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路径探究
 

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路径探究
严琳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凸显。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其多元结构和互补功能,为养老基金拓展了配置空间与制度保障。本文从该市场体系出发,分析其对养老基金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收益平衡方面的支持作用,并围绕“双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优化资产结构、完善长期投资机制、推进 ESG投资与强化监管等路径,以提升基金运营效率,实现安全与收益的动态平衡,助力养老体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多层次资本市场;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险基金面临长期保值与增值的现实压力。2024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养老资金投资管理,推动实现养老金稳健增值”。该意见不仅为养老金融领域提供了系统性发展框架,也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其服务功能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将系统梳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养老保险基金价值保值增值的支撑机制,深入探讨市场结构、资产配置与风险收益平衡,并提出优化路径。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概述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为了契合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构建而成的市场体系,主要是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共同构成。其中场内市场包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它们分别为成熟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服务;而场外市场则有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以及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交易市场,可为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融资与交易服务。这个体系在结构方面呈现出全国性、区域性与场外性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从高门槛到低门槛、从公开发行到私募转让的分层架构,切实契合了投资者多元风险偏好以及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依靠构建统一规则、差异监管与分层退出机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渐渐实现了融资渠道广泛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功能的强化,为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工具以及稳定的价值实现路径。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
      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需求日益增长,其保值增值能力成为养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养老基金作为典型的长期性、公益性资金,既承载着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现实功能,又需兼顾稳定收益与风险控制的投资目标。根据《光明日报》2023年报道,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资金达 7.5 万亿元,参保人数超 10.6 亿人;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金总规模超过 5.2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也正加快发展。庞大的资金体量使其对投资安全性、流动性和长期回报的高度敏感,尤其强调稳健增值与跨周期风险平衡。此外,养老基金对资金期限结构和资产配置的匹配性要求较高,偏好中低风险、长期持有型的金融产品。当前在“双碳”目标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养老基金也逐渐向 ESG、绿色金融等方向倾斜,体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导向。综上所述,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需求具有“长期、安全、稳健、普惠”四大特点,亟须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与制度性支持。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机制探析
      (一)市场结构与资产配置机制分析
      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起了一种市场结构体系,这种体系分层清晰且功能互补,可为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配置提供多元化的支撑以及优化的路径。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该体系依靠划分不同层级的市场,像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以及场外市场等,让养老基金可依据资金的属性以及风险偏好,灵活地配置在不同收益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当中。主板市场成熟、流动性强,适于养老基金稳健配置;创业板与科创板聚焦高成长企业,有助于适度提升收益。此外,多层次市场通过统一的披露与监管机制,降低了养老基金的配置成本与信息摩擦,提升了资产透明度识别能力、风险控制与组合优化效率。
      (二)风险管理与收益平衡机制分析
      养老保险基金身为保障民生的关键资金载体,其投资运营务必要在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收益性之间达成动态平衡。多层次资本市场在风险管理以及收益平衡机制方面给予了制度性支持。其一在风险识别和分散层面,资本市场凭借多元资产类别、行业板块以及层级市场的丰富结构,为养老基金达成跨资产、跨行业、跨周期的分散投资营造了条件,切实降低了集中度风险和系统性波动。其二在风险定价与监测机制上,资本市场借助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体系以及市场化定价机制,为基金识别资产质量、动态调整投资组合提供了数据依据和市场信号。基金管理机构可依托市场交易数据与风险模型,开展持续的投资绩效评估与风险预警,提高风险应对的前瞻性与精准度。在收益获取方面,多层次市场为基金提供了灵活的配置策略,像债券类资产可保障稳健收益,权益类资产则可提供中长期增值空间,另类资产具有分散性和抗通胀的优势。
四、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路径构建
      (一)优化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结构
      为达成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多层次资本市场所构建的制度以及产品体系,给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配置优化给予了坚实的支撑。依靠推进资本市场的“投资端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拓宽了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推动建立三年以上中长期考核机制,并将指数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纳入养老金投资范围,显著提升了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在此背景下,养老基金可构建以“债券 + 股票”为核心的配置框架,兼顾稳健与收益。债券市场提供基础收益保障,权益市场中主板蓝筹贡献稳定回报,成长板块则带来超额收益潜力。依托新三板与区域市场制度创新,养老基金还可适度配置中小微企业股权,进一步拓展收益来源。通过推动保险资金、年金与个人养老金互联互通,扩大产品与投顾服务,养老基金可构建“核心—卫星”组合,形成以稳健收益为基础、权益增值为补充、另类资产为拓展的配置结构,全面提升长期保值增值与抗周期风险能力。      
      (二)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养老基金的制度效率
      为了更好地服务养老保险基金配置于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制度供给创新与机制完善,构建支撑“长钱入市”的政策环境。2024 年 9 月,中央金融办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稳定参与市场,并要求构建多层次市场生态与配套制度体系。12 月,《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推动商业年金产品创新,并提出将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协同纳入资本市场体系,支持养老资金投资多元资产。证监会也推出“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明确要纳入养老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优化产品供给框架,并加快指数基金、公募 FOF 等低成本长期股权工具进入职业与个人养老金体系。特别是证监会推动首批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以及探索默认投资服务机制,显著优化了投资路径与简化投资流程。这些制度措施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投资的可行性,还通过建立长期资金准入、产品标准和监管制度等机制,进一步巩固了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促共生的制度基础。
      (三)强化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功能
      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功能得以强化,这对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而言是极为关键的支撑。养老基金属于典型的长期性资金,其投资收益依靠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以及长期价值实现机制,故而要构建利于中长期投资者参与的制度环境,促使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借助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机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等举措,可提升市场透明度以及投资回报的可预期性,提高养老基金的持有信心。应加速发展与中长期投资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像指数基金、目标日期基金、公募 REITs 等,优化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结构,推动养老资金朝着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进行长期配置。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不同层级为养老基金配置提供多样选择,可构建多维投资组合,提高资产配置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全方位提升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中长期投资的承载力与支撑效能。
      (四)推动养老基金参与绿色金融与 ESG 投资
      在“双碳”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之下,促使养老基金参与到绿色金融以及 ESG 投资当中,已然成为优化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结构、达成长期稳健增值的关键途径。一方面,绿色金融给养老基金提供了拥有政策支持、回报稳定且风险相对可控特点的新型投资渠道,像绿色债券、绿色 REITs 以及新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等,契合养老基金追求长期收益以及风险防控这两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ESG 投资注重环境、社会与治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融入,对养老基金在追求财务回报之际实现社会责任目标有所帮助。当下监管部门积极推进 ESG 信息披露标准建设,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透明且可比较的数据支持。
      (五)健全信息披露与监管协调机制
      健全信息披露与监管协调机制对于保障养老保险基金在多层次资本市场里安全且高效地运作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基础。养老基金作为具有长期性以及公共性特征的资金主体,其投资运作要在公开、透明并且可被监管的环境当中展开,以此保证资金安全以及获得公众信任。要强化资本市场里各类投资标的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建立统一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披露标准,在 ESG、绿色金融等领域,为养老基金提供真实、及时且可比的数据支撑,提升其投资判断能力。应当构建多监管主体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达成证监会、人社部、银保监会等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责任协同,形成全链条监管合力,防范道德风险以及系统性隐患。要加强对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的日常监管以及绩效评估,建立穿透式监管机制和长期考核制度,促使其提升风控水平以及合规能力。
五、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养老保险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已成为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完善制度供给、引导长期投资、推动 ESG 融合及加强监管协同,可有效提升养老基金的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未来应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强化政策引导与监管协同,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养老金的资源配置与价值增值功能,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朱文佩 , 林义 . 养老金融支持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逻辑起点、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J]. 当代经济管理 ,2024,46(12):76-86.
[2] 裴敏 .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 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 经济问题 ,2023,(10):52-59.
[3] 蹇滨徽 . 中国城镇职工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与优化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21.
[4] 方群 . 责任分担视角下我国城镇职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研究 [D]. 东北财经大学 ,2019.
[5] 黎浩 . 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动力与激励机制研究 [D]. 西南财经大学 ,2021.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