构。面对技术迭代加速与组织变革深化带来的多重挑战优化数字化人才发展路径、健全数据治理机制及推动文化价值重塑,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还能进一步强化组织韧性。实践表明,将智能技术工具融入人力资源流程,可实现精准选才、科学培育与高效留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精准选才、科学育才与高效留才的有机统一。制度设计需兼顾灵活性与规范性,确保数据合规与组织信任协同发展。最终,唯有将技术创新与人文治理深度融合,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樊承年.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5,28(12):91-93.
[2] 张利。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J/OL]。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04):81-84[2025-07-10].
[3] 王志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商讯,2025,(10):183-185.
[4] 孙近近.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演进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5,(09):187-189.
[5] 石蕴玉.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2025,(11):133-135.
[6] 黄秋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实践探讨[J]. 上海轻工业,2025,(0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