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分析
 

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分析
张英祺

      【摘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激励作用。本文将深入探究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路径,并分析技术创新中的异质性影响,以期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政策的作用与价值,助推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绿色金融政策;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激励路径;异质性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以及污染排放问题愈发严峻,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难题。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促使各大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政府部门出台了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政策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然而各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不同,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做好异质性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能够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有效落实。
一、绿色金融政策概述
      (一)绿色金融政策内涵
      所谓绿色金融政策,是引导银行贷款、股票投资和排放权交易等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和清洁制造等绿色产业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安排。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依托绿色金融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当下因污染处理而导致的生产成本过高问题,有助于扶持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企业绿色生产。其对发展绿色项目、鼓励绿色创新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能够为绿色产业项目带来更多的资源投入,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应
      从宏观层面看,绿色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资源配置三方面影响巨大。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合理有效的绿色金融政策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它可与金融科技结合,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效果尤为显著,能提升基础产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各地高质量发展。
      其次,在生态保护方面,绿色金融政策助力环境保护。依托该政策,可激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绿色节能产品,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对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问题。
      最后,在资源配置方面,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调节重污染与非重污染企业间的信贷资源分配。政策出台后,金融机构将企业节能环保能力作为重要评估点,重污染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明显减少。通过灵活调节信贷规模,可使产业间资源配置效率更理想,引导重污染行业落实低碳技术创新,向高效企业转型,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层面看,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融资、投资方式和绿色转型三方面影响显著。
      首先,在企业融资方面,绿色金融政策为绿色金融投资建立激励机制,使环境污染内生化,加重排污企业融资成本,促使资本从高污染向低污染产业转移,降低污染型产业投资收益率和资金可得性,提升绿色产业投资收益能力和资金可得性,加大对环保企业的资金扶持,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其次,在企业投资方面,绿色金融政策出台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改变。政策数量多且类型完备时,绿色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提升,污染企业投资水平显著下降,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最后,在绿色转型方面,绿色金融政策至关重要。政策出台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时将企业绿色低碳技术水平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企业要获得更多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积极落实绿色转型,做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
二、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路径
      (一)融资支持路径
      绿色金融政策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种类型的工具,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专项融资支持,避免了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发生。实际上,企业经营期间,低碳技术创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最终低碳技术创新能否成功实现,技术应用能否达到预期目标,都有待检验。资金是影响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之一。绿色金融政策出台之后,可以多角度为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绿色信贷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或延长还款期限,可以有效减轻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低碳技术研发中,为企业提供了试错成本。
      (二)成本降低路径
      绿色金融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成本。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低碳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用,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但当前我国企业规模大小不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部分中小规模企业盈利水平有限,高新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在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过程中,即便想要做好低碳技术创新,也因创新成本、人才不足等因素的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低碳技术创新停滞不前。绿色金融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成本,例如,政府可以针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采用低碳技术或者是主动研发创新低碳技术的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在多个领域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三)市场引导路径
      低碳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最终的创新成果是否具有价值,是否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助力,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市场对于相关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的认可,也将会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产生一定影响。绿色金融政策通过信息披露、环境信用等级等机制,引导市场资金流向低碳技术企业。例如,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要求企业及时将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出来,外部投资者可以深入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了解投资是否具备可行性,这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为低碳技术项目的融资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支持。
三、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路径及异质性分析影响
      (一)企业规模异质性
      我国企业类型众多,如国企、民营、外资以及合资等,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大小存在巨大差异,企业投入到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有显著差异,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也有所不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其资金实力雄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可观,这一类企业通常更容易获得绿色金融支持。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其资金有限、经营规模小,在生产经营期间面临较高的融资门槛,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获得的金融支持相对较少,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碳技术创新效果。
      (二)行业属性异质性
      当前,市场上的行业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例如高新技术行业、高污染行业以及服务行业等,不同行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低碳技术的要求也有显著差异。相对而言,高污染行业如钢铁、化工等,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下转型迫在眉睫。绿色金融政策推出之后,这一类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因此其实施低碳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比较高,绿色金融政策的激励效果更加显著。而对于清洁行业,如旅游一类的服务行业来说,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比较小,对于低碳技术的需求不高,绿色金融政策对这一类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激励效果相对薄弱。这种行业属性的异质性也对绿色金融政策在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区域发展异质性
      由于特殊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类型多元、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机构众多。东部沿海地区通常是绿色低碳政策的先行者和试验者,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效果也更加显著。例如,在浙江、广东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四、绿色金融政策助力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优化建议
      (一)优化绿色金融工具设计
      当前,市场上企业类型多元,不同类型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不同,而且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入也有显著差异。为更好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用,助推企业更好实施低碳技术创新,立足自身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技术创新方向,就需要优化绿色金融工具设计。各个地区的金融机构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了解所在地区企业的类别、经营特点,准确掌握不同企业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以及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可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后针对不同企业类型,配合政府部门制定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支持政策。例如,针对中小规模且有较强低碳技术创新需求的企业可以设立绿色信贷专项基金,满足其发展需求,推动企业更好落实绿色转型。
      (二)加强区域间的协同
      针对我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对绿色金融政策应用效果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使得各项低碳技术得到更加高质量的应用,就需要积极推动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体来说,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未来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构建区域合作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产业园区、共享资源等方式,及时分享各类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成果,促进低碳技术的高效率应用,为绿色金融政策的高效率应用做好准备。
      (三)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积极强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也有助于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地,进而为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构建信息化披露机制的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各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动态化监管,保证各类信息能够及时被披露,使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获得更多力量的监督,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应用提供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政策对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有着多方面的激励作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当然,在实际的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激励效果将会受企业规模、行业属性以及区域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企业要真正做好低碳技术创新,降低差异性影响,发挥好绿色金融政策的效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等,多措并举推进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以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 , 刘冬阳 , 魏影 . 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逻辑、影响机制与政策效应 [J]. 财会通讯 ,2025,(14):12-20.
[2] 雷学 , 张才华 . 绿色金融政策、新质生产力与企业行为 [J]. 工业技术经济 ,2025,44(05):43-52.
[3] 戴其文 , 郭忠媛 , 赖璇宇 , 等 . 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 [J]. 自然资源学报 ,2025,40(03):667-691.
[4] 杨彩林 , 邹晶莹 , 张超林 . 绿色金融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J]. 武汉金融 ,2025,(02):61-69.
[5] 秦驰 . 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融资与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5,(02):114-116.
[6] 范德成 , 张修凡 .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低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J]. 科学管理研究 ,2021,39(03):85-90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