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国企电子招投标平台数字化转型效益价值剖析
 

国企电子招投标平台数字化转型效益价值剖析
蒋艳波

      【摘要】在社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行各业均面临转型升级的契机与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能源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招投标工作是决定国有企业成本效益的关键环节,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国有企业应用经济性电子招投标平台,有助于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基于此,研究其应用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参考价值,能够为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招投标;经济性;应用效益引言国有企业具有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的显著特征,其招投标项目往往涉及高额资金,且项目流程复杂,参与主体众多。传统招投标模式效率低下,经济性欠佳,难以满足数字化时代对招投标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招投标平台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平台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招投标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国有企业招投标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规范了行业发展与市场秩序。一、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的重要功能
      (一)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模块覆盖了招投标全流程,涵盖招标、投标、定标、合同管理等环节,能够依托线上平台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闭环。在招标管理方面,涉及项目立项备案、招标文件编制发布等环节,支持国有企业在线立项,自动关联内部立项审批流程,并将项目立项信息同步至监管部门备案;投标人可在投标管理模块上传资质资料,系统自动校验,实现投标资格预审,缩短预审周期,同时支持投标文件的在线编辑,采用加密上传技术,确保一经上传不可修改。定标与合同管理也是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关键功能,系统根据评标结果生成中标候选人名单,进行在线公示,公示期无异议后自动发送中标通知书与合同模板,双方可在线签章,实现线上一体化操作。
      (二)合规风险控制
      电力行业招投标受到职能部门的严格监管,具有较高的监管性与合规性要求。电子招投标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招投标过程的合规风险防控。所有操作均在平台上进行,自动生成记录日志,并支持区块链全流程存证。同时,平台实时向国家监管部门推送监管数据,接受在线监管。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能够动态识别风险隐患,及时进行异常行为预警,自动校验招投标文件的合规性,确保国有企业招投标活动符合法律监管要求。
      (三)协同服务支持
      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为招投标双方提供了强大的协同服务支持功能,降低了招投标参与方的操作与沟通成本,显著提升了协同作业效率。平台实现了多角色协同功能,对用户权限进行精细管理,区分招标人、投标人、监管方、管理员、评审专家等角色,并为不同角色配置相应的操作权限。同时,电子招投标平台能够与国有企业的OA 系统、财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对接,助力国有企业实现数据的跨系统集成互通。此外,平台提供便捷服务支持功能,为投标方提供在线培训与咨询服务,并保障投标人在移动端的适配使用。
二、国有企业应用电子招投标平台招投标的经济效益
      (一)开展线上招投标流程,降低成本投入
      国有企业传统招投标方式需使用大量纸质文件,通过邮寄或现场递交,产生了高昂的印刷、纸张、运输成本。且招投标文件需打印数十份,积少成多,致使国有企业招投标的纸质文件成本高达数万元。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将招投标文件以电子化形式流转,完全取消了纸质文件费用,节省了国有企业招投标成本。
      同时,国有企业招投标中的投标、开标、评标等环节原本要求所有投标人到场,发标方需提供场地支持并安排专业人才组织接待管理,产生了大量场地租赁、人员成本等费用。电子招投标平台将这些流程转化为在线操作形式,减少了流程性成本支出。除直接成本外,国有企业应用电子招投标平台招投标还能降低信息发布等间接成本投入,无需在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既降低了信息发布成本,又提高了信息覆盖范围与针对性。
      (二)提升招投标项目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国有企业传统招投标涉及招投标文件准备、寄送、现场开标、评标、公示等诸多流程,各流程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招投标项目时间战线拉长,基本需要至少 1 - 2 个月才能完成一个完整项目流程。电子招投标平台将招投标项目全流程集中,通过线上自动化协同处理,缩短了各流程用时,提高了 50% 以上的工作效率,加快了招投标项目进程,降低了因招投标流程冗余造成的时间成本。同时,电子招投标平台减少了大量人工操作,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招投标项目的干预影响,减少了各环节出现错误的概率,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性劳动,从而节约了时间成本,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环节,提升了国有企业招投标工作效率。
      (三)规范招投标操作行为,控制风险成本
      国有企业招投标项目大多涉及高额资金,各参与方之间存在利益关联。传统招投标模式存在诸多漏洞,为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旦发生,将给国有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对外形象与社会声誉。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对所有操作行为进行了留痕,起到了警示作用,填补了人为操作造成的风险隐患漏洞。
      同时,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在招投标过程中保证评委与投标方信息的隐蔽性,从源头降低了串标风险。电子招投标平台具备异常行为自动识别预警功能,在发生异常行为等隐患问题时,及时发出预警,提醒监管人员注意并验证其合规性,降低了违规风险成本。此外,电子招投标平台还能对招投标项目中产生的文件、中标通知书、公告等资料进行电子存档,确保资料完整性,规避合同纠纷风险,减少了国有企业的法律诉讼成本,实现了对风险成本的多维控制。
      (四)优化招投标资源配置,激发行业活力
      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招投标项目的经济性,实现了对招投标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子招投标平台打破了传统招投标项目的地域限制,使更多投标人能够参与其中,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市场竞争中推动了项目设备、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投标方为争取国有企业项目,会主动压缩成本,同时保证项目质量达标。此外,国有企业应用电子招投标平台,可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智能化采集、挖掘、整理历史招投标数据,了解招投标价格变化趋势与投标方的案例表现,为国有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帮助国有企业优化招投标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激发行业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招投标经济性。
三、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提升招投标经济性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动态监测智能调控机制
      为提升电子招投标平台经济性,国有企业应建立全流程价格预警机制,构建涵盖招标全过程的价格监测模型,通过对核心变量的分析,实现对价格趋势的精准预测,并根据行业标准与市场情况设定竞争度阈值。当投标竞争度低于阈值时,自动采取分包策略,吸引更多投标方参与。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价格评审流程,根据投标方报价情况,动态调整价格权重,引导投标方报价处于合理范围,规避恶意竞争现象。例如,降低中标基准价格、增加价格评审权重,可显著降低投标方整体报价水平,并依托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决策辅助功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招投标价格的影响。
      (二)深化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对各类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为提升招投标经济性,要深化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依托投标方的工商信息、履约记录以及历史报价等信息,绘制投标方画像。通过职能部门的工商接口,筛查投标方与招标方等参与主体是否存在关联,并进行人工复核,确保招投标竞争的公平性。同时,将投标方的推选行为与企业的信用评价挂钩,如投标方因自身原因弃标,系统可暂停其报价权限,以此约束投标方行为。此外,构建供应链金融体系,助力国有企业实现协同降本增效目标,降低资金成本投入风险,提升投标者的报价竞争力。
      (三)助推招投标流程智能化变革
      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若要取得更高经济效益,必须思考如何助推招投标流程的智能化变革。国有企业可将多系统数据进行融合,打通国有企业 ERP、CRM 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协同管理,将招投标需求预测以及全流程形成管理闭环。新一代的电子招投标平台能够整合招投标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评标专家可借助平台进行数据资料的立体化评审,避免重复操作导致流程冗余。此外,智能化工具可替代传统人工操作行为,电子招投标平台能够生成投标方案的结构化模板,为投标方提供标准方案,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手工信息填写错误风险。利用 AI 智能算法,解析国有企业的招投标采购计划,结合历史模型生成最优解,辅助评标工作,显著缩短评标周期。
      (四)创新区块链招投标交易模式
      为提升电子招投标平台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可应用区块链技术为招投标交易赋能。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全链条追溯与不可篡改特性,降低招投标流程的信用成本。投标方可将投标文件上传至区块链进行存储,支持智能开标、支付,从源头规避人工干预风险隐患,显著缩短招投标纠纷处理周期。针对国有企业招投标项目涉及的标准化产品,依托电子招投标平台开展在线竞价,投标方可进行连续报价,体现自身价格优势,发挥电子竞价与反向拍卖优势,将技术规格、市场竞争、价格等要素作为招投标交易的主要评标因素,实现招投标流程的全线上操作。
      (五)强化合规性保障与生态协同
      国有企业可建立“集中 + 远程”智慧监管体系,采取双轨制管理模式。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智能监管功能模块,实时抓取评标现场的音视频数据,自动识别招投标流程中的异常行为,触发系统预警,减少招投标现场监管工作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投入,强化招投标项目的合规性保障。同时,构建“监测——分析——优化”招投标管理闭环,定期评估电子招投标平台效能,动态更新预警模型参数,稳定控制招投标成本。建立产业链生态协同创新体系,将电子招投标平台接口接入第三方服务与管理系统,提升供应链整体的响应速度,实现国有企业招投标全流程的可视化呈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国有企业应用电子招投标平台能够从多维度提升招投标经济性。通过开展线上招投标流程,降低成本投入;提升招投标项目效率,节约时间成本;规范招投标操作行为,控制风险成本;优化招投标资源配置,激发行业活力。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数字化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国有企业招投标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将彰显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为国有企业寻求降本增效提供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黄智星 , 李远 , 武晓龙 , 等 .“电能 e 购”新能源电子商务平台[J]. 国企管理 ,2024(2):89-91.
[2] 李 文 鹏 . 新 时 期 电 子 招 投 标 平 台 应 用 及 研 究 [J]. 中 国 招标 ,2025(6):76-78.
[3] 于悦 . 新时期下电力企业如何创新性开展招投标管理工作 [J].商情 ,2022(40):71-73.
[4] 邢帅 , 张田田 , 席晓琴 , 等 . 基于数智化评估的电力供应商招投标策略优化分析 [J]. 奥秘 ,2024(33):4-6.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906929