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绿色经济下企业绿色人力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绿色经济下企业绿色人力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陈伯轩
作者简介:陈伯轩(1985.1-),大学本科,经济师,贵州省贵阳市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摘要】绿色经济浪潮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深刻变革,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为企业顺应趋势的战略之举。该体系以生态价值为导向,融合环境责任与人才发展。构建时需建立绿色胜任力导向的招聘选拔机制、差异化培训开发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融入环境绩效),创新嵌入绿色理念的职业发展通道,并通过重塑组织架构、强化技术支撑及完善监督评估等保障措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组织变革
    引言
    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深刻改变着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实践。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企业绿色转型由政策驱动转向内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核心职能,需契合绿色发展需求。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环境责任贯穿人才管理全流程,促进人力资源配置与绿色目标深度融合。它既是企业践行环境责任的关键途径,也是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核心支撑,构建该体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绿色经济浪潮驱动下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
    绿色经济浪潮促使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深刻变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面临适应性挑战。深入分析绿色经济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机制,把握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与价值内涵,是构建科学管理体系的理论前提与逻辑起点。
    (一)绿色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驱动
    绿色经济从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两方面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变化体现在政策法规约束升级,如《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规对企业人才配置提出量化与动态监督要求,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合规需求;市场竞争格局重构使绿色能力成为核心竞争要素,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对人才知识技能提出复合要求。内在需求变化体现在成本结构调整,能源价格波动与碳交易制度使企业运营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管理需从员工行为管理、资源使用效率等维度优化。企业绿色转型需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人才支撑与组织保障,推动管理模式绿色升级。
    (二)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涵与构建价值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将环境责任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系统框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独特价值。其核心内涵是理念上将生态思维融入,追求人才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平衡;实践上重构管理模式,包括人才标准绿色化、管理流程环保化、评价体系生态化转型。体系运行遵循系统、协调、可持续原则,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重塑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与环保要求结合。构建价值体现在战略上提升企业环境形象与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运营上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发展上促进员工成长与企业绿色目标协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二、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模块构建与功能实现
    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依赖核心模块科学构建与功能实现。通过建立绿色胜任力导向的招聘选拔机制、构建差异化培训开发体系、完善环境绩效融合的考核激励机制、创新绿色理念嵌入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完整绿色人才管理闭环。
    (一)建立绿色胜任力导向的人才招聘选拔机制
    该机制重构胜任力模型、优化选拔流程,确保人才供给与绿色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构建胜任力模型采用绿色素养框架,以环保知识掌握、绿色技能运用、可持续价值观认同为核心评价维度,建立标准化评估工具。职位分析明确各岗位绿色技能要求,制定详细绿色能力清单,为招聘提供标准依据。选拔流程上,简历筛选设置绿色项目经验权重评分;面试采用行为面试法与情景模拟结合,设计绿色问题解决情境测试候选人环保意识与实践能力;建立绿色人才测评题库,开发专业知识测试;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拓展绿色人才供给渠道,提前锁定优质人才。
    (二)构建差异化的绿色技能培训开发体系
    此体系依据员工发展层次与岗位特征,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绿色能力提升方案。培训内容采用金字塔结构,基础层设全员绿色素养课程,涵盖企业绿色战略等通识内容;专业层按部门职能开发定制化培训模块,针对技术、管理、支持类岗位设计课程;高级层为核心人才提供前沿绿色技术与管理理念培训,保持技术领先。培训实施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线上提供标准化课程与资源,线下开展案例研讨与经验分享,实践基地进行技能操作与项目实训。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学习测试等方式验证成效,动态调整培训内容与方法,确保质量持续改进。
    (三)完善环境绩效融合的考核激励机制
    该机制将绿色目标嵌入员工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科学指标设计与多元化激励推动绿色行为优化。构建绩效指标体系时,环境绩效指标与传统经营指标并重,设置能耗控制等关键指标,依岗位性质确定权重。考核方法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建立绿色绩效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动态监测与评估。激励机制设计结合短期与长期激励,设立绿色创新专项奖金给予物质奖励;建立绿色积分制度,员工参与环保活动等可获积分,兑换非物质激励;将绿色绩效表现纳入晋升评价体系,作为岗位调整与职级提升重要参考。
    (四)创新绿色理念嵌入的职业发展通道
    此通道将环保素养作为职业成长核心要素,重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与晋升标准。职业通道采用双轨制,在传统序列基础上设立绿色专业序列,包括初级绿色专员等职级。晋升标准将绿色项目管理经验等作为必备条件,建立绿色胜任力评估矩阵明确各职级素养标准。职业发展支持机制包括绿色导师配对制度,为员工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设立绿色项目轮岗计划,让员工积累实践经验;建立外部学习资助体系,支持员工参加外部学习活动,学习费用企业承担,成果纳入职业发展评价体系。
    三、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支撑条件与运行保障
    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完善的支撑条件与运行保障。通过建立专门的组织架构与制度框架、强化技术支撑与资源配置、完善监督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确保体系稳定运行与持续优化。
    (一)组织架构与制度保障 组织架构与制度保障为体系提供结构性支撑与规范性约束。组织架构设计采用三层管理模式:董事会层面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绿色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与重大决策审议;管理层建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统筹协调各部门绿色人才工作;各业务部门设置绿色人力资源联络员,负责本部门政策落实与信息反馈。制度保障框架方面,制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责任分工与流程标准;建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责任制,将绿色人才工作纳入各级管理者年度目标责任书,形成层级责任传导机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绿色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绿色培训管理规定、绿色绩效考核标准等,确保体系运行有章可循。
    (二)技术支撑与资源配置 技术支撑与资源配置为体系提供数字化基础与物质保障。数字化平台建设包括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集成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部署人工智能算法模块,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员工绿色行为模式,预测人才发展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绿色技能认证、培训记录、绩效数据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资源配置体系方面,设立绿色人力资源发展基金,按企业年度利润固定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体系建设与运营维护;配置专业硬件设施,如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安全防护系统等,保障平台稳定运行;建立外部合作网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享绿色人才培养资源与技术创新成果。
    (三)监督评估与持续改进 监督评估与持续改进为体系提供质量控制与动态优化保障。监督机制设计采用多层次监管模式,构建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年度审核三级监督体系:日常监督依靠系统自动监测关键指标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运行问题;专项检查针对重点环节开展深度调研,识别管理薄弱之处;年度审核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全面评估,确保监督客观性。评估标准制定涵盖建立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模型,设置基础级、发展级、成熟级、优化级四个等级标准,每个等级明确具体评价准则与达标要求。持续改进机制运用敏捷管理理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发现问题在48 小时内启动改进流程;设立改进效果跟踪系统,持续监测整改措施实施效果,确保问题根本解决;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将改进经验形成标准化模板,为类似问题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语
    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深刻变革,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需从战略高度认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构建绿色招聘选拔、培训开发、考核激励和职业发展等核心模块,建立与绿色发展相适配的人才管理体系。同时,完善组织保障、技术支撑以及评估改进等运行机制,确保体系有效运行。随着绿色经济的深入推进,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方向演进。企业应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持续优化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 石柳清. 绿色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与策略[J]. 中国经贸导刊,2025,(14):184-186.
[2] 陈曦.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J]. 大众投资指南,2025,(16):110-112.
[3] 高冰, 张希萌.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效益的协同作用[J]. 中国集体经济,2025,(13):141-144.
[4] 王乐芬. 绿色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 商业2.0,2025,(05):163-165.
[5] 法鹏. 从理念到实践: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地方法论[J]. 中国商人,2025,(02):204-205.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