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研究
林献波
【摘要】在外部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智慧供应链政策组合的效能,以提升企业韧性、推动数智化与供应链现代化战略落地,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本文聚焦于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机制与实践路径,系统阐述其概念与理论基础,深入分析数字孪生如何促进供应链协同优化,并结合实际案例,揭示该技术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实现协同优化的实践路径,表明数字孪生可通过实时监控、预测分析、库存优化、运输增效、柔性生产及透明化管理,有效降低运营风险与成本,为智慧供应链的发展提供新方向,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与广阔前景。
【关键词】数字孪生;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机制;实践路径
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物流与供应链作为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日益提升的客户需求,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智慧供应链的协同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数字孪生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虚拟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对接与实时映射,为供应链决策与优化提供更为精准且迅速的信息支持。因此,研究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数字孪生与智慧供应链的理论基础
(一) 数字孪生的概念与特点
数字孪生是物理实体在虚拟空间中的高保真映射,它基于多源数据采集与建模技术,构建出能够实时、同步反映实体状态、行为与性能的动态数字化模型。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具备毫秒级响应的数据实时更新机制,确保虚拟模型与实体运行的同步率高达 98% 以上,这在中国数字孪生市场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次,它形成了虚实闭环交互体系,支持远程诊断、控制与优化操作,这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尤为关键。最后,基于高精度建模算法和物理规则约束,虚拟对象在结构维度、功能逻辑与性能表现上均达到工程可用级别,误差率控制在 3% 以内,这为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部署生产线级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 40%,停机时间缩短 27%,充分验证了该技术在复杂系统建模与决策支持方面的工程价值。
(二)智慧供应链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出一个拥有智能感知、动态优化及协同响应功能的现代供应链系统。现代供应链体系。其本质在于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全链条信息贯通,使各环节在智能化决策支持下形成有机联动。例如,采购作为智慧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招标采购过程通常涉及多个阶段,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方案、寻源、采购合同创建等。某采购公司通过对公司内部的物资进行基础性整理,形成专业化的采购目录,将物资对应的采购方式、采购员等信息关联,辅助采购计划打包及审核,实现计划自动分配、打捆提示、采购方案及后续采购业务自动化处理。依托强大的可配置化,重点围绕集采目录、采购方案模板、流程和操作配置,实现寻源自动化的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可人为控制自动流程生成的节点。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png)
二、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机制
(一)数字孪生技术通过部署在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和分析包括库存状态、运输轨迹与生产节拍在内的多维运行数据,实现对供应链运行的全面优化。数据经边缘与云端协同处理后,动态更新虚拟模型,实现物理系统与数字镜像的毫秒级同步。基于这一机制,系统可对供应链全流程进行多维度建模与分析,不仅实现运行状态的可视化,还借助机器学习识别潜在异常,辅助管理者精准定位瓶颈并实施前瞻性调控。以某采购公司为例,其在自动采购过程中设置流程预警,在采购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提前预警,对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并通过系统待办、短信及站内信等方式及时通知采购人员。经办人须先处理异常,方可继续后续流程。这一线上预警机制将传统采购规范嵌入系统,减少人为干预,推动采购管理由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
(二) 虚拟模型的供应链仿真与优化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动态仿真与多维度模拟,帮助企业预先洞察不同外部环境与内部决策组合下的运行结果,为复杂供应链系统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某大型制造企业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覆盖生产排程、物料流转与仓储调度的全流程虚拟系统,模拟了原材料波动、设备故障及运输延迟等多种突发情境。通过对海量参数的实时演算,企业精准识别资源错配环节,最终形成了一套兼顾效率与稳定性的生产物流集成方案,实现运营成本降低 1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这一实践不仅验证了虚拟仿真在提升决策前瞻性与系统韧性方面的价值,也为复杂制造环境下供应链智能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与方法论支持。
.png)
(三)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与集成
在供应链协同运作中,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各环节的虚拟映射模型,打通信息壁垒,促进跨部门、跨组织的业务协同。企业可依托实时数据驱动的动态孪生模型,精准感知上下游节点的运行状态与资源约束,进而实现生产、采购及物流等关键活动的同步协调与灵活适配。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时数据驱动,实现物流活动的动态调整与资源适配。例如,某汽车企业借助该系统使供应商实时获取生产计划与物料消耗趋势,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响应能力。另一采购公司通过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合同、发货、结算等环节全程可视与协同,显著提高了合同执行效率。
.png)
三、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实践路径
(一)构建数字孪生平台
数字孪生平台是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的核心支撑,需集成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高精度建模与动态仿真能力,实现对供应链系统的全链路映射和实时交互。平台通过融合多源异构数据,打通内外部信息屏障,构建端到端的数据网络,为协同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实践中,某采购企业将合同履行中的财务、物流、车辆位置及货物状态等多维数据接入自建平台,显著提升了履约的科学性与效率。平台还支持历史回溯与场景复现,通过对异常事件的还原与分析,增强运营韧性,促进上下游协同,并提供可视化管控手段。由此可见,集成、智能、前瞻的数字孪生平台正成为重塑供应链协同模式的关键引擎。
.png)
(二)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的关键。在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系统重构信息化设施,将物联网、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度集成至采购、生产、仓储及配送等核心环节,构建人、货、场的全要素数字映射,形成具备动态反馈能力的智能决策体系,以提升资源效率和响应速度。例如,某电商平台通过建立商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利用图像识别实时监控库存,显著缩短周转周期并降低缺货率;其物流系统整合交通、天气与车辆数据,动态优化路径,提升配送时效与客户满意度。该企业还同步推进组织与业务流程变革,依托平台重构岗位职责,推动员工向数据驱动转型,构建数据运营文化。
这种系统化转型不仅提升各环节效能,更增强了子系统间的协同能力,为构建柔性智慧供应链奠定基础。可见,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业务逻辑与组织能力重构的融合过程。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的推进过程中,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具有基础性与战略性意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技术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数字孪生技术深度嵌入供应链各环节的关键保障。
当前,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企业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企业对具备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专注培养兼具系统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端人才。部分高等院校已率先探索建立以“数字供应链”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数据建模、智能算法、可视化仿真等内容纳入教学模块,提升学生对复杂系统分析与优化的能力。
与此同时,企业在人才塑造中的主体作用亦不可忽视。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有效消除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间的隔阂,使人才培养更贴合业务场景及行业需求。某高校与头部物流企业合作设立的“数字孪生供应链实验室”,以真实业务场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预测建模、流程优化与风险评估等任务,显著提升了其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迁移能力。同时,企业应在内部建立持续学习机制,通过开展数字化培训、推行岗位轮换、鼓励知识共享等方式,推动员工从单一技能向复合能力转变。只有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才能为智慧供应链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结语
本文深入研究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协同优化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的实时监控与决策、虚拟模型的仿真与优化以及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与集成,为智慧供应链的协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等一系列举措,智慧供应链的协同优化正迈向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持续成熟与普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多项关键应用——如系统集成与标准化、高级仿真与预测分析、边缘计算融合、可扩展架构设计以及安全隐私保护等——将不断深化,为供应链的精细化、智能化与协同化运行提供坚实支撑,进一步推动整体产业生态的效能提升与创新变革。
参考文献
[1] 白延虎 , 黄朝荣 , 杨卓栋 . 农户增收背景下数字孪生融入特色农业供应链的应用探讨 [J]. 智慧农业导刊 ,2023,3(08):1-7.
[2] 李炜 , 朱德利 , 王青 , 等 . 监测生长状态和环境响应的作物数字孪生系统研究综述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24(06):90-105.
[3] 高笛 , 阙雅婷 , 樊婷 . 供应链数字化与乡村振兴——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 [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5,36(03):1-14.
[4] 吉兰兰 . 数字时代背景下智慧物流赋能供应链管理的路径研究 [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5,(03):18-20.
[5] 段成龙 . 智慧物流供应链视域下陆海新通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J]. 物流研究 ,2024,(03):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